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1644 > 第224章 杨村攻防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北门气势汹汹涌出一队士兵,李柳面色不太好看,但他依然走在队伍最前,昂着头走向诸勇将军。

“来者可是潞河渡守备军,潞河烽火已起,为何……”

“将军且慢!”听诸勇立即就要给李柳定罪,赵辰赶忙打断对方,然后迅速走出人群。

此时赵辰身着素服,在军士中最为显眼。诸勇眼睛一盯,瞬间惊讶起来。

从表情知道,诸勇已经认出他来,赵辰这才走向城门,在诸勇身前,隔着五步露出别有意味的笑容,并给对方做了个揖。

“诸将军,又见面啦!”

……

一刻钟后,李柳的部下开始陆续进城,有赵辰做保,诸勇反而对李柳高看一眼。

“听说你阵斩鞑子牛录?”

感觉诸勇拍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掌很沉稳,李柳心中有些激动。稳了稳心绪才平静回答:“确有此事,但功劳是赵大人的。”

“哈哈!”诸勇对赵辰递了个眼神,然后转头笑道:“咱们大顺军的战斗,哪有他啥事情!”

这点功劳赵辰还看不上,给李柳却是能将功赎罪,随即赵辰点着头:“诸将军慧眼,我赵某手无缚鸡,那牛录瞪我一眼,立马就得跪地求饶。”

这玩笑开得大,但三人都知道其中用意,李柳赶忙给赵辰抱了个拳。

而赵辰呢,却拍了拍诸勇胳膊上的臂甲,眼中闪过一丝捉挟:“其实这李总哨缺点不少,若是诸将军觉得不妥当,干脆将他除名。我天津卫小地方,却是稀罕的紧。”

当面挖墙角,诸勇孰不能忍,立即还击道:“要不我也去天津卫吧,反正我也毛病不少!”

“哈哈!”赵辰忍不住了,赶忙摆着手认输,“玩笑到此吧,接下来说说对策。”

前面一刻钟的谈话,诸勇对赵辰口中女贞人战斗力有了一些认知。潞河渡现在已经失去,但潞河渡没有城墙,无法让关宁士兵落脚。

接下来,他们肯定要攻击南面杨村,或者北面蔡村,将阵地扩大。这样面对大顺军反扑,也有回旋余地。

两人讨论一番,一致认为对方会先攻打杨村。

理由有二,一是杨村和武清同在潞河渡南面,只要潞河渡在吴三桂手中,此两地都算是孤悬在北平之外。补给和增援都很难抵达。

战术上讲,攻打孤立的武清和杨村,难度最小,能最快扩大战线缓冲区。

可吴三桂忽略了一个问题,天津卫如今和大顺军达成私下协议,算的上武清的大后方。而且有水路通航,可谓无后顾之忧。

本来迅速夺回潞河渡是要紧之策,可是鞑子来了数千人,加上关宁军在一起。仓促野战,胜负无法预料。

既然他们要来攻城,不如按兵不动,让对面以为武清守军怕了。还能以逸待劳,让对面吃个大亏。

……

杨村守将是万良诚,此人是曾当李自成左路先锋将军,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

杨村扼守去往武清的唯一一条水道——小清河。为保障武清要地,早在崇祯五年,便在此地修建军堡。

军堡有三米高土墙,防守不是问题。万良诚索性将剩余七千人撤到小清河以南,隔着七丈宽的小清河据守。只把小清河以北的军堡顶在前面。

这样关宁军和鞑子来了,只能硬攻军堡。

张蛟在滚牛滩渡河失败,但仍然掩护大军渡河成功,算是有点功劳但不大的那种。这次他主动要来攻打杨村,就是想在兵锋正锐之时,多挣点战功。

攻打杨村主帅是张国柱,此人是吴三桂女婿,也是张蛟的表兄。手下两万关宁步兵,去打一个只能容纳三千人的军堡,如何看也是绰绰有余。

两万人可不少,加上辎重车队,连绵好几里。

关宁军到了杨村军堡后不能立即攻城,大队挨着小清河边扎营,却发现对岸有几千大顺军虎视眈眈。小清河虽不宽阔,但要渡河攻击可不容易。

河北边的关宁军帐篷担心弓箭袭扰,不得搬离二百步。

河南边的大顺军早接到命令,只防止对方渡河,绝不轻易出击。

两边人诡异的互相瞪眼,没接到上风命令之前,就看谁眼睛大。

此刻的赵辰却在杨村对岸,这地方虽然看起来不安全,但撤退回直沽还是很方便。

看见北面关宁军巳时便开始造饭,赵辰知道攻城战即将开打,时间应该在午时过后。

果然,午时二刻刚过,一阵牛角号声吹遍原野。对岸除了一个营留在河边警戒。其余士兵通通在杨村军堡前方一里处集合。

关宁军指挥张国柱本想集合士兵,用来给对方军堡内造成气势上的压力。

而小清和北岸看戏中的赵辰,却笑出一丝得意,在李柳面前把军堡方向指了指,然后嘿嘿道:“这关宁军,等下会大吃一惊!”

话音刚落,就听一声平地惊雷。

“轰隆!”

这大晴天的,当然不是打雷,为了巩固杨村军堡,诸勇特地把武清城头上的九斤炮送了两门过来。

别看就两门炮,装的却是数十颗鸡蛋大小石头块。那一打出去,覆盖范围超过十丈!

一阵飞沙走石,还是字面意义上的。鸡蛋大小的卵石看似不重,被火药这么一加速,打穿三四个人一点问题没有。

关宁军集合阵型仅仅在一里之外,大炮几乎平射,呼啦啦一阵飞石过后,竟然有一百多人躺在地上。

本来想吓吓对方,结果把自己人给吓惨了!王国柱大脸一黑,赶忙下令分散阵型,并且后撤两里重新整队。

这可是一万多人,后撤两里不是个小工程。等队伍再次整顿完毕,午时已经过去。

谁能想到,就这么两炮下去,轻轻松松便拖延对方半个多时辰。

攻城时间很重要,不仅士气需要,粮食补给也耗不起。万一遇上个打雷下雨,那更是惨到姥姥家去。

王国柱再次点兵三个千人队,其中还配了两个哨一百八十名弓箭手。

战鼓擂动,三千名士兵分做十个纵队,他们没带云梯,毕竟军堡太小,士兵们搭个人梯轻易便可上去。

但为了妥当,两辆攻城车分别在二十人推动下,缓缓跟在队伍中央。

那军堡大门看起来很矮,定然经不起这攻城椎的撞击。只要顶住片刻,便可破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