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嫣儿接过,就看见上书:豆制品铺子开发计划。

这名字倒是挺直白的。

“姐姐这是想开一家豆腐坊?”

“是也不是,妹妹接着看。”

王慧珍示意接着往下看。

赵嫣儿就看见这里边列了开铺子的成本,产品价值几何,盈利多少,里边列举了要卖的产品,用人来源这些。

最后写着王慧珍提供方子,赵嫣儿提供人,共同管理,五五分红。

“姐姐,这?”

赵嫣儿理解这是王慧珍想要拉她一起做生意,看着分析可行性,明显是能赚钱的。

“嫣儿妹妹,我就直说了,我想和你合伙开铺子,赚点零花钱,这上京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想办法私房钱早晚不够用,一想到舶来品商铺那些好东西,带不回来我就心痛。”

王慧珍这一番说词可不是说到赵嫣儿的心坎上了。

“姐姐这铺子明显是赚钱的,我怎么能占便宜。”

赵嫣儿也是跟王慧珍相处的好,所以说话也直白。

“嫣儿妹妹,我出方子你出人,再适合不过了。”

王慧珍斟酌一下:“妹妹要知道,我家二爷马上就要考试了,要是外放了,那这铺子可怎么管?”

“至于为何这时候想开个铺子,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之前为了救二爷花了些银钱,这总是只出不进,我这心里没底,二是我一直就想着做点什么,这爷们还能出去学习交流,我在家里待着无非就是打理这点家务事,捋顺了也就没什么事了,确实无聊的紧。”

“这京中我也就信任妹妹,也想着借点张家的面子,这说出去也好立足,另外就是上次妹妹在舶来品商铺说的零花钱不够花,想着带着妹妹一起赚银钱。”

赵嫣儿之前还跟张伟赫感慨,这谁家都有点人脉,像这次的事,两人一直以为王慧珍会开口求助,谁知道问了消息就算了。

后来见了阮青瑜,张伟赫在外边知道的自然是比赵嫣儿知道的多,阮青瑜看样子是受罪比较轻的,早早就好了,这可不是一句运气就能说完的,至于走了哪边的门路就不知道了。

另外就是张伟赫多次说这阮家可以来往,夫妻两个都是有能力的人,本来赵嫣儿就挺信服王慧珍的,这下是更好了。

“慧珍姐姐,也就是你想着我,我就不推辞了,就是这事怎么做还得你给我讲讲。”

赵嫣儿心里火热,主要是这里边不少东西在府城的时候就是王慧珍家里铺子的特色,京中就是有的,味道不一样,她是知道府城铺子有多火的。

“妹妹别急,我是想着我出方子,另外就是制作豆制品的生意,做到极致,多上些产品,要是在京城闯下点名声,那还愁卖?就跟相国寺的素斋一样。”

“我见了现在外边豆腐坊,卖的无非就是豆浆豆腐脑,豆腐豆皮的生意,种类不算多,这一方面你信我,咱们总是能出奇制胜的。”

王慧又说起了需要的铺子大小,以及豆腐坊需要做工的人数,这些就拜托赵嫣儿来做,自己只管提供方子和法子。

“妹妹,这事你要是不帮忙我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来的,咱们一起赚点零花可好?”

赵嫣儿这兴奋劲还没下来,没想到王慧珍愿意让自己人学了方子。

“慧珍姐姐就不怕我得了方子自己单干?”

王慧珍笑的意味深长:“嫣儿妹妹,一来我信妹妹为人,二来其实这只是小本生意,上不了大雅之堂,就是真像妹妹说的,我的损失能有多少?而且妹妹信我,做铺子最重要的就是讲信誉还有时常出新品或者新的法子,要不然就是普普通通,人家干嘛来花钱,这方面我还是有自信的。”

要是因为几个吃食方子看清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自己换个地方一样能用。

赵嫣儿很郑重的说:“蒙慧珍姐姐信我,这事我一定办好。”

赵嫣儿对于王慧珍的这份信任,自然是感觉相当好,也不愿意辜负。

“那给铺子找地址还有人的事就麻烦妹妹了,要是定好了人就送过来,我安排人教教,就是人选一定是要慎重,这可关乎咱们俩的零花钱。”

说定了两人就说起来其他的事,赵嫣儿开始抱怨说外边的嫂嫂来信诉苦,张夫人心疼,采买了不少东西送过去。

赵嫣儿一脸苦恼:“姐姐不是我小气,就是这二嫂,连着给孩子做衣裳的料子都要,说是那边没有合适的,就是偏远的地方也不至于如此,还不是为了趁机要东西。”

王慧珍就知道这兄弟多的妯娌之间多少有些矛盾,张家算是好的了。

“嫣儿妹妹也别生气,花的是府里的银子,我看张夫人不是个糊涂的,她有没有给你大嫂带一份,可给你添了什么?”

“要是这样说还真是,那日婆母让人送了一套首饰,说是看着好看送我带的,难道是补偿?”

赵嫣儿反应过来,本来还以为是她奉承的好赏的呢。

“妹妹也别这样说,张夫人大概是不想让你们吃亏,但是也不好明说,这就不错了,妹妹有什么不高兴的。”

“这样想,心里舒服多了,就是我还是不喜欢二嫂这样的。”

“这就是不投缘,像是咱俩虽说不是亲姐妹,但是相处的来,就是缘分。”

“可不是,咦,好香的味道,姐姐中午做了什么好饭食?”

赵嫣儿闻着厨房散出来的香味,是肉香。

“是红烧的猪肘,还有卷煎一些卤味,中午妹妹尝尝,要是喜欢,我把方子告诉你,回家就能时常做了,就是这肘子肥腻,一个月吃上一两回也就行了。”

“猪肘?以往都是切了冷盘上来。”

“这次是带着皮一起吃,软糯糯的,就是不可多食,配了时蔬一起,也能解解腻。”

看着时日不早了,王慧珍指挥人去给阮青瑜加菜。

“告诉二爷还有张三爷,这边不用惦记。”

“他们这嘴可是有福了。”刚刚赵嫣儿受不住香味,进去看了刚出锅的颤颤巍巍的肘子,色泽是何大花炒的冰糖色加了一点栀子水,颜色漂亮的很,用漏勺配合着盛出来的,看着就软烂极了。

“这父亲应该喜欢。”

想着张老爷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是牙口已经不算好了,赵嫣儿打算一会厚脸皮要了方子,回去孝敬一二。

王慧珍自然是不介意,一两道家常吃食不算什么,还写了卷煎的做法,贴心的很。

中午两人吃的满足,不过吃了之后赵嫣儿就觉得不好,说起来有些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