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因为小老二的兴趣班有组织的活动,我跟着他一起参加,有幸听了一场免费的演讲。
当然这个“免费”指的是给家长免费,兴趣班的主办机构还是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位老师请到这儿给大家做演讲的。
能有这样的机会我感到很荣幸,所以也抱着认真听演讲的态度来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聆听。
但是这位老师开口讲的几句话,我并不能认同,因为有些事情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所以我觉得他讲出来的这个事情还是有待商榷的。
有两件事,一是老师讲怎么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优不优秀,怎么样评价一个孩子优不优秀。
这个优秀不优秀,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理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老师给出的答案就是,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奖励的孩子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有孩子拿到这些奖励的证书,不需要用其他的语言来描述,就说明这个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感觉这个说法太武断,太片面,一个证书而已,能说明什么吗?这个证书能跟优秀挂上多少钩呢?
因为我发现这种全国性的比赛项目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还是比较宽容的,能够给予获奖证书就给予获奖证书,想得到这个奖项其实并不难,难的应该是越往高处走,年龄越大,想获得这个证书的难度应该越大。
所以仅仅是凭一个证书的是否获得,来评价这个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一点我的确不敢苟同。
另一件事就是这位老师介绍学生的综合评价对于高考录取的助力有多么的大。
因为我家老大刚刚参加完高考,他也填过综合评价,他也去进行过综合评价的培训,所以我对这一部分的信息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说通过综合评价,让各大高校在高考录取的时候可以降分,最高可以降到70多分。
听到这个分数的时候,我的确感到很惊讶,因为今年夏天我所接触的所有的综合评价,降分都在10多分到20分之间,幅度再高一些的很少,像这种能降分六七十分的情况,基本上没有。
所以当他列出一些高校的某些专业通过综合评价降分的列表以后,我看了一下,果然都是一些比较偏冷门的专业,并且也是需要有金钱来凑合的那种专业,所以这种专业的降分不能代表综合评价的基本降分水平。
就这两件事情来看,我给这位老师的演讲仅仅是打了一个及格分,因为后续他的演讲特别是关于综合评价的填报,还是介绍的比较详细,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还是蛮有指导意义的。
同时我发现除了对演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知以外,我感觉对于演讲老师的态度,下面这些家长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年轻一些的家长,在老师要求互动的时候就积极的跟老师互动,而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家长,全程就是默默的在听,在思考,可能也是像我一样在跟自己家的孩子或者是自己了解的信息进行对比,然后对老师的演讲水平做一个评价。
当然能够跟老师互动,这是尊重老师的一个表现,但是在明明知道老师讲的不合适的时候,对老师不提出批评意见,我觉得这也表达了我们这些人对老师的尊重了。
因为这个演讲老师说,他在好多的学校都进行演讲过,当然他演讲的时候也会对某些学校的某些做法进行一些评价,有好的评价,也有不太好的评价,总体上来说还算是比较客观的吧。
还行吧,能够突然之间听一位还算是出名的老师给我们做一场演讲,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了。
2
下面这个要说的事情,其实是我想要跟小老二说的,我想了一下,在这里写一下也没有关系。
昨天晚上跟小老二结束集中活动以后,我们开车往家里赶的时候,经过一个路口。那个路口正好是绿灯,我们是左转方向的车辆,我一看是绿灯就直接往前开,没有做任何的停留。
因为昨天晚上下雨嘛,那个路口的路灯一点也不明亮,只是朦朦胧胧的,加上天气不好,视线就不太好。
当我左拐成功的拐过去之后,我突然发现在我的左手侧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着雨披,正慢慢的往前骑行。
当我发现他身影的时候吓了我一跳,但是那个时候我的车身已经超过了他,并且当我感觉吓一跳的时候,我已经转过那个弯继续往前行驶了。
说实话,我很后怕,我对小老二说着我的心惊肉跳,并且想着如果真的出了交通事故的话,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
就像是前几天,也是在接送小老二上课的过程中,在一条很窄的道路上两辆车会车。我已经向路边的车辆近的不能再近了,然后两辆车终于艰难的会车,过去之后我感觉可能车身和停在路边的车稍微有一点点的摩擦。
当我回到家下车看了一下,说是有摩擦吧,也算是有那么一点点摩擦,就是车的车辆外面的车衣,塑料有一点点的小擦口,说是没有摩擦吧,也就算是没有吧,反正是不影响车漆,不影响车身的那种小摩擦。
这个事情当时小老二在车上,他说他感受到了车应该是跟另一辆车有了摩擦,然后我当场没有回应。回到家以后,特别是这两天,我感觉有些话应该跟他说清楚。
比方说这个小摩擦,在平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是不需要跟对方沟通的,因为这种小摩擦是一种极微小的摩擦,当然如果遇到了极品车或者是极品车主以外。
以前我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也会被后面的车辆追尾,但是两个车主下来看一下,发现影响不大,双方损失都很小。如果我们停下车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影响到路上的交通,所以大家互相说一句对不起,就这样走了。
这是一种避免把这种不受什么损失的事故,让它化整为零,只要在不影响车辆行驶的情况下,我认为这种态度就算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态度。
我想给小老二说的是,有的时候这种事情的处理并不一定非得上纲上线,就像是在路上行走的两个人,不小心碰撞了一下,轻微的碰撞,大家互相表达出一个态度来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说轻微的碰撞一下就得上升到到医院里面做检查的程度。
两辆车之间轻微的小摩擦,只要无伤大雅,双方都认可,其实有的时候说与不说也都无所谓。但是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影响车辆行驶,影响车辆形象的刮擦,是一定要留下电话跟对方联系,或者是主动跟对方联系的,这也是一种态度。
3
第三个就是对看纸质书的态度。
说实话,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比较热衷于看电子书,老大也是一样,如果允许的话,他可能一天24个小时,有20个小时眼睛都会盯在手机上看电子书。
直到这段时间老公在家里倡导着看纸质书,大家都不看电子产品,然后我们才把注意力从电子书上往纸质书上转移。
这两天我发现其实小老二也蛮喜欢看纸质书的,只要大家都做到不看电子产品,看自己的书,那么他也能够做到,并且我觉得他看的还有滋有味儿的,看纸质书的深入程度远远的比我们要强。
当然了,我也是不排斥看纸质书的。以前看书的时候看的基本上都是纸质的书,一直到了后来电子产品泛滥,电子书既便捷又不用花费昂贵的价格去买,这才从纸质书上转移到电子书上。
以前看纸质书的时候,那个纸质书价格是真贵呀,现在大家都看电子书了,纸质书又开始不值钱起来。
我们家有一定数量的书,当然都是经过挑了又挑,减了又减的,小老二上幼儿园时候的那些书刊杂志都已经给他剔除了,剩下的都是想扔都不舍得扔,想卖又不舍得卖的书。
正好借着家里这段时间的看纸质书热潮,能够把这些书重温一遍,我觉得也是一种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