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 第256章 怎样对非同母弟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泽阶看出忠诚侯,对他的事一无所知,这人挺实诚,不卖关子,“吴叔叔,晚辈来京,不单到国子监读书,还有来领爵位的,这次上门刚刚搬家,想找亲朋好友聚一聚,这是我家搬家的贴子,您有时间来坐坐。”

吴邦绪非常吃惊又狐疑,“你什么时候立军功?你家里谁在军中?”

他这些年想到都是军事,报仇占主要心思,不太关心别的事情。

“晚辈给朝廷提一些建议立功,比如军中的骨折用石膏来固定,所以皇上赏个恩骑尉,刚刚又给朝廷提个建议,人参可以像盐铁一样给内库带来收入,升到云骑尉。”林泽阶淡淡的说道。

吴邦绪难以置信的看凝视着林泽阶,露出茫然的表情,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双手拍一下脸颊,“你说是盐铁一样的收入?”

朝廷有多缺钱,他在兵部是知道,每次去找户部要钱都很难,常常拿不到钱,父亲写信来都是讲述边疆战士,军备和御寒衣服多缺,这些都是朝廷没钱的原因。

“可能会差一些,但一年几十万两的银子应该有吧!”林泽阶有些疑惑,“叔叔不相信?”

几十万上百万,朝廷岁入折合白银800万两,吴邦绪如听天书,声音有些尖问,“你怎么知道人参能赚这么多钱?然朝廷就把你从恩骑尉,升到云骑尉,就这么一点赏赐?”

林泽阶点点头:“我姐姐们学医,我也会注意一下药材,然后发现从汉以来人参没有降价过,是最硬的通货,赚的都是富人钱,我是说给薛亲王听的,薛亲王送一住府邸和一座田庄,我的爵位是永爵只升不降,毕竟人参还没有运作,以后还有没有赏赐不知道。”

吴邦绪平静了一些,“有些事不点破不知道,一点破很简单,人参大家都视为救命的圣品,来源很好控制,关口一查一收就控制来源了,出货更简单,你这脑袋,家宴会时我会到。”

“叔叔带婶婶一起来,晚辈是一家人来京,总共请四家人,您这里,青海郡主一家,户部左侍郎张先生一家和薛亲王,不知道薛亲王会不会来。”

“你父母都来京?”吴邦绪身子猛的僵直,眼底闪过幽光,“你怎么会认识这么多贵人?”

说实话,林泽阶带父母来京城,还认识都是皇亲国戚,真让吴邦绪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人连他要拜访都有些难。

张径香户部左侍郎,明眼人都知道,入阁是迟早的事,他年轻,翰林院出身,又是皇室和勋贵这边的代表,地方,京兆尹,中央都任职过,施政经验极为丰富,还是他那一科进士领军人物。

薛王是皇上的亲弟弟,虽说不能参政,但是人家一母同胞兄弟,皇上潜邸时,护在左右的重要帮手。

青海郡主本来和皇上交情极好,他们年少时,就是京中风云人物,嫁给魏国公府二子,听说身体不好才消停,她的夫婿以前在军中也是很出风头,娶郡主不能担任官职,转为代替皇家经营内库生意。

至于他忠诚侯,如果没有那战争,他家在朝中文武两边都有人,是顶级世家。

林泽阶整理思绪说道,“晚辈父母觉得晚辈太小,放心不下,一起来京了,怎么会认识这么多贵人,纯属机缘巧合,说起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吴邦绪有些急。

“晚辈老家家旁边是青海郡主的别院,两家互相走动就认识,然后认识赋闲的张先生,来京的路上又认识薛亲王,不知吴爷爷在凉州身体如何?”

“他只一心扑在军务,身体不算太好,凉州这地方太冷了,”吴邦绪叹一口气,“不把胡人的王室杀光,他是不会放下,我家死去太多族人,此仇不报,难以告慰他们九泉之灵,我儿子大一些,我将请去凉州。”

“经略凉州一带,晚辈的看法是做好教化,让周边的民众心向我们。”林泽阶试探说一下,“一味军事是很难攻下来。”

“你对军事也有见解?”吴邦绪怀疑的问。

“晚辈的见解是在那里汉化,帮忙本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帮他们修渠种粮,提高生活技能,然后把地图、出产、天气、水源这些详细记下来,朝廷要战时,可以一鼓而下。”林泽阶说是林则徐的做法。

林则徐贬到那里,兴修水利,开夜校,帮助本地民众和军士提高文化水平,记下最详细的地理和天气信息,70岁抬棺而去的左宗棠才能顺利收回边疆。

打仗是打有准备的仗,地理非常重要,大兵团作战,优秀的统帅花最多的时间盯着地图看,必须烂熟于胸。

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沙盘,《史记》记载战国赵奢用过“聚米为山”模拟地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用米堆模拟山川地势。

真正战争沙盘在19世纪,普鲁士战争才出现,城市规划沙盘在20世纪初英国出现。

林泽阶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书房空间有详细的地图,河流什么不一样,但总体变化可以调整,人是活的。

不过吴邦绪对于林泽阶的说法,并不相信,他是贵族,讲话不会很直爽,比较委婉,“你当前应该先读书,军国大事牵扯生命,而人命不是韭菜,武侯挥泪斩马谡,纸上谈兵极易,实际操作起来极难。”

林泽阶点头回答:“叔叔教训的事,侄儿还得认真学习,后天请叔叔大驾光临,侄儿还得去送另外三家的贴子。”

吴邦绪没有强留,叮嘱林泽阶,“你在京中有事,不够钱用,来找叔叔,读书务必趁着年少,精力足,杂念少。”

林泽阶连连个称是,他没有和吴邦绪争辩,彼此间不是很熟悉,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崔骃列传》清楚写着。

送林泽阶到门外,刚好吴邦绪的儿子回来,于是介绍道:“这是我儿吴用嘉,比你大几岁年龄相当,用嘉,这是你爷爷收的干孙子,你跟他一起去送贴,看顾好了。”

吴用嘉长得俊雅沉默寡言,坐在马车上,时不时盯着林泽阶看。

林泽阶平心静气,不主动开口。

好一会,吴用嘉才用比较慢的语速说话,“我听爷爷讲过你,非常聪明,读书倒背如流,我有个问题问你,我爹娶了好多后娘,他想去打仗,问我会如何对待那些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