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1644 > 第216章 孤注一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三桂本可以不那么着急,根据女贞人那里的“天师”预测,李自成很快就会挥兵北上,直接攻打山海关。按这个剧本,以逸待劳,打垮李自成才是最优选项。

但是不知哪里出了错,天师预测从来很准,唯独这次李自成北上没有成真。

天师的解释是,南方出现了“变数”,这个“变数”会摧毁北方的龙气!女贞皇太后坐不住了,她催促多铎立即说服吴三桂,挥师南下。

当爱新觉罗.多铎提出,只要吴三桂汇同满汉蒙三族八旗出兵,等全国平定,女贞人只要北方之地,长江以南都让给吴三桂。

巨大诱惑之下,吴三桂不得不动心。

动心归动心,他吴三桂也知道,自己仅有二三十万士兵,却无丝毫政治基础,如何能握住江南辽阔之地?

一封江南来的信件,彻底改变了吴三桂的想法。

来信人是汉八旗旗主,孝庄身边最重要的汉人军师,范文程之子范承谟。

信中范承谟说道:浙江福建之官僚,皆已暗中表态。若是北兵南下,愿意俯首吴总管,以供驱驰。

若是有两省政界支持,何愁大业不成。至于南方军队,那些吃惯了细粮的南人,哪里是打仗的料,吴三桂毅然坐下决定!

当下形式,关宁军以梁城、藓洲为根据地,扼守潮河一线。而李自成,则以密云、武清、通州为驻地,以北运河(潞河)为屏障据守。

二月二十五日,清军蒙古八旗两万士兵,首先出现在密云附近。位于最北方的密云烽火台,狼烟冲天而起。

北平紫禁城,奉天殿庄严肃穆。

昨夜在十七妃那过的夜,李自成有些萎靡不振,正靠着烫金楠木大椅打瞌睡。

急促脚步声踏破了李自成的美梦,他那独眼立即睁开,精芒瞬间射向踱步而来之人。看见是诸英夫妇,那凶狠的眼光立即敛起,又换做平易的笑容。

“诸军师,何事如此着急?”

“禀闯王!”诸英双手一拱,说话语气倒也沉稳:“密云有烽火传来!”

“嗯!”李自成身体猛的一震,几乎是从那大椅子上弹起身来,“不是说,吴三桂粮草不足,暂时无法进攻么?”

这事也超出诸英的预料,对于赵辰那边传来的消息,昨天已经分析过。

此时诸英眉头微皱,暂时抛开对赵辰的猜忌,然后眼睛微微上抬,看着李自成身后那华丽而不舒适的龙椅道:“天津卫传来消息,虽然大部分粮食被截断,但仍有十万石粮食,进入抚宁。”

“十万石?”李自成脑袋有点不够用,二三十万人,十万石够吃几天?皱眉头的时候,李自成的独眼显得特别狰狞,“军师,吴三桂就凭十万石粮食,敢对北平用兵?”

十万石当然不够,但诸英这里还有更多的消息。

“禀告闯王,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说,山海关还有十五万石最后库存。”

语气算得上平淡,唯独突出“最后”二字。

可李自成听了,顿时把独眼珠子睁的滚圆。破釜沉舟,他如何能不懂,就算他李某人,也不止干过一回。

既然吴三桂把最后的储备压上,那就足以证明,此次吴三桂是来拼命的!

独眼珠子不断在殿内扫动,他不仅惊讶于吴三桂突然而来的魄力,还被自己的信息闭塞所震撼。

在某个角落里,代圆一正隐匿着偷听。只可惜李自成明白,代圆一人手太少,根本触摸不到更多讯息。

而李自成本人,只能从诸英口中得到前线情况。忽然之间,他心中对诸英升起的忌惮,绝不亚于吴三桂仓促决战的带来的冲击。

“大顺军该如何应对?”

这是正常奏对,诸英没有发觉李自成眼中一闪而过的疑窦。

“闯王,密云那边是蒙古八旗,他们虽然臣服女贞,但绝对不会拼命。吴三桂要迅速达到目的,必然先攻击武清,切断北平的水运通道。”

经过诸英和赵辰的谈判,如今天津卫和李自成达成短暂的合作。可以说,北平的补给大动脉,就在北运河。武清,则是北运河必经之地。

李自成本想从龙椅边走到诸英夫妇旁边,心中忽然升起的想法,让他停住脚步。

听代圆一说,大沽和直沽城守,是诸英的儿子。此事诸英夫妇并未公开告知他李自成,戒备之心如黄河水,即便没泛滥,也对心防虎视眈眈。

独眼不禁看了眼诸英旁边的诸勇,此人掌握着起义军最精锐的武装部队——精兵营!

“军师,既然武清重要,还需诸勇将军亲自率领精兵营前去,我心中才能安!”

不知道为何,李自成觉得,当下把这夫妇二人分开,他心中就会放心许多。

作为军师角度,诸英并未看出李自成阴暗的想法,但让诸勇去武清,的确是个好选择。

“闯王放心,请闯王赐下兵符,诸勇即可带领精兵营去武清!”

“额……”李自成顿时一副为难的样子,佯装着思索片刻,才带着些许犹疑道:“可是军师,通州也非常重要,要是精兵营全部带走,我怕吴三桂声东击西!”

这回诸英也听出李自成话里的味道,一旦回过味来,那种被防备的感觉立即沁彻全身。

两夫妇不仅转头相视,诸勇却上前一步对李自成抱拳道:“闯王说的在理,只需拨半数精兵营给我,再拨三万老营,武清定无差池。”

妥协了,看出李自成在防备,诸勇果断以退为进。现在大战在即,若是内部出了问题,那真就让吴三桂捡了大便宜。

“好!”李自成赞赏的语调看不出一丝虚伪,“我这就拨两千精兵营,外加六个老营给你!”

精兵营五千人,李自成一声好,就从贰仟伍佰人,变成了两千。夫妇二人此时连对视也不敢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迎面而来。

果然,李自成这种疑心的毛病,最终无法更改。但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也要稳住起义军内部,两千就两千吧!

三日后,天津卫大沽。

赵辰正在看新组建的辰字二营操练,这一千名士兵和辰字一营装备训练一模一样。看着人人脸上劲头十足,赵辰心中颇有些得意。

“报!”

此时一名插着鸡毛的传令兵飞快冲入校场。

接过传令兵手中信封拆开,简简单单数个大字,已让赵辰表情凝滞。

“蒙八旗在密云,吴三桂欲打武清,诸家二人与闯王生间隙!”

转头让新上任的辰字二营长章正继续操练,然后才仔细看了看信中笔迹,是代圆一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