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三百零九章 可你的底线不是两成利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零九章 可你的底线不是两成利吗?

桑安竹不是个做生意的料,或者可以说她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生意。

从珍珠饮那边挖去的人说要怎么做她便怎么做,几乎是一比一复刻珍珠饮的菜单、经营模式与外卖。

她想的很简单,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这家店挣钱,只是为了恶意压价搞垮对面的甜饮店。

于是手中的钱财如同流水一般地花了出去,尤其是在开始学着珍珠饮搞起外卖之后,钱财就更加不经花。

从没有经过培训、不知道某个宅院的具体位置的外卖配送员,经常出现迟到、送错的问题。

这种情况出现在外卖初期,几乎是对这一行当的致命打击。

人家客人本来家中就有小厮能跑去店里买,叫外卖无非是想尝试一下新东西。却带来如此恶劣的观感,下次自然不会再点。

就连桑榆也没想到,正是因为桑安竹的自作聪明,反而让珍珠饮外卖脱颖而出,获得顾客的一致好评。

送达速度快、核验身份后才转交货物、几乎不会出错、一旦出错立马全单退款等服务方案让人身心舒畅,外卖订单越来越多。

之前还每日选择拿保底工钱的几人,早就转成了送多少收多少的模式,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与此同时,长时间大批量的白砂糖购买,让桑安竹手中的钱彻底见了底。

她一咬牙,居然变卖了首饰盒里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几件首饰,继续硬撑着开店。

反正那些首饰已经佩戴出席过几次聚会,下次再戴指不定是什么时候。

论精细程度也不比她在京城戴的那些好,卖掉换成银钱也好。只要能给桑榆添堵,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她在那边独自坚强,殊不知桑榆早已靠着低成本与外卖两条途径挣得盆满钵满。

那边与桑永年合开的箱包店在经过前期准备与适量库存后,也正式开业。

店铺就选在青寰街上,租金很贵,一月便要三百三十多两,但桑榆执意要求将店开在这里。

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既然想挣富家千金的钱,那自然不能在最基础的店面位置上省钱。

店面位置极好、内部空间极大,装修极尽奢华,但偌大的大堂之中,却仅仅摆着几款箱包。

光是从街上远远地往店内看一眼就知道,这家店卖的东西绝不便宜。

店名这事桑榆本想让桑永年自己拿主意,他却非让她来取,便取名为天禄阁,沾一沾瑞兽的福气。

天禄阁名字取得很大,店面装修也很奢华,店内售卖的包一个塞一个的精巧,却无人敢买。

主要是……富家千金不是傻子,随便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店就会一拥而上肆意购买。

她们买的饰品、衣物,除去本身喜好外,更多的也是看中上面附带的社交价值与身份价值。

花同样份额的钱,去买东城张绣娘亲手绣的衣袍,旁人一眼就能通过绣样与花纹看出来历。

去买这天禄阁出的劳什子箱包,谁认识?谁知道你花了多少钱?

哪怕内里的箱包每一个都是专门找绣工最好的绣娘,一点点细密缝制的,依旧问津者寥寥。

好在对此桑榆早有预料,她亲自跑了趟天禄阁,从里面挑选出三个大气精巧的小包,往仲家去。

仲雪茹何等聪明之人,浑身不觉她是专门给自己送礼,只扫了一眼便笑道:“你是想让我给你开的那家天禄阁开道?”

岭南城不比京城,整个城内说得上名号的当官之人拎出来还不够双掌之数,连带着富商的地位都水涨船高。

仲雪茹虽是商贾之家出身,却因为被家族看中手握大权,反而是同龄女子中最受欢迎与崇拜的。

往日的那些聚会她去的频率不高,但偶尔也会出席,每每出现,身上所穿所戴所用之物,都会引得在场众人纷纷效仿。

毕竟别人穿戴得好不好还需要细看甄别真伪,但能出现在仲雪茹身上的定然是顶顶好的东西。

桑榆腼腆一笑,轻轻颔首:“自然不是做白工,以后仲小姐的所有箱包用度,我们天禄阁都包了。”

既然要请代言人,那自然要保证代言人出席重要场合用的都是代言品牌的包包。

仲雪茹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将手中拿着的精巧小包放回桌上:“不够。”

她仲雪茹的面子,又岂是些许箱包的小恩小惠就能买下的。

“当然不只是箱包。”桑榆脸上的笑意不减,说出自己早就想好的条件,“一成净利润分红,只需要仲小姐出席宴会时带上天禄阁的包包。”

这分红可不是她一个人出,而是与桑永年事先商量过,从整体的净利润中出。

仲雪茹眸中闪过一道光,轻启朱唇吐出两个字:“三成。”

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好半天之后才最终敲定下来。

仲雪茹每次出席宴会都会拎着天禄阁的包包,相应的她也会得到每月天禄阁净利润的一点五成分红。

桑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故意开了个玩笑:“每次跟仲小姐谈生意,都有种被提前知晓底线的错觉。”

说得口干舌燥的仲雪茹神色莫名地看了她一眼:“可你的底线不是两成利吗?”

“……”桑榆心中一凉,她是怎么知道的?

她跟桑永年事先商量过,最大的让步就是两成,若是超过这个数字,他宁可换个什么‘代言人’。

而且,既然知道她的底线是两成,为何最终会同意定在一点五成这个数字上。

仲雪茹似是知道她心中在想什么一样,安慰性地笑笑:“反正是白来的钱,一点五和两成对我而言没什么差别。”

何况《西游记》的盛况远超她的想象。

就连一开始对桑榆对《西游记》抱有极大期待的她,都没想过仲家茶楼能一日挤进去三千多人。

放在总人口不过区区三万多人的岭南城堪称奇迹,哪怕放在其他人口更多的繁华城市也是值得一提的壮观景象。

仲家茶楼如今的收入比起先前上涨了很多,这点跟其他方面带来的作用显得有些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