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月亮即天宫 > 第44章 凤鸣岐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元始天尊如此随意地打发后,广成子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艰难地来到了玄都洞。在那里,他得到了一枚珍贵的金丹,经过一番治疗,身体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

然而,广成子不敢过多耽搁,他匆匆忙忙地赶回了玉虚宫。一进入宫殿,他就看到十二金仙已经齐聚一堂。元始天尊端坐在上方,神情严肃地看着众人。

待广成子到齐后,元始天尊开口说道:“你等匡扶人族有功,然而在这过程中,你们也杀孽深重。若想继续修道,必须渡过这杀劫。今日为师奉师尊法旨,主持封神事宜,你等要好自为之!”

元始天尊的这番话,让十二金仙们都感到一阵紧张。他们知道,这封神量劫可不是一件小事,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接着,元始天尊大致讲解了一些封神量劫的事情,让众人对这一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他说道:“我这里有一门替身入劫的法门,你们各自学了去吧。至于量劫中的命数,就只能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各安天命吧!”

话音未落,只见十二道金光如流星般激射而出,分别射入了十二金仙的眉心。众人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涌入体内,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吸收。

待众人都将这门法门领悟之后,元始天尊继续说道:“话说鸿蒙初判之时,龙、凤、麒麟三族称霸洪荒,威风凛凛。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三族都已凋落,不复当年的辉煌。今有元凤诞生于北海炎熔岛之上,此乃上天注定之大周取代殷商之兆。汝等速去传达我之法旨,令其显化真身,于岐山之上引吭高歌,以彰显天道之流转。速速前去!”十二金仙闻听此言,纷纷颔首应是,旋即如同一股洪流般,浩浩荡荡地向着北海进发。

北海之地,严寒刺骨,然而正所谓阴极阳生,物极必反。在北海的极北之处,有一片火山群聚之地,这里终日火山喷发,炽热的熔岩如脱缰野马般肆意流淌,火山灰遮天蔽日,仿佛末日降临。

而在这片火山群的正中心,有一座最为巨大的火山口,宛如大地的咽喉,深不见底。火山口内,熔岩如汹涌的海洋,被高温融化成的铁水,像煮沸的水一般翻腾冒泡,滚滚热浪如怒涛般喷涌而出,扑面而来,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就在这片炙热的地狱中,隐约可见一只浑身赤红、高贵无比的凤形生物正在欢快地舞动着。它的羽毛如同燃烧的火焰,闪耀着炽热的光芒,每一次挥动翅膀都带起一阵热浪,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它的舞动而颤抖。

话说当年,凤主带领着凤族举族进入三十三重天,那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地方。在最后时刻,凤主心知此去恐怕是九死一生,于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自己的三个子嗣打落境界,使他们化作凡鸟,被留在了洪荒之中。

其中,哥哥孔宣,如今已成为大商三山关的总兵,镇守一方。而另一个弟弟则另有奇遇,拜入了截教,成为了截教的核心弟子之一,拥有着非凡的实力和地位。

然而,最小的弟弟元凤,却从未离开过这座火山。他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没有外界的纷争和喧嚣,只有这片火山和无尽的熔岩陪伴着他。甚至连被凤主封印的记忆,至今也没有被打破。

因此,元凤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属于他自己的宁静和自由。然而,这样的日子随着十二金仙的到来,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戛然而止。

十二金仙深染杀劫,心性如鬼,看到元凤二话不说就出手降伏,一番大战下来,这种激烈的厮杀哪里是元凤可以抵抗的,很快就被一网成擒。元凤的血脉受此大辱。立刻血液沸腾,阴差阳错的打破了凤主的禁制。元凤懵懂的眼神一下子清明起来,早就恢复的身体更是很快将自己的境界推升到准圣级别,至于战力?还是不说也罢。

面对忽然狂暴的元凤,十二金仙联手也被打的大败,要不是元凤空有境界的话,不死上一两个怕是难以善了。最后广成子动用番天印才堪堪将之收服,正要押解他去往岐山,却是十二金仙个个汗毛倒竖,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让十二金仙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不解和愤怒。

远在三山关的孔宣,突然心生感应,仿佛感受到了一股强大而古老的气息正在苏醒。这股气息,他再熟悉不过,正是那传说中的元凤!

