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