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271章 超薄膜问世,性能超过美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1章 超薄膜问世,性能超过美国

“陈老,”

“我小时候在农村,看过我奶奶织毛衣,她每次织之前都会先做一个动作。”

“她会把那团乱七八糟的毛线团,先在热水里浸泡一下,然后用一种加了‘柔顺剂’的特殊皂角水清洗一遍。”

“她说,只有这样,那些原本卷曲的毛线,才不会在编织的时候打结。”

“我在想,我们这些更加高级的高分子,是不是也需要一些类似的预处理呢?”

陈院士在心中,反复咀嚼孟远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

本已疲惫的眼睛,顿时有了一丝亮光。

“我……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哈哈哈哈!”

陈院士仰天大笑,笑得酣畅淋漓,老泪纵横。

“我们都错了!

“我们只想着去优化最后的聚合反应,却忽略了最基础的——预处理啊!”

“孟远!你小子!”

陈院士一把紧紧抓住孟远的手,激动得浑身发抖。

“你这颗大脑,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科学界的——神使!”

孟远那句充满了生活智慧的点拨,瞬间就为那群陷入绝境的科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于是这一次,他们不再盲目优化最后的聚合反应!

而是将所有的智慧和精力,都聚焦到了那最前端的预处理上!

设计出了一套充满了创意的新工艺!

经过了七天奋战,第一百次,最终验证实验开始了!

这一次,

当那些经过预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被再次注入到反应釜中时!

奇迹终于发生了!

在那台连着“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大屏幕上,

所有人都亲眼见证了,那足以让任何一个材料科学家,都为之热泪盈眶的神圣一刻——

他们看到,

那些本该如同“乱麻”一般,相互缠绕的高分子材料,

此刻竟然像最听话的“小学生”一样,在排队!

一根接一根,首尾相连,整齐划一!自发地编织成了一张,平整光滑又坚韧的薄膜!

“成功了……”

“我的天哪……我们,真的成功了!”

当那张完美的“中国膜”,在那反应釜之中,被成功合成出来的时候!

整个实验室,瞬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所有的科研人员,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院士,还是朝气蓬勃的博士生,都激动的拥抱在了一起喜极而泣!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他们将这片新鲜出炉的“中国膜”,送上那台最精密的性能测试仪之后。屏幕之上,最终显示出的那组性能数据,再次让所有的人,陷入了一种巨大的狂喜之中!拉伸强度,比美国公司的原品,高出15%!

离子电导率,比美国公司的原品,高出20%!

而且,那代表着“薄膜均匀度”的,最核心的“表面粗糙度”指标,

更是达到了一个,比美国军工级产品还要平整的,一微米精度!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国产替代”了!

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国产超越!

就在整个实验室,沉浸在这种巨大的胜利喜悦中时。

一直在旁边微笑的孟远,缓缓走到了陈院士身边,

“陈老,恭喜您。”

“但是别忘了,我们还面临第二个卡脖子难题。”

孟远的话,瞬间就让那狂热的气氛再次冷却下来。

是啊!

“菜谱”有了,“食材”也自己种出来了。

但那最关键的,用来“点火”的催化剂,还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某个秘密情报分析中心里。

一份来自中国的,一份标着“最高绝密”等级的紧急情报,摆在了几位美国最高情报官员的面前。

“什么?”

在看完了情报之后,一位头发花白的cIA高级顾问,震惊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中国人……他们,竟然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独立搞出了我们封锁了几十年的特种聚合物?”

“而且性能,竟然还比我们的更好?”

“这……这……这怎么可能?”

“他们,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一时之间,这些习惯于利用技术优势,来俯视全世界的“霸主”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恐慌中!

“哼,中国人只不过是运气好,碰巧破解了我们二十年前一项过时的技术而已!”

在美国一家最顶级的化工巨头——“傲氏化工”的内部会议上,其首席技术官,一位诺贝尔奖级别的行业泰斗,

正对着那群充满优越感的团队,发表着不屑一顾的言论。

“他们,永远也无法复制出,我们手中那真正的‘王牌’!”

“那就是——我们那独一无二的,那代表着这个星球最高结晶的……”

“铂基……催化剂!”

“没有了它!他们就算有再完美的‘菜谱’!也只不过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纸!”

“等着瞧吧!他们很快就会回来,乞求我们卖给他们一点催化剂!”

这番充满了傲慢轻蔑的言论,也代表了整个西方化工界的普遍看法。

他们仍然坚信,那道由“催化剂”构建起来的技术壁垒,是中国人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天堑!

事实证明,他们又一次低估了,

那个来自东方的重生者——孟远,他大脑里面的东西,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京城,工科院化学研究所。

那间刚刚才品尝过“巨大胜利”喜悦的联合实验室内,此刻又笼罩上了一层阴云。

“铂……铂……铂……”

陈院士像一个魔怔的“祥林嫂”,在办公室里,焦躁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重复着这个化学元素符号。

他知道,美国人的判断没有错。

在现有的“催化化学”理论体系之内,要想驱动那种“高分子聚合”反应,

“铂”,这种稀有昂贵、且被西方牢牢掌控的贵金属,

确实是唯一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最优解”!

“陈老,还在为‘铂’的事情,发愁呢?”

孟远微笑着,将一杯刚刚泡好的热茶,递到了陈院士那微微颤抖的手中。

陈院士接过茶杯,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与不甘心。

“孟远啊,你小子,就别再跟我开玩笑了。”

“这一次,是真的没办法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艺问题了。这是元素周期表给我们设下的死局!是物理规律的天花板!除非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元素,否则……”

还没等陈院士,说完那充满绝望的话。

孟远平静的打断了他。

“陈老,我不懂你们那些复杂的化学,我就只想跟您聊聊生命。”

“生命?”

陈院士愣住了,他完全跟不上,孟远这天马行空的思维跳跃。

“这跟化学有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