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宫城内外,余火未熄,试心大典的余波仍在弥漫。那些在铁血清算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世家人物,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再有半分奢望。街巷间流传的只有一句话——“天子一怒,百族皆寒”。但吕布并未因一次肃整而满足,他深知世家根基盘踞千年,哪怕砍断枝桠,根系依旧盘根错节,若不彻底编织入新制,后患无穷。于是,他趁此大典之后的权势大震,立即展开全面扩张与重组。

澜台军成为新朝铁血的根本,吕布以五部之制重整军权,将天下兵力彻底编织在自己的手中。宫城中枢设中禁军,以试心中最为忠诚的将士为核心,吕布亲自把握,誓不容外人染指;北地铁骑由张辽统领,镇守塞北关陇,锋锐依旧,却再无私属的旗号;江东舟师则整合吴人旧部,周瑜挂帅,虽名为水师,却被纳入澜台军序列,彻底断绝其自立的可能;冀兖步营广收地方兵卒与世家子弟,名为厚赐实则是羁縻,人人都被打散重编,置于澜台的铁律之下;青徐先锋则交赵云统军,锐不可当,成了吕布随时出击的利刃。自此之后,世家再无私兵可言,所有武力都被改造为澜台军的一部分,就像是血脉被剖开,抽取出来汇入帝国的动脉,再难分离。

与此同时,新政的推行亦是雷霆万钧。吕布下令设立九府二十六部,以澜台为政务核心,从赋税到盐铁,从田土到律令,全面掌控。昔日高门手握的地契账簿,如今悉数被押送至户部库案之中,清点登记,归为国有。洛阳大街上,士卒高声呼喊着八字口号——“田土归册,赋税归库”,这句话像一柄铁锤,敲击在每个世家子弟心头。那些本还奢望留一线生机的族人发现,他们的田契、佃户、盐井都不再属于宗族,而是成了天子的财产,他们只能以臣属的身份领取俸禄。更残酷的是,世家遗留的年轻子弟并未被赐死,而是被冠以“恩典”,封虚爵、授散职,却全部集中送入澜台学宫学习新制。表面上是礼遇,实则是彻底的桎梏,那些所谓天之骄子,从此不过是新政学官笔下的学徒。

诸葛亮常伴帝侧,看着这一切,虽暗叹吕布心狠,却也不得不承认大势已成。他曾轻声劝谏:“主公,此番铁血之后,世家虽不敢复起,但人心惶惶,恐怕会掀起潜在的离心之势。”吕布端坐御榻,眼神冷冽如铁,淡淡吐出一句:“铁血之后,方能归心。世家之人要么为国所用,要么随风覆灭。天下人不看他们门第高贵,只看谁能掌握生死。朕要让世家明白,唯有依附新朝,才能苟延残喘。”诸葛亮微微一叹,心知这位天子早已与往昔群雄不同,他的铁血不再是单纯的武勇,而是带着冷酷深谋的皇权。

然而,就在这铁血肃整之后的表面稳固之下,潜流已经暗暗翻涌。一个名字在幸存的世家口中悄然被提及,那便是司马懿。此人试心之时并未露出锋芒,反而以谨慎恭顺之态低眉顺眼,得以安然度过。他被安置在澜台小职,毫不起眼,甚至连同僚都认为他是无足轻重之辈。但正因为如此,他反倒有了余裕去接触那些余波未尽的世家残脉。夜幕下的洛阳,他常独自秉烛沉思,眼神深沉如井。有人来访,低声诉说世家的惶恐,他只是沉默聆听,偶尔点头,并不许诺什么,但那一抹若有若无的目光,却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吕布以铁血成势,固然盛极一时,”司马懿轻声自语,“然世家根基千载,非朝夕可除。此局虽固,却未必长久。倘若铁血不能转化为人心,便只是虚壳。棋局未终,翻盘尚有余机。”

烛火摇曳,他的身影在墙上拉得狭长而诡秘,仿佛一条暗伏的毒蛇,静静潜行,等待着机会。

铁血肃整之后,天下人以为大势已定,帝国的根基已稳固如山,但无人察觉,那山石之下,暗流已然在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