孔宣心中一惊,元凤可是上古时期的神兽,其力量深不可测。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手中的官印,决定立刻前往查看这一异常情况。

然而,就在他刚刚踏出关隘的瞬间,一股强大的人道气运如同一座山般压了下来。这股气运如此厚重,让孔宣几乎无法动弹。

就在他苦苦挣扎之际,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将他笼罩其中。孔宣只觉得眼前一花,下一刻便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座宏伟的太庙之中。

在太庙的正中央,站着一个年轻而威严的身影,正是帝辛。帝辛面带微笑,看着孔宣,眼中透露出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深意。

孔宣心中虽然诧异,但他也知道此刻自己身处帝辛的掌控之中,于是他恭敬地向帝辛行礼。

帝辛微笑着扶起孔宣,轻声说道:“孔宣将军,不必多礼。此次将你接引至此,是有一事相告。”

孔宣疑惑地看着帝辛,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帝辛接着说道:“元凤的苏醒,对于天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希望你能继续镇守三山关,守护大商的疆土。”

孔宣心中一凛,他当然明白帝辛的意思。元凤的力量太过强大,如果它真的苏醒过来,恐怕会给天下带来巨大的动荡。

帝辛似乎看穿了孔宣的心思,他继续说道:“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确保天下的安宁。而你,只需坚守三山关,便是对大商最大的贡献。”

孔宣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知道,帝辛既然如此说,必然有他的道理。而且,帝辛的话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让他不禁对这位年轻的君主产生了一丝敬佩之情。

帝辛见孔宣答应下来,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拍了拍孔宣的肩膀,说道:“好,你去吧。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孔宣再次向帝辛行礼,然后转身离去。当他走出太庙时,那股压制他的人道气运也随之消失。

至于帝辛对孔宣说了什么,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再无他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那以后,孔宣便死心塌地地为大商镇守关隘,即便是最终被西方二圣度化,参与万仙大阵的搏杀,他也基本上没有动用自己的五色神光,更没有直接出手。

不过,孔宣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他却被西方二圣当作坐骑来参战,也算是全了他对大商的忠义。

而这一切的奇妙变化,都要归功于帝辛那令人惊叹的接引之法。自从帝辛从迷茫中走出,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人牲之事后,他的命运轨迹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那些曾经被视为卑微的底层奴隶们,此刻却成为了帝辛气运的源泉。他们身上那稀薄得如同风中残烛般的金色功德,宛如涓涓细流,虽不起眼,却源源不断地流入帝辛的身体。

这些来自底层人民的功德,与轩辕剑内历代人皇积攒的浩瀚功德相互交融、汇聚,仿佛是两股强大力量的完美结合。在这奇妙的融合过程中,帝辛的气运如滚雪球一般愈发强大,势不可挡。

也正是仰仗着这股雄浑无比的气运,帝辛才能够如此轻松自如地接引孔宣这位绝世强者,并让他心悦诚服地为大商效力。不仅如此,帝辛还意外地开启了一种类似于舜帝的神奇能力——断时间。

这种能力让帝辛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接纳一定的生灵和物品。然而,这并非毫无条件。首先,被接引的生灵必须诚心接纳帝辛,否则接引便会失败;其次,物品也必须是帝辛明确拥有的,否则同样无法成功接引。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接引能力有其特定的限制范围,它只能在太庙的时间隧道中施展,一旦离开太庙,帝辛的这种能力便会如同失去魔力一般,变得无能为力。

废除人牲的政令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苏扈氏族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政令的实施,直接触动了苏扈氏族的核心利益,导致他们对帝辛政权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而四大伯侯在背后的一通算计,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他们对废除人牲的事情只字不提,却派出使者,以一个强索苏妲己的借口,将一顶好色昏庸的帽子牢牢地扣在了帝辛的头上。

