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隐没在贺兰山后,卫城的城门缓缓打开,萧如薰率领两百名士兵,趁着暮色悄然出城。队伍里一半是火器手,另一半是精锐步兵,每个人都背着三天的干粮,腰间别着短刀,脚步轻快却沉稳——他们要在子时前赶到黄沙镇外的树林,与陈六的火器队汇合。

“将军,您说马老兵那边会不会出岔子?”赵大跟在萧如薰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他手里握着一杆改良鸟铳,枪托被磨得光滑,显然是用得极熟。

萧如薰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士兵,夜色中,每个人的眼神都透着坚定,他心里安定了几分:“马老兵做事稳重,又懂蒙古话,不会出问题的。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提前赶到汇合点,做好布防,别让哱拜的人察觉。”

队伍沿着官道旁的小路疾驰,月光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处终于出现了一片黑黢黢的树林,正是与陈六约定的汇合点。萧如薰抬手示意队伍停下,吹了一声低沉的哨子,树林里立刻回应了一声,陈六带着五十名火器手快步走了出来。

“将军,您来了!”陈六压低声音,“我们已经探查过了,黄沙镇的城门守军比平时多了一倍,而且每隔一个时辰就会巡查一次,看样子哱拜的人也加强了防备。”

萧如薰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难道哱拜察觉到了什么?他想了想,对陈六说:“你再派两个斥候,悄悄靠近镇子,看看马老兵有没有发出信号——咱们约定的信号是三长两短的哨声,要是没收到信号,咱们就暂时按兵不动。”

陈六立刻点头,派了两个身手敏捷的斥候出去。众人在树林里隐蔽起来,屏住呼吸,等待着斥候的消息。时间一点点过去,周围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三声悠长、两声短促的哨声,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萧如薰心里一松,对众人说:“信号到了!马老兵那边没问题,咱们按计划行事!”

按照之前的约定,马老兵会在子时打开黄沙镇的后门,接应他们进城。萧如薰将队伍分成三队:第一队由陈六率领,负责攻占镇口的守军据点,切断哱拜的人逃跑的路线;第二队由王二率领,跟着他从后门进城,与马老兵汇合,控制镇里的粮仓和兵器库;第三队由赵大率领,留在镇外的树林里,作为后备力量,防止哱拜的援兵赶来。

安排好一切后,众人借着月光,朝着黄沙镇的后门摸去。离镇子还有半里地时,就看到后门处有一个黑影在晃动,正是马老兵。他见萧如薰等人来了,连忙压低声音说:“将军,里面的蒙古人已经准备好了,守军的酒里都被下了药,现在大多已经睡熟了,咱们快进去!”

萧如薰点点头,示意王二带着队伍跟马老兵进城,自己则留在门外,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很快,镇里传来几声轻微的打斗声,紧接着,后门上方挂起了一盏红灯笼——这是控制住守军的信号。

萧如薰立刻带着剩下的士兵进城,只见镇里的街道上,几个蒙古汉子正押着十几个昏昏欲睡的守军,往镇后的空地上走。马老兵快步走过来,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大院说:“将军,那就是哱拜的粮仓和兵器库,里面有两百多石粮食,还有不少战马和兵器,由五十多个倭寇看守着。”

萧如薰顺着马老兵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大院的门口灯火通明,几个倭寇正拿着倭刀来回走动,警惕性极高。他对王二说:“你带着二十名火器手,绕到大院的侧面,等我发出信号,就从侧面进攻;马老兵,你带着蒙古的弟兄,从正面吸引倭寇的注意力;我带着剩下的人,从后面翻墙进去,里应外合。”

三人立刻领命,分头行动。萧如薰带着三十名士兵,悄悄绕到大院的后面,只见院墙约莫有一人多高,上面还插着碎玻璃。他让两个士兵搭成人梯,先爬上去,将碎玻璃拔掉,然后放下绳索,众人依次翻墙进入大院。

大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倭寇在粮仓门口打盹。萧如薰示意士兵们不要出声,慢慢靠近。走到离倭寇只有几步远时,他突然大喊一声:“动手!”

士兵们立刻冲了上去,手里的短刀寒光一闪,几个打盹的倭寇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粮仓里的倭寇听到动静,拿着倭刀冲了出来,与士兵们展开激战。

就在这时,大院的正面和侧面同时传来喊杀声,王二和马老兵带着人冲了进来。倭寇们腹背受敌,顿时慌了神,开始四处逃窜。萧如薰拿着腰刀,冲在最前面,一刀砍倒一个倭寇,大喊:“不许跑!投降不杀!”

倭寇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萧如薰让人将投降的倭寇绑起来,然后打开粮仓和兵器库——里面果然有两百多石粮食,还有五十多匹战马和一百多杆长枪。

“将军,咱们成功了!”马老兵兴奋地说,“两个蒙古部落的首领已经带着人,去攻占镇口的据点了,陈六那边应该也快完事了。”

萧如薰点点头,心里松了一口气。就在这时,一个斥候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将军!不好了!哱拜的援兵来了,约莫有五百多人,已经快到镇口了!”

萧如薰脸色一变,没想到哱拜的援兵来得这么快。他立刻对王二说:“你带着五十名火器手,去镇口支援陈六,用虎蹲炮挡住援兵,千万别让他们进来!”

王二立刻领命,带着人跑了出去。萧如薰又对马老兵说:“你带着蒙古的弟兄,把粮仓里的粮食和兵器搬到马车上,尽快运出镇去,交给赵大,让他先运回卫城。”

安排好一切后,萧如薰带着剩下的士兵,也朝着镇口跑去。刚到镇口,就看到陈六带着火器手,用三门虎蹲炮对着远处的援兵轰击,炮弹在敌群中炸开,倒下了一片敌兵。

哱拜的援兵见镇口有火炮把守,不敢贸然进攻,只能在远处对峙。萧如薰走到陈六身边,看着远处的敌兵,心里盘算着:援兵有五百多人,而他们在镇口只有六十多人,硬拼肯定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把他们赶走。

他看了看周围的地形,镇口的两侧是山坡,上面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他眼睛一亮,对陈六说:“你让人在山坡上堆满干草和树枝,再浇上煤油,等敌兵靠近,就点火烧他们!”

陈六立刻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让人去搬运干草和树枝,浇上煤油。很快,山坡上就堆起了两堆大火堆,只等敌兵靠近。

哱拜的援兵见镇口的火炮停了下来,以为明军的炮弹用完了,开始慢慢朝着镇口靠近。当他们走到离镇口只有五十步远时,萧如薰大喊一声:“点火!”

士兵们立刻点燃了山坡上的大火堆,干草和树枝遇火就燃,瞬间形成两道火墙,挡住了敌兵的去路。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浓烟滚滚,呛得敌兵连连后退。

“冲!”萧如薰趁机大喊一声,带着士兵们冲了出去。敌兵们被大火和浓烟困住,又遭到明军的突袭,顿时乱作一团,纷纷转身逃跑。

萧如薰带着士兵们追了一阵,见敌兵跑远了,才停下来。他看着镇口的火墙,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次不仅拿下了黄沙镇,还打退了哱拜的援兵,切断了他的粮食和兵器来源,接下来,哱拜就成了无根之木,离败亡不远了。

天亮后,萧如薰让人将黄沙镇的守军和投降的倭寇都押回卫城,又让赵大将粮食和兵器运回卫城。做完这一切,他站在镇口,望着卫城的方向,心里充满了期待——只要再坚持几天,等朝廷的援军一到,就能彻底平定哱拜的叛乱,宁夏卫就能恢复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