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1644 > 第223章 武装泅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打扫战场是个苦差事,既要给重伤不能治的敌方伤兵补刀,还要挖坑把他们埋掉。

趁着这个时间,李柳走到赵辰面前,现在他终于有空思考——天津水师总兵,为何会在此地出现?

在赵辰看来,这支起义军算的上精锐,即使比不上董风雷的冲锋营,在普通明军士兵中,也能算中上。

“李将军!”赵辰一边将手抱拳,一边在对方脸上打量。此人体格健硕,五官却有些许儒雅,给人一种儒将的之感。

“总兵大人?”李柳只呼赵辰名头,用的明显是质疑语气。

“武清天津连为一体,我只是想来看看,不料阴差阳错,却见到李将军大败敌军。”

若不是赵辰,今天谁胜谁败还不一定,但李柳并不矫情,“今日一半之功在总兵大人,李柳此处说声谢谢。”

“可别,可别!”赵辰赶忙挥手道:“我就喊了两嗓子,哪有功劳。”

仔细一想,某人好像真就吼了一嗓子。但李柳的眼神已经看向阿八,随即郑重的把手朝阿八一拱,“大人出智,这位勇士万夫不敌!”

“啊吧,啊吧!”

回应让李柳颇感意外,赵辰连忙解释道:“他是我兄弟,哑巴,但打架不孬!”

一番寒暄完毕,赵辰转头看了眼河滩。残肢遍地,地铺猩衣,涓涓血流,汇入潞河!

“李将军!”赵辰今日对女贞人战斗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李柳当然更为铭心。想起那潞河渡口饮酒的指挥官,脸色立即阴沉下来,“虽然赵某只是天津卫指挥,但有句话不得不提醒将军。”

“请总兵大人明示!”不知赵辰为何突然变脸,李柳只好拱手。

恰好脚下有把女贞弯刀,赵辰弯腰拾起,刀身颇重,血迹未干。

“李将军以为女贞士兵如何?”

刚吃了苦头,李柳直言不讳:“我大顺士兵,不如他们。”

轻轻嗯了一声,赵辰抬头与对方平视,“兵势如此危急,潞河渡指挥官却饮酒无度,潞河防线朝不保夕!”

没料到赵辰对潞河渡了如指掌,李柳心中震惊。但李大锄头的行为他清楚,至于防御线,他李柳只能尽力而为。

天津卫目前算友军,但实质上还是敌人。在赵辰面前,李柳也不能指责上司。可潞河的危险,此战过后,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把李柳脸上的为难看在眼里,赵辰干脆直接了当:“武清指挥官诸勇和我有些交情,我看这个潞河渡指挥官,由你来当比较合适!”

“不可!”李柳瞬间拒绝,连忙压低声音道:“赵大人不知,李大锄头是闯王表亲,若阵前换将,影响颇大。”

原来还有这个关系在,难怪那人肆无忌惮饮酒。赵辰知道诸家夫妇和李自成已经产生裂隙,这对大明来说,原本算的上好事。可如今危急之际,却不能将此矛盾扩大。

这还真是麻烦,不过就轻重缓急来说,罢免李大锄头,仍然势在必行。赵辰心中已然做下决定,立即去武清见诸勇,让他把这个李大锄头撤换。

就在此时,远方却传来林大桥的喊声。

“李总哨,有情况!”

赵辰思绪被打断,顺着声音看去,他认得这个全甲哨的哨长,刚刚打仗就是先锋。

“总哨看对岸,他们在做啥?”

连忙把视线转向对岸,大约两里远的下游位置,无数黑点开始往河中跳去。这些都是镶白旗女贞士兵,他们全部轻甲,身上抱着一个牛皮囊,皮囊中充满空气,就这么顺着河水往潞河渡口飘去。

起初大家都没看明白,但等河上已经飘起一两千个黑点,赵辰忽然惊醒。

“不好,他们要泅渡,估计是用气囊,利用水力漂去对岸,瞬息可至!”

水流很急,那些女贞士兵也快速往河对岸漂流,李柳被赵辰一点,顿时醒悟过来。

“所有人集合!”

现在打扫战场什么的,已经无关紧要,必须立即支援潞河渡。

看着河对岸陆续还有士兵下水,恐怕人数要突破三千。赵辰心中惊讶,这牛滚滩,原来只是声东击西。真正的杀招,是武装泅渡。

即便李柳迅速回援,也是来不及。潞河渡只有一千多守军,突然袭击之下,那指挥官还在醉生梦死。这潞河渡,失了!

想到这里,赵辰立即提醒:“将军切莫沿河过去支援!”

沿河走是距离最近的路线,听赵辰警告,李柳忽然转头质问:“赵大人何意?”

“来不及啦!此去支援,士兵甲胄在身,五里距离即便不惜体力,至少也要两刻时间。”说着赵辰把手一指,“将军请看!”

那些女贞士兵,本就在潞河渡对岸三里处下水,借助水流辅助,仅仅片刻时间,已经离潞河渡口,仅有两里。

“他们最多半刻时间,便可登岸成功!三千女贞士兵,吴三桂下血本了。”

“三千鞑子……”李柳忽然失语,他不傻,刚刚五十鞑子就让他差点招架不住,三千鞑子,让他如何抵挡?

现在的情况,支援潞河渡肯定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保留实力,并迅速到武清通知诸勇做好应对。赵辰试着帮对方做决定道:“李将军,此刻必须从潞河渡西面绕行,直接去武清县城,将事情及早通知诸勇将军。”

不料李柳却摇头,脸上已全是惨然:“我不能去!”

作为潞河渡守将,李柳当然不能擅离职守。但此时情况,若诸勇知悉,必定不愿良将赴死。

“李将军安心,你在滚牛滩一战有功,潞河渡事不可为,我赵辰陪你一道去武清,诸将军定不会为难。”

虽然一口一个将军,但赵辰可是正儿八经的二品水师统领。有他为自己作保,此事也算能够有个交代。李柳属于能屈能伸之性格,这从他为了大局,与李大锄头虚与委蛇就能分辨。

计较片刻,李柳终于叹气,他做出了正确决定,绕道赶去武清县城。

潞河渡果然顷刻失守,那李大锄头脑袋落地时,整个人满身酒气,死时还尿了自己一裤裆!

好在临陷落前,警示的烽火堪堪点燃,数十里外的武清和杨村二地,迅速开始戒备。

两个时辰后,诸勇站在武清城头,北边潞河渡烽烟已经熄灭,但探子还未回来。甚至潞河渡口,也未传来任何消息。

等待军情比军情本身更让人窒息。诸勇手指扣紧剑柄,正在凝视之时,北门却行来一股士兵。看旗帜,却是潞河渡守军。

“竟然临阵脱逃!”诸勇眼睛一眯,立即往身后把手一挥道:“精兵营,聚五个百人队来,城门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