具体的操作过程可谓阴险狡诈。一方面,他们强攻苏扈的心理防线,将苏扈氏不遵王化、对抗人牲的罪名强加给他们。西伯侯更是毫不留情地强行派发大量人牲的指标给苏扈,逼迫他们不得不将青壮人口也贡献出来,以弥补这一巨大的缺口。

在这种高压之下,苏扈氏族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最终导致了苏扈的灭国。而另一方面,四大伯侯又通过各种方式暗示帝辛,说苏妲己美貌非常,可以用她来抵罪。这种暗示无疑是在帝辛的伤口上撒盐,进一步加剧了他与苏扈氏族之间的矛盾。

苏扈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一个是失去自己的国家,另一个则是尊严尽失,这两个选项对他来说都难以接受。那么,除了造反,他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一旦苏扈决定造反,按照帝辛当前推行的新政,大商必然会派遣大军前来平叛,而不是借助四大伯侯的力量。然而,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苏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四大伯侯逼迫得无路可走,最终不得不发出“永不朝商”的宣言。这一宣言不仅是对帝辛权威的公然挑战,更是对其威信的沉重打击。

在这场叛乱中,崇侯虎击败了苏扈。崇侯虎作为帝辛的岳父,同时也是四大伯侯之一的北伯侯,本应是帝辛可以信赖的人。但实际上,尽管崇侯虎所率领的军队属于大商,但他的本质仍然是四大伯侯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立场自然会受到其身份的影响,最终导致他引入西伯侯来跨地区调停这次叛乱。

这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帝辛作为商王共主的威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对于僭越的姬昌来说,这些事件无疑是对他的极尽正面描述,进一步提升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公开与大商决裂的苏扈小国,它既然选择了背叛,那么就意味着它已经断绝了与大商之间的任何转圜余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贵族圈子里,竟然存在着一套私下奉行的行事规则,这种规则不仅庇护了苏扈小国这种明显的僭越行为,甚至还让休战熄兵这样重要的权柄被四大伯侯所篡取。

姬昌的仁义之名在洪荒世界中广为传颂,而他真实的行为却是将苏妲己敬献出去,这一行为却被强行扭曲成了强索诸侯之女,而这口黑锅却被牢牢地扣在了帝辛的身上。面对这样的情况,帝辛此时却只能默默忍受。

原因很简单,原本那些遮遮掩掩的潜规则如今已经公然地摆到了台面上,帝辛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他要么选择无视这些规则,要么就得捏着鼻子认下这一切。但无论是哪种选择,对于帝辛来说,都是一种无奈之举。

很显然,四大伯侯已经开始名正言顺地架空帝辛了。如果帝辛选择与他们翻脸,那么他就必须要有一口气灭掉四大伯侯的实力。然而,事实是他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否则,他也不会选择在战略位置极佳的朝歌建都了。这一举动无疑是一种明晃晃的示弱,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准备防守了。

苏扈氏族的命运无疑是一个悲剧,他们在大周建立之前就已经惨遭灭门,这一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某些观点。关于苏妲己是被敬献还是帝辛强行索要的问题,由于当事人都已离世,恐怕永远也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了。

暂且不论苏妲己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竟然需要帝辛亲自开口索要,这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即便苏妲己真的美艳动人到令人惊艳的程度,帝辛完全可以通过秘密派遣使者前去说媒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这样既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比之下,崇侯虎可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帝辛,以求能够成为皇后。而苏扈氏族在得到如此巨大的恩赐后,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之情,甚至连磕头谢恩都显得有些不合群,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更值得深思的是,苏妲己在被九尾狐附身之后,竟然执意要灭掉姜皇后,这其中是否隐藏着苏妲己本身的执念呢?此外,后宫中那四位伯侯的女儿,她们的存在是否也与苏妲己有着某种关联呢?这些问题都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谜团和悬念。

