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气候边缘 > 第125章 镜城阴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镜城阴影

刘宇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摸索着打开床头灯,凌晨四点三十二分,窗外NEom新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刘博士,紧急情况!”门外是项目安全主管穆罕默德的声音,带着不寻常的紧绷。

刘宇套上t恤开门,穆罕默德手中的平板电脑直接怼到他眼前。热成像画面显示NEom北侧3公里处的沙漠地表温度异常——比预期值低了整整3c。

“什么时候开始的?”刘宇的睡意瞬间消散。

“连续第七天了。”穆罕默德滑动屏幕,调出一组对比图,“镜面反射改变了局部辐射平衡。更糟的是这个……”

下一张图片让刘宇倒吸一口凉气:十几只沙狐尸体排列在沙漠中,皮毛完好却明显死于非命。

“生物学家刚送来的报告。”穆罕默德压低声音,“过去三周,周边20公里内沙狐繁殖率下降40%。幼崽死亡率接近100%。”

刘宇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抓起外套和野外工具箱:“带我去现场。”

黎明时分的沙漠冷得刺骨。刘宇蹲在一处沙丘顶端,手持分光辐射计测量不同角度的反射光谱。NEom的镜面外墙在晨光中如同一道巨大的光剑,将阳光折射向四面八方。

“这不对劲。”刘宇喃喃自语。数据表明,镜面反射不仅改变了地表温度,还形成了直径五公里的“冷岛效应”。他转向随行的生态学家雅各布:“沙狐和降温有关?”

雅各布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远处的镜面城市:“间接关联。沙狐依靠夜间地表余温保暖,降温导致幼崽失温。但更致命的是这个——”他打开随身音响,播放一段低频声波。

即使音量调至最低,刘宇仍感到胸口发闷,像有人在他肋骨上敲鼓。

“次声波,28赫兹。”雅各布关闭音频,“来自NEom的地下交通系统。恰好是沙狐最敏感的频段。”

刘宇的胃沉了下去。这个价值五千亿美元的未来之城,正在无声地杀死沙漠的原住民——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

“刘博士!”对讲机突然响起,是娜迪亚急促的声音,“贝都因人在主入口抗议,带着...带着死去的沙狐。”

NEom主入口的场面让刘宇想起自然灾害纪录片。200多名贝都因人静默站立,男人在前排手持标语,女人在后面牵着骆驼。最前排的地上整齐摆放着二十多具沙狐尸体,像某种残酷的艺术装置。

领头的阿米尔·本·拉希德身高近两米,黑袍在热风中猎猎作响。他正用阿拉伯语向媒体发言,声音低沉如闷雷。娜迪亚快步走到刘宇身边同步翻译:

“他说NEom偷走了夜晚的温暖,沙漠正在死去……沙狐是贝都因人的兄弟,它们的痛苦就是部落的痛苦……”

哈立德带着保安队伍匆匆赶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让他们离开,”他咬着牙对刘宇说,“王室代表团一小时后到访。”

刘宇没动。他的目光落在抗议人群后方——几位老人捧着古老的星盘和皮质卷轴,上面绘满星辰图案。其中一个卷轴展开的部分,赫然标记着温度变化曲线。

“等等。”刘宇拦住准备驱散抗议者的保安,“让我和阿米尔谈谈。”

哈立德抓住他的手臂:“你知道这些游牧民为什么反对NEom吗?因为政府停止补贴他们的骆驼饲料!这是经济问题,不是生态问题!”

刘宇甩开他的手:“那他们为什么带着千年星图来?”

没等哈立德回应,刘宇已经走向阿米尔。近距离看,贝都因首领的眼睛是罕见的琥珀色,瞳孔边缘泛着金环,像沙漠中的鹰。

“我研究你们的泥屋降温技术。”刘宇用生硬的阿拉伯语开场,然后切回英语,“现在我想了解你们的星图。”

阿米尔沉默地审视他,目光如有实质。突然,他转身对族人说了几句话,人群让开一条路。“跟我来,”阿米尔用英语说,“看看镜子之城夺走了什么。”

他们来到一处干涸的泉眼。阿米尔跪下来,扒开表面的沙子,露出下方奇怪的白色结晶。“盐泪。”他指着结晶,“地下水位下降后,土壤在哭泣。”

娜迪亚弯腰取样,低声对刘宇解释:“镜面反射加速周边水分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

阿米尔站起身,指向地平线上的NEom:“你们用镜子反射阳光,却照不见自己的傲慢。”

这句话像刀子般扎进刘宇胸口。他想起阿里长老的泥屋,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五千亿美元的高科技城市,居然败给了几块钱的黏土和骆驼毛。

“我需要看你们的星象记录。”刘宇直视阿米尔的眼睛,“也许能找到解决办法。”

阿米尔沉吟片刻,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块皮制星图扔在沙地上:“看吧!你们的卫星早就拍过千万遍!”

