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母早在十几年前便因车祸离世,后来爷爷奶奶也相继撒手人寰。家中的土地交由村大队托管,老院子一直保留着,新院子则在当年以一万五的价格卖给了隔房堂叔。
一万五——他家当初盖这房子就花了五万多。
可又有什么办法?他要是不卖,连老院恐怕都保不住。
初中毕业后,他就外出打工了。最初在北京一家饭店当配菜工,在后厨待了三四年,之后又去了外地,具体在哪个城市落脚,村里人也说不清楚。
好在村里卸任的老支书,给了裴之一个能联系上他的手机号——两年前,李安国曾用这个号码打过一次电话,去年清明也打过一次。
裴之拿到号码就立刻拨了过去,响了几声却没人接。隔了几分钟再打,依旧无人接听。
“可能在忙,不急,再等等。”裴之自我安慰着,躺在酒店大床上翻起了丰台区的房源。看了两个多小时,眼睛都熬酸了,也没挑出合心意的。转念一想,专业的事该交给专业的人做,找家北京的房产中介,效率肯定更高。
白忙活一下午,正烦躁时,手机突然响了——是李安国回拨过来的。
“你好,哪位?”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陌生。
“你好,请问是李安国吗?”
“对,我是,你是哪位?”
“我是你……远房表姐,我”话没说完,电话就被挂断了。裴之以为是对方不小心碰到,又打了一次,响了两声后,听筒里传来“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显然是被拒接了。
“这么忙吗?”她挠了挠头,等了几分钟再拨,还是无法接通。不甘心地等了半小时再试,结果依旧。
得了,她这是被拉黑了。
裴之虽有些摸不着头脑,却没慌,至少确认了这个手机号就是李安国的。
她打开微信,输入手机号搜索,在好友申请备注里写道:“你好,我是裴之,你远房表姐。我爷爷当年和你爷爷是结拜兄弟,找你有件关于两位老人的事,麻烦通过一下。”
过了三四分钟,微信好友申请通过了。
裴之立刻编了一大段话发过去:“前阵子回老家整理爷爷遗物,翻到了他的日记本。他在日记里说,当年受你爷爷不少恩惠,还欠着一笔人情和钱没还。后来他想联系你爷爷,却连着两个多月没联系上,本打算等身体好点就上门拜访,没想到一病不起,这事就搁置了。我想着爷爷很看重这段情分,做不出‘人死债消’的事,就照着日记里的线索找到了你。”
不那么擅长忽悠人的裴之没注意到这番说辞里藏着不少漏洞:一来,隔了十来年才整理遗物,本就不合常理;二来,长辈的结拜兄弟本该当成正经亲戚走动,裴家这些年却毫无动静;三是日记本——五六十岁还能坚持写日记的人,大多只在电视里见过。
李安国心里没全信,却也没把话说死。过了几分钟,只回复了三个字,“来还钱?”
很好,够言简意赅。
裴之直接拨通了语音电话。
虽说她自己烦透了不熟的人打语音,可给不熟悉她的人打语音,却一点不排斥,问就是双标。
“喂?还钱?”电话那头传来李安国的声音。
裴之深吸一口气,说,“对,还钱。我爷爷当初挺记挂你们的,所以我还想问一句,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很好……不,不好,我很缺钱。”
“……你在哪?我去找你。”
李安国沉默了两秒,反问,“直接转钱不就行了,还找我干啥?”
裴之没直接回答,反而问,“我总得确认你是不是李安国本人吧?我还了钱,你总得给我打个收据吧,我也好烧给我爷爷看。”
“哦,你担心我是骗子是吧?这没关系,我可以拍身份证照片发给你。”顿了顿,他补充道,“不过身份证号码得打码。”
“不用身份证照片,你拍张自拍就行。”裴之见过元元的样子,一张自拍就能确认身份。
“大姐,你是来还债的,又不是来相亲的,拍什么自拍啊!”
这话倒在理。裴之妥协,“……行,那你拍张身份证照片发给我,我看看是不是本人。”
“好嘞!我再问一句,当年欠了多少钱?”李安国心里打着算盘,要是千儿八百的,他根本懒得搭理;要是数额多,倒能再谈谈。
裴之犹豫两秒,心里盘算了下:说太少怕他不屑心动,说太多又显得不真实,最后选了个折中的数字,“本金八千,2004年借的。”
“行,我这就发你。”李安国利落地挂了电话,很快拍了张身份证照片发过来,地址和名字都对,就是照片里的人黑瘦黑瘦的,跟那个世界刚到裴家时差不多。
这会儿,李安国其实还在店里腌串。他开了家红柳大串烤羊肉馆,生意还算不错。
他从接到电话开始就认定裴之是骗子,这两年“杀猪盘”和各类诈骗太多,他身边就有人被骗过,所以接了电话就干脆挂断、拉黑。
这会儿听对方说要主动还债,他倒来了点兴趣:见过上门要债的,没见过主动还债的,这种先“重金下饵”的诈骗方式,倒挺新颖。
裴之对着照片研究了好一会儿,想了想,又发消息,“我先还你两千,剩下的钱,等见到本人,我连本带息一起还你。”
后面还附了一张截图——她按当年农村常见的民间借款利率(年化6%-8%)估算,2004年到现在近20年,连本带息总额约1.4万,刨去先转的2000元,还剩1.2万左右。
她还是想跟这小子见上一面,就看这点钱能不能打动他了。
李安国一边串肉一边琢磨:要是对方真转来两千块,相当于一天的营业额到手了,不亏;要是不转……呵,多说几句也没啥,大不了最后在反诈App上举报。
至于见面?那是绝无可能的!他又不傻,没少听说“嘎腰子”的事,但凡被嘎的,十之八九都是自己找上门的。
这人这么执着要见他,说不定他的心肝脾肾早就被找好下家了!这是“借债人”还债,又不是网恋面基,压根没必要见面。
他擦干净手,给裴之回复,“行,先转钱。”
裴之没再犹豫,直接转了两千过去。转账时需要输入对方姓氏,她输了“李”,验证成功,钱顺利转了过去。
没过三秒,对方就收款了。裴之立刻跟进发消息,“你在哪里?我去找你,还剩下的钱。”
屏幕上,一个干脆利落的红色感叹号跳了出来。
裴之盯着那个感叹号愣了两秒,随即气笑了,臭小子,真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