正是帝辛这一次的隐忍,使得四大伯侯看到了可乘之机,他们开始蠢蠢欲动,兴风作浪。而所谓的七十二路叛军,更是四大伯侯对帝辛的又一次公然挑衅,这无疑是在向帝辛示威,让他自顾不暇。

然而,帝辛并没有被这一连串的事件所扰乱,他冷静地等待着闻仲的班师回朝。一旦闻仲归来,帝辛便毫不犹豫地展开了新的平叛行动。这一次,他不再容忍四大伯侯对商都的渗透,决心彻底清除他们的势力。

而姜皇后,作为帝辛的枕边人,本应是他最亲近的人之一。然而,她所生的儿子却被阐教收走,并且还教唆他们违背人伦道德。这不禁让人质疑,姜皇后是否真的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好好地教育她的两位王子。

如果姜皇后本身就没有好好教导两位王子,成天在他们面前败坏帝辛的名声,那么这两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又怎会如此记恨自己的父亲呢?或许,这其中也有姜皇后的一部分责任吧。

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当属殷洪、殷郊这对兄弟。他们二人学艺有成后返回朝歌,然而,仅仅是申公豹的三言两语,便轻易地化解了他们与父亲之间的误会。不仅如此,这两兄弟对于阐教内部的那些龌龊事可谓是了如指掌,于是乎,他们毫不犹豫地反叛阐教,决心誓死与赤精子和燃灯道人对抗到底。

这种贵族为了树立权威而惯用的手段,其背后所透露出的阐教的虚伪,在此我们暂且不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兄弟的死法和他们所立下的誓言竟然如出一辙,这难道不正说明了在他们下山之前,就已经被人断定必然会背叛阐教,归顺商朝吗?由此可见,这两位王子绝非愚笨之辈。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阐教副教主竟然亲自出手诛杀王室成员,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所谓的“杀鸡儆猴”吗?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一举动的真正目的在于杀人诛心,彻底摧毁帝辛的意志和心气,而这才是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源所在。

苏扈氏的反叛,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西伯侯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使得他的威信日益隆盛,隐隐有成为四大伯侯之首的趋势。

一切准备就绪后,十二金仙祭出法宝,施展出强大的法力,将元凤从隐匿之处拘拿出来。元凤甫一现身,便发出一声厉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撕裂整个天地。它怒不可遏,转身便与十二金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元始天尊见状,果断出手。他轻挥衣袖,一股浩瀚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般席卷而出。这股力量不仅将元凤的凤鸣传遍了整个洪荒世界,更是伴随着一道神秘的谶语:“凤鸣岐山,天命归周!”这道谶语如同预言一般,预示着周王朝的兴起和昌盛。

十二金仙得到元始天尊的助力,再次联手压制元凤。他们各展神通,法宝齐出,将元凤紧紧围困。在强大的法宝拘拿之下,元凤最终不敌,被收入玉虚宫中。

元始天尊收了元凤之后,随手打出十二枚金丹。这些金丹蕴含着无尽的威能,如流星般疾驰而出,狠狠地轰击在十二金仙身上。十二金仙猝不及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打得倒飞而出,狼狈不堪。

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燃灯道人却始终如同一个旁观者,毫无作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十二金仙与元凤激战,心中的怨毒如野草般疯狂生长。那怨毒的目光,仿佛能将人吞噬。

最终,燃灯道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他冷哼一声,将自己锁入灵柩灯中。在那狭小的空间里,他尽情地挥洒着心中的怨毒,然而,当他再次走出灵柩灯时,却又恢复了那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在这之后,燃灯开始暗中串联起那些早期因未能及时利用妖族肉身来炼化法宝,从而在杀劫中徒劳无功的金仙们。他不仅提供灵柩灯作为他们秘密集会的场所,还在表面上劝解,实则火上浇油,使得原本就只是表面和气的十二金仙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彼此之间愈发看不顺眼。

