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囊肿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上九点了。

“我马上过去。”

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灯火通明,囊肿赶到的时候,张鸿达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

走廊里坐着几个人,其中一个中年女人眼睛红肿,应该就是张鸿达的妻子。看到囊肿,她立刻站了起来。

“您就是囊肿医生?”

“是我。”囊肿点点头,“现在情况怎么样?”

“医生说很不乐观。”女人擦着眼泪,“肿瘤已经扩散了,手术风险很大。”

囊肿皱眉,这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看来张鸿达平时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加速了病情的恶化。

“能让我看看检查报告吗?”

女人连忙拿出一叠化验单和ct片子。囊肿仔细看了一遍,心情越来越沉重。

“医生说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女人的声音颤抖,“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手术室的门开了,主刀医生走了出来,脸色凝重。

“家属在吗?”

“在这里!”女人赶紧冲过去。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医生摘下口罩,“肿瘤位置很特殊,而且患者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需要重新制定手术方案。”

“那我老公现在怎么样?”

“暂时稳定,但需要尽快决定。”医生看了看囊肿,“这位是?”

“我是医生,想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囊肿上前一步。

主刀医生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是哪个科室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不是这里的医生。”囊肿实话实说,“但我对这个病例有些想法。”

“外来医生?”主刀医生皱眉,“不好意思,这里不允许外人参与手术讨论。”

囊肿正要解释,张鸿达的妻子突然拉住他的胳膊。

“李医生,这位医生五天前就看出了我老公的病,比你们的检查还要准确!”

主刀医生愣了一下,“五天前?那时候我们的检查还显示正常啊。”

“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没有重视。”女人后悔地说,“如果当时就听他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

主刀医生重新审视着囊肿,“你真的五天前就诊断出了胰腺癌?”

“是的。”囊肿点头,“而且我觉得手术方案可能需要调整。”

“调整?”主刀医生有些不悦,“年轻人,胰腺癌手术可不是儿戏。我们的方案是经过专家组讨论的。”

囊肿没有争辩,而是拿起ct片子仔细看了看。

“李医生,您看这里。”他指着片子上的一个位置,“肿瘤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如果从这个角度入刀,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

主刀医生接过片子,仔细看了看,眉头渐渐舒展。

“这个思路…确实有道理。”他抬头看着囊肿,“你是哪个医院的?师从何人?”

囊肿正要回答,手术室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警报声。

“病人情况有变!”护士跑了出来。

主刀医生顾不上继续询问,匆忙冲进手术室。囊肿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进去。

手术台上的张鸿达脸色苍白,各种监护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血压下降,心率不稳!”

“准备升压药!”

“不行,还在出血!”

囊肿站在旁边,通过系统清楚地看到了问题所在。张鸿达的血管有个小破口,位置很隐蔽,常规检查很难发现。

“李医生!”囊肿大声说道,“左侧有血管破裂!”

主刀医生愣了一下,但还是按照囊肿的提示检查了一下。

“真的!这里有个小破口!”他惊讶地看着囊肿,“你怎么知道的?”

囊肿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观察着张鸿达的身体状况。

“先止血,然后按我刚才说的方案切除肿瘤。”

主刀医生犹豫了一下,但看着病人危急的情况,最终还是决定相信囊肿。

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囊肿全程在旁边指导。他的建议每次都很准确,让主刀医生越来越信服。

终于,手术成功结束了。

“太神奇了!”主刀医生摘下手套,“按照你的方案,不仅完全切除了肿瘤,而且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了最低。”

囊肿松了口气,“病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

“你到底是什么人?”主刀医生好奇地问,“我从医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精准的诊断。”

囊肿笑了笑,“只是个普通医生而已。”

张鸿达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他看着病房里的妻子和囊肿,神情复杂。

“是你救了我?”他的声音很虚弱。

“主要是李医生的手术做得好。”囊肿谦虚地说。

张鸿达沉默了很久,然后艰难地说,“对不起,之前是我不对。”

“没关系,人之常情。”囊肿摆摆手,“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病。”

“那个孤儿院…”张鸿达犹豫了一下,“我决定不开发了,让孩子们继续住在那里。”

囊肿眼前一亮,“真的?”

“真的。”张鸿达点头,“而且我会出资修缮孤儿院,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

囊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张总,您不用因为感激就…”

“不是因为感激。”张鸿达打断他,“是因为我明白了,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他看着窗外的阳光,眼中有了以前没有的温暖。

“我这辈子赚了不少钱,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充实。”

囊肿握住他的手,“张总,您会康复的。”

“我相信。”张鸿达笑了,“有你这样的医生在,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孤儿院的事情解决了,但囊肿的心情并没有完全轻松。他每天来看望这些孩子,发现他们的生活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仍然很拮据。

“院长,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囊肿看着食堂里简单的饭菜,心里不是滋味。

院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但眼中的忧虑怎么也掩盖不住。

“囊肿医生,您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她叹了口气,“现在能保住孤儿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