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牛颤抖着接过儿子,像捧珍宝似的。
周家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这红扑扑的小生命。
“大哥,跟你长得真像。”
“真可爱。”
“胖乎乎的,跟爹也像,以后肯定跟爹一样会读书。”
周大牛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要是他能跟他爷爷一样会读书,那就好了。”
“我也要看弟弟,”阿童急得跳脚。
“看看看,”于春丽抱起儿子,“看可以,别碰弟弟。”“
好的,”阿童连连答应,“弟弟好小啊。”
周大牛稀罕够了,走到周来福跟前,把儿子一塞:“老三,你也抱抱,沾沾喜气。”
周来福手忙脚乱:“大哥,我、我不会抱啊...”
“怕啥,”周大牛咧嘴笑,“托着脑袋就行。”
周来福手忙脚乱的抱孩子,旁边的宁竹茹露出不好意思的笑。
于春丽冲她挤眼:“弟妹也抱抱,这娃娃灵性,谁抱谁生大胖小子。”
“二嫂,”宁竹茹羞红了脸,还是凑过来看。
小家伙不哭了,睁着乌溜溜的眼睛。
“这小鼻子小嘴,跟大哥一个模子,”周来福小声对宁竹茹说。
“是啊,”宁竹茹的眼睛止不住的婴儿身上瞟。
里屋传来李杏虚弱的声音:“大牛...把孩子抱来我看看...”
周大牛轻手轻脚抱过去:“李杏你看,这小子多壮实,”
李杏苍白脸上露出笑,摸摸儿子小脸:“像你...”
屋外,秦里正对着周墨轩说道:“添丁进喜,周举人在金榜题名,祝你们家双喜临门。”
转眼到了二月,京城里那些整天四处交际的举人们也都闭门不出了。
当今天子治下严厉,科举场上没人敢做手脚,全凭真才实学。
再硬的关系,也得先考中进士才管用。
周安在租住的小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和苏瑾然讨论文章。
这天一大早,他正在院子里踱步背《尚书》,小羽急匆匆跑来:“周举人,礼部出告示了,会试定在二月初八。”
周安手里的书卷一紧:“还有七天。”
周铁根从厢房冲出来:“这么快啊,爹,我们还有什么没准备的吗?我马上去买。”
“不急。”周安叫住儿子,“先去文渊阁看看之前的时文集子有没有到货。”
两人准备出门,正碰上苏瑾然从翰林院回来,眼下一片青黑。
“子渊兄又熬夜了?”
苏瑾然摆摆手:“赶修《实录》,不打紧。”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个油纸包,“路过书铺,给你带了本新出的《会试备考指南》。”
周安接过来一翻,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苏瑾然的批注,“这……”
“昨儿抽空写的,”苏瑾然笑笑,“一些心得。”
周安郑重收好:“大恩不言谢。”
到了文渊阁,掌柜的一见周安就迎上来:“周举人来得正好。”
说着从柜台底下掏出几本装帧考究的书,“这是今年各省解元的文章合集,特意给您留的。”
这书现在抢手得很,周安知道好歹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