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早上,阳光毫无保留地铺满了整个院子。

清晨的太阳温柔不烫人,周安也没什么要紧事,便搬了个凳子到院子里晒太阳。

才晒了半刻钟,就见出去拿菜的周来福都回来了。

但还有人在睡觉,周安就对着身边的周墨轩吩咐道:“墨轩,去把周大牛和周来福叫起来。”

周墨轩向来听老爹的话,立马起身去叫人。

“大哥,你醒着啊,怎么一直坐在床上?”

“二哥你也醒着,怎么还坐在床上不起来?”

周墨轩看着大哥二哥这反常的样子,满心疑惑,平常他们可是起得最早的。

今天周安一家搬进新家才第三天。

昨天也就是搬进新家的第二天,周安带着这几个便宜儿子,去了秦力推荐的私塾。

去了后发现王童生跟秦力的差不多,讲课时的专注和认真。

周安在现代读了十几年书,还是有点辨别能力的。

王童生教启蒙那是一点问题的没有,而且比那些秀才说不定还要好。

最开始周安的打算是,让有点文化底子的自己和周墨轩去县城进学。

周大牛、周铁根、周来福和裴逸安几个没读过书的,就在王童生这儿启蒙。

可后来在一听,王童生教出的童生也不少。

周安又琢磨,周墨轩还没考上童生,而他自己虽有现代知识,但对古代的四书五经毕竟没有真的学过,对于科举也是相当陌生,再加上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家人在一起上学,彼此有个照应,没人敢欺负,绝对不会被霸凌。

这么一想,周安就决定全家都在王童生这儿念书。

既然昨天考察完定下来了,今天就得去县城采买上学要用的东西。

这里的孩子启蒙,常见的见面礼有这些:

干肉,也就是束修,按老规矩,十条干肉为一份,用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

笔墨,毛笔一般选宣州紫毫笔,用野兔毛制成,弹性十足,墨则以徽墨为佳,由松烟等经多道工序制成,写出来的字又黑又亮还不易掉色。

纸砚,纸常用竹纸或宣纸,竹纸结实耐用适合练字,宣纸吸水性强,适合写字画画。

砚台多是端砚或歙砚,端砚石质细腻易磨墨,歙砚纹理细密,写字不滞笔不打滑。

食物礼品,像自家做的梅花糕,模样好看味道香甜,或者应季水果。

这些都是周安在村里四处打听来的,吃完早饭,他就带着所有人去县城大采购。

所以今天就要为了读书而准备。

而周大牛和周铁根一想到明天就要上学,脑袋都大了。

所以两个平常勤快的早起人,今天却赖在床上,怎么都不想起来。

但再不想起床,周墨轩都已经来叫了,也只能起床。

一出门,看到对方满脸不情愿的样子,两人差点抱在一起“抱头痛哭”。

周安在院子里,把这俩小子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

这俩孩子要是在现代,就是两个不爱学习的学渣。

“你们俩别耷拉着个脸,看着就心烦,赶紧去洗脸刷牙。”

周安的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周大牛和周铁根赶忙跑去刷牙洗脸。

这刷牙还是周安压着所有人才会刷的。

刚到古代的第一天,就要忙着逃难,那时候根本想不起刷牙的事。

后面逃难的路上更加不可能刷牙,所以一路上周安闻到了无数口气。

所以一安定下来,周安就去县城买清洁口腔的东西。

一问才知道,这儿没有牙膏,只有牙粉。

牙粉因成分、配方和制作工艺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普通牙粉用常见清洁、消炎中药材,价格亲民,一斤大概100-300文。

要是加了珍稀药材,那就贵了,可能得一两银子甚至更多。

牙刷主要是竹柄或木柄,刷头是马尾毛。

材料和做工不同,价格也有差别。普通竹、木柄牙刷,用普通马尾毛,做工简单,一把大概20-50文。

要是用檀木等好木材,配上精心挑选的马尾毛,做工复杂,价格能翻一倍,差不多100文一把。

周安是普通老百姓,买的都是便宜实惠的。

一盒牙粉150文,家里人多,一盒不够用,周安一下买了三盒,花了450文,八个牙刷花了240文,一共690文。

周正和周原知道花了这么多钱,心疼得不行,一个劲儿劝周安用柳树条刷牙就行,别跟有钱人家比。

他们觉得周安突然要刷牙,是受宁安影响。

在古代,又没有专门看牙的大夫,要是真的疼起来,就只能硬疼。

周安才不管别人怎么说,把牙刷和牙粉买回来了,还逼着家里人都得刷。

一开始,除了周墨轩这个在县城上学本来就刷牙的人,其他人都特别不习惯。

不过时间一长,慢慢也就适应了。

而且周原他们听周安说不刷牙老了容易牙痛,再想想以前见过的老人牙疼在床上直打滚的样子,咬咬牙,也都买了牙粉。

现在,周家人都养成刷牙的习惯。

周安回过神来,看着周大牛和周铁根只沾了那么一丁点牙粉。

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大声吼道:“你们俩搞什么鬼,沾这么点,牙缝都不够塞的,给我好好刷。要是牙齿出了问题,看医馆花的钱可比这多多了,现在你们舍不得这点铜板,去医馆发出去的只会更多。”

因为牙粉贵,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敢多用。

可周安觉得,牙齿健康太重要了,现在不好好保护,老了牙痛起来,日子都没法过,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周大牛听了,忍不住嘟囔:“爹,咱现在得省着点花钱。”

现在麻辣烫分成少了,刚盖完房子,周安要求又高,花了将近四十两银子。

从明天起,六个人上学,光束修每个月就得三两银子,还没算笔墨纸砚这些开销,周大牛心里真是发愁得很。

周安没好气地说:“你别瞎操心,逃荒的时候都没把你们饿死,现在日子安稳了,你们就一门心思好好读书,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话一出口,周大牛到嘴边的“要不我别去上学了”又给咽了回去,只能乖乖回去刷牙。

周铁根在旁边偷偷乐,还好老大没逃过这上学的事儿,不然挨骂的就他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