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王丽案监控中嫌疑人的身形步态、作案时间规律(集中在早7-9点、晚10-11点上下班高峰)以及那辆特征明显的深色大摩托,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撒开。
就在警方加紧布控的当口,6月20日清晨八点多,嫌疑人再次顶风作案!还是在熟悉的中兴大道旁,他故技重施,企图袭击一名上班途中的女子石婷(化名)。所幸当时路上行人较多,石婷反应迅速大声呼救并立刻报警。嫌疑人见势不妙,仓皇驾车逃离。
“这种人太猖狂了!光天化日都敢下手!必须报警把他抓住,不能再让他祸害别人!” 石婷的果断和勇气为警方提供了关键线索。早已严阵以待的警方,利用遍布的“天眼”系统,死死咬住了那辆逃离的深色摩托车。视频追踪显示,嫌疑人一路向南,最终消失在枣阳老城区一个名叫棉纺小区的居民区附近。
专案组的心跳加速了。清晨六点多从这个小区唯一的巷子骑车出来,晚上又消失在这附近...这里极可能就是他的老巢!秘密排查随即展开。当民警拿着从多个案发现场视频中精心截取的、相对清晰的嫌疑人侧影和摩托车照片,以“查找目击者”的名义请小区物业人员辨认时,物业主管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不是西边那栋楼的马福林吗?去年才搬来的!”
调查结果令人意外。马福林,30多岁,并非想象中的无业游民或心理变态的单身汉。相反,他是个有家室的厨师,在乡下承接红白喜事的宴席,手艺据说还不错。他和妻子、一儿一女,甚至父母同住在这个小区里。在邻居和物业眼中,他是个顾家的“老实人”,管教孩子挺严,对老婆也不错。
这强烈的反差更让警方确信——就是他!一个披着正常人外衣的恶魔。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警方在小区周围布下天罗地网,日夜蹲守。然而,连续几天,马福林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家里一切如常,妻子照常接送孩子,老人照常买菜。难道走漏了风声?民警心急如焚。
深入摸排才得知,马福林的工作性质特殊,接到乡下的宴席活儿,常常几天不回家,有时深夜收工太晚,就随便找个廉价小旅馆对付一宿。线索指向枣阳市南部的平林镇。6月25日,当便衣民警出现在平林镇一个正在办流水席的农家院时,正在热火朝天颠勺炒菜的马福林瞬间僵住了。
“马福林?跟我们走一趟。” 民警亮明身份。
“我...我干活呢!啥事啊?” 他强装镇定,手却微微发抖,眼神躲闪。
“中兴大道,骑摩托,跟踪女的,干了什么你自己清楚!”
“... ...” 马福林还想狡辩,但在铁证面前,他很快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下来。
审讯室里,面对民警的质问,马福林的态度令人错愕。他承认了多次猥亵行为,语气却轻描淡写,甚至带着点满不在乎:“就...就摸一下嘛,多大个事儿?开个玩笑,调戏一下...又没真把她怎么样...” 他仿佛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给那些女性带来了多么深重的恐惧和心理创伤。当得知妻子得知真相后几乎崩溃时,他才显露出一丝慌乱。
马福林最终供认了多达三十余起猥亵案件。然而,警方发现,除了像江瑜、王丽、石婷这样勇敢报警的几起,绝大多数受害女性都选择了沉默。深入沟通后,沉默的原因令人心酸又无奈:
羞耻感作祟:“被摸了,说出去多丢人啊...别人会怎么看我?名声不好听。”
怕流言蜚语:“这种事传出去,指指点点,闲言碎语受不了。‘苍蝇不叮无缝蛋’这种话听着就难受。”
觉得“没大碍”:“没被抢,也没...没被强奸,就是被摸了一下,报警警察能管吗?能抓住吗?会不会白折腾?”
怕麻烦、怕说不清: “报警要做笔录,要面对询问,感觉好麻烦。而且就一瞬间的事,证据在哪?谁来证明?”
正是这种普遍的沉默和顾虑,无形中成了马福林这类罪犯的“保护伞”和“壮胆药”。
他一次次得手,一次次逃脱,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恶劣。从最初的“试探性触摸”,发展到公然追逐、暴力扑倒、甚至在受害人报警时仍敢继续施暴威胁!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些女人不敢声张,警察抓不到我。”
“这根本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是受害者!” 王丽事后坚定地说,“遇到这种事,不管程度轻重,都应该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反抗,并且一定要报警!你越怕,他越嚣张。你不报警,警察怎么抓他?他只会去害更多人!”
民警也痛心地强调:“及时呼救、第一时间报警,是保护自己、震慑犯罪最有效的方式!这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更是阻止罪犯继续危害社会。公安机关对此类侵害妇女权益的恶性案件,绝对是‘零容忍’,必将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马福林的双面人生轰然倒塌,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而此案留下的警示,远比一个罪犯的落网更为深远:面对不法侵害,沉默不是金。勇敢发声,果断报警,才能斩断罪恶的黑手,照亮安全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