而他们的弟子们更是大打出手,整个阐教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申公豹和姜子牙这对冤家自不必说,哪吒和土行孙之间的仇恨更是到了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地步,更别提哪吒和李靖之间的那些纠葛了。这些人都是十二金仙的弟子,但他们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程度,简直就是一个“乱”字都难以形容。

如此内部分化严重的阐教,在封神之后走向衰落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之下,人教秉持着无为而治的理念,只有玄都一人,封神之后也不知所踪。至于截教,更是被封神一事坑得惨不忍睹。

隐于火云洞的黄帝终于醒来,伏羲看着躲在一角的燧人氏赶紧跑出洞府,伏羲二话不说就朝黄帝走去,法诀不断的探查黄帝的身体状态。不久燧人氏就带着消失许久的神农氏出现在了火云洞中,此刻的神农氏周身华彩缤纷,这个除了尝百草以外对任何事物不怎么关心的科研型人才,至今道法连入门都算不上,因此根本无法压制周身的仙气。

但是对于此刻苏醒的黄帝,神农氏还是很关心的,利用洪荒植物调配了无数的丹药,都给黄帝固本培元用掉了,好容易才将黄帝彻底治疗好!看着一如之前的黄帝,神农氏没有办法保持矜持,一把将黄帝的双臂把住,问道:“如何了?”

黄帝理清思路说道:“舜帝他?”

神农氏没有回答,伏羲对黄帝说道:“应该无碍,之前舜帝断开洪荒天地交流,怕是进入时间了,我等救下一个女子,他说过舜帝无碍!”

黄帝终于松了一口气,他静静地感受着自己身体内道基的修补情况,心中暗自感叹,要不是神农氏耗费了如此巨大的功德,恐怕自己的道基根本无法修复。他看着神农氏,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但却只是抱拳作揖,一言不发。

大恩不言谢,黄帝将这份恩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伏羲见状,低头说道:“吾妹有一事相求,之前你一直昏睡不醒,我们也不便提起,现在……”黄帝一听,便知道事情定然非同小可,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但说无妨,我们如今都被拘困于此地,可谓是一损俱损,又何必隐瞒呢?”

伏羲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人间为你立了一座坟冢,这其实是颛顼坚持要做的。他恐怕是从你的飞升过程中察觉到了其中的凶险,毕竟接引你的人曾说过,他与你之间的仇恨可谓是不共戴天!而在机缘巧合之下,有三只妖怪长期盘踞在你的坟冢之中,由于得到了人道的庇护,它们如今也都修炼到了散仙的境界。吾妹希望能让这三只妖怪出山,去祸乱人族大商。”

黄帝没有回答,反而问起他陷入沉睡至今的人族变化,之后得知封神量劫的事情,惊得不敢说话,伏羲也沉默了。神农氏对此本就没有什么看法,至于燧人氏,他现在也是道基大损,看得清但是既然无能无力,也就不发表意见了。

许久,黄帝说道:“人族从来向死而生,既然他们高高在上,那就让他们看看人族会给他们准备怎样的惊喜。想来,舜帝应该看到了一切,既然他选择顺势而为,作为他的祖辈,如何能堕了人族的威名,一应事物,还请圣人自裁便是!”

黄帝知道伏羲的妹妹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族之母,因此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没有阻止的权力,何况对方还专门询问一番,可以说给足了台面。

因此,此刻的女娲宫内,三只小妖畏畏缩缩的跪在女娲的面前,让他们托生人族,进入大商迷惑帝辛,败坏成汤社稷。三只小妖哪里敢反抗。

一队就要进入朝歌的车队停在一处庙宇歇脚,准备隔日进入朝歌,这时一阵妖风扫过,苏妲己魂魄消散,妲己于次日进入朝歌城,封神大幕也正式拉开帷幕。至于演义中所谓的淫诗亵渎女娲的情节,谁信谁傻子!帝辛敢这么做,人道第一个饶他不得,那还要女娲出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