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捂着心口,那里跳动的很是厉害,自己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
李长林正在说着自家优势,突然看到对面人愣在那里,目光定格。
李长林顺着他的视线向外看去,那不是薇薇吗?看着她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又恢复了过去的活泼,以后要多鼓励女儿出去走走。
“公子在看小女吗?”
傅斯年回过神来,看向对面,“李伯父认识那位姑娘?”
李长林嘴角抽了下,真是的,之前自己又是送礼,又是让利,这人就是不冷不热,让人看不出来对方在想什么,怎么现在突然叫的这么亲了。
“若傅公子说的是那位盘着流云髻一身月白色衣服吃着酥山的姑娘,那确实是小女。”
“伯父不用如此客气,称呼我一声斯年便好。”傅斯年看着李长林的目光透着几分温和,眼角仍追随着那抹月白色身影,嘴角不自觉噙上一丝笑意。
李长林见状,心中有了计较,开始打量起对面人,他身高八尺,长得一表人才,容貌俊朗儒雅,举止风度翩翩,或许是早早成就一番事业,整个人透着一股成竹在胸、春风得意的傲然,不过,从他一见到女儿就放低姿态,这人很适合当女婿。
“不如我叫小女上来?”
傅斯年忙摆手:“伯父不必如此,贸然打扰怕会引她不喜。”
“斯年,我这女儿如今才嫁了一夫,我看你一表人才,等有空了,不如……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二。”
傅斯年面上露出喜色,“真的?那贤侄在此谢过伯父。”
薇薇正在吃着酥山,突然感到一股熟悉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顺着视线向斜上看去,就看到父亲和一个陌生男子在看自己。
那男子长得一表人才,举手投足都让人赏心悦目,让人一眼就增添几分好感。
“爹!”
见父亲看着自己,薇薇伸手打了个招呼。
“斯年,看来,你和小女很有缘分。”李长林说着,也伸手向女儿挥了挥。
薇薇见此,直接进入酒楼,上了二楼。
“爹爹,事情忙完了吗?不如我们一起回家。”
“差不多了,来,女儿,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傅斯年,是爹的合作伙伴,别看他年纪轻,在做生意这方面,我是比不了。”
“不敢,不敢。李姑娘,在下傅斯年,今年二十四岁,京城人士,经营些小生意,家里有些薄产,尚未婚配,也无青梅竹马、表妹、未婚妻等。”
听着对面人一本正经的介绍,仿佛在相亲一般,薇薇捂嘴轻笑,“傅公子好。”
“叫我斯年就好,我能叫你薇薇吗?”
“好啊,斯年。”
这边,傅斯年对薇薇展开激烈的攻势,两人感情越来越深。
另一边,远在京城赶考的端木长风和薇薇兄长李奕辰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今日是殿试放榜的日子,参加殿试的贡士,取中后就是进士。
文沛殿前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学子,静等殿试放榜。
一个面白无须、双手高举明黄色圣旨的公公从文沛殿走出来。
一众学子跪了一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下之广,贤才者众,然能于万千学子中拔得头筹者,真乃人中龙凤也。今有江南学子端木长风,经朕详阅延考典礼,文采斐然,是为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京城卫华…探花,京城王安。二甲传胪,江南李奕辰,赐进士出身…”
一众学子听了,纷纷向端木长风、卫华等人道喜。
王安这段时间和端木长风比较熟悉,两人交情不错,在这大喜日子里,难得开起玩笑来。
“我虽然自认长得不错,可是,和端木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这探花郎,我受之有愧。我看,明明端木兄的长相更适合嘛!”
端木长风也笑着开口,“比不得王兄,你可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等会儿打马游街,鲜花荷包肯定少不了。”
“兄长,恭喜,二甲第一。”
“比不得妹夫你,独一无二的状元郎。”
今日京城各处的酒楼十分热闹,很多女子也在家里一众男人的簇拥下出来了,就等着看状元、榜眼和探花打马游街。
不过,那些女子最想看的还是探花,毕竟,探花郎的容貌可是皇上认可的。
端木长风身穿红袍,头戴宫花,意气风发的坐在马上。
“啊,好帅啊!状元郎好俊俏,我要嫁给他。”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紧接着,无数鲜花、荷包、手帕向端木长风飞去,端木长风狼狈躲闪,虽然失了些风雅,却愣是没让那些女子之物沾身。
“端木兄年纪轻轻就是状元,可要小心被哪家的小姐给榜下捉婿了。”
“两位,端木已经在家娶妻,倒是王兄,你身为探花郎,长得好,学问佳,定能寻个好去处。”
王安拱了拱手,“借你吉言。”毕竟,现在女子稀少,有钱有势的女子更少,能被哪家官家小姐看上,不仅解决了终身大事,还能多一些靠山,推动仕途发展。
高楼之上,许家小姐看着状元郎不知想到什么,抿唇微笑,本来清冷的气质仿佛被注入活力,好似春风化雪,令人心驰神往。
“那位状元郎叫什么?”
身后的下人连忙恭敬做答:“那位是江南学子端木长风。”
“真是个好名字。”许芊羽说着,一口饮尽杯中酒,漫不经心的把玩着空酒杯。
“小姐,那位……那位状元郎已经……已经成婚了。”那下人结结巴巴道。
许芊羽不爽的“啧”了声。
游街结束后,是琼林宴,皇帝在宫里设宴款待此次拔得头筹的学子。
宴会上,有人吟诗作对,引经据典,试图引起皇上的注意。
有人则畅怀开饮,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端木长风和林奕辰坐在一起,皇帝打眼望去,两人一个温润如玉,一个俊秀出尘,都是青年才俊,十分养眼。
作为一个颜控,他对这两位同样来自江南的优秀学子很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