刘宇小心地展开星图。这不是普通的天文记录,而是一份精密的气候档案——星座位置与温度、降水标记交织,时间跨度超过300年。最令人震惊的是,其中用红墨水标注的“热年”和“冷年”,与现代气象数据高度吻合。

“你们……你们三百年前就预测了气候变化?”刘宇声音发颤。

阿米尔冷笑:“不是预测,是记忆。沙漠记得一切。”他指向星图边缘的奇怪符号,“这是‘镜面之年’,1703年,奥斯曼总督在麦地那建镜子宫殿,次年沙漠冻死一半牲畜。”

刘宇的血液似乎凝固了。历史正在重演,而NEom的规模是那个镜面宫殿的千万倍。

刺耳的警笛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十辆黑色SUV组成的车队扬起沙尘,向NEom主门驶来。

“王室代表团。”娜迪亚脸色煞白,“提前到了。”

王储的临时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如铅。刘宇的降温数据、雅各布的生态报告和阿米尔的抗议照片并排显示在大屏幕上。

“所以,”王储缓缓开口,金边眼镜后的眼睛看不出情绪,“我们花五千亿美元建了座沙漠冰箱?”

哈立德的喉结上下滚动:“殿下,温度波动在预期范围内——”

“预期?”王储突然提高音量,“预期到沙狐灭绝?预期到贝都因人上国际媒体?”他转向刘宇,“博士,解决方案?”

所有目光集中在刘宇身上。他深吸一口气,调出贝都因星图与现代气候数据的对比图。

“镜面反射必须调整。我建议三阶段方案:第一,立即在北侧外墙安装散射膜,减少定向反射;第二,改造地下交通系统隔音层,消除次声波;第三……”他停顿了一下,“成立贝都因生态监察队,将传统智慧纳入城市规划。”

会议室鸦雀无声。王储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击,每一下都像定时炸弹的倒计时。

“批准第一阶段。”他终于开口,“但镜面是NEom的标志,不能完全放弃。二期工程暂停,等评估报告。”他站起身,突然问道,“那个阿米尔,拉希德部落的?”

刘宇点头。

“告诉他,”王储摘下眼镜擦拭,“他祖父在我父亲打猎时救过命。明天派直升机接他来宫里喝茶。”

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当王储离开后,哈立德瘫坐在椅子上,衬衫后背全湿透了。

“你赢了,”他对刘宇说,“但代价是什么?知道王储为什么在乎沙狐吗?因为那是王室最爱的狩猎目标。生态平衡?不过是皇家娱乐的托词。”

刘宇没有反驳。他望向窗外,夕阳下的NEom外墙依然闪耀,但已经有人开始在北侧安装临时散射膜。沙漠的风卷着细沙拍打窗户,像某种无声的抗议。

当晚,刘宇带着散射膜样品来到贝都因营地。阿米尔在篝火边接待他,火光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跳动。

“王储邀请你明天去宫里。”刘宇直接说,递过样品,“这是临时解决方案。”

阿米尔接过塑料薄膜,用手指捻了捻,突然笑了:“你们总是用塑料解决塑料造成的问题。”他扔给身旁的老人,“记得吗?七十年代他们用这个盖菜园。”

老人们哄笑起来。刘宇尴尬地站着,直到阿米尔示意他坐下。

“知道为什么星图能预测气候吗?”阿米尔往火堆里扔了根柴,“因为星辰是大地的镜子。当你们在地上造镜子,天上的镜子就碎了。”

刘宇怔住了。这个看似诗意的比喻,竟与最新的“地球反照率”研究不谋而合——人类改变地表反射特性,确实会影响大气能量平衡。

“明天我不会去王宫。”阿米尔递给他一杯苦茶,“但你可以带句话:沙漠记得一切,也会收回一切。”

回程的越野车上,娜迪亚突然指着窗外:“看!”

刘宇转头,看到一只沙狐幼崽站在沙丘上,银灰色的皮毛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它歪头看了看车辆,然后轻盈地跳进黑暗。

仪表盘上的温度计显示,今夜室外气温比上周同期高了1.2c。临时散射膜,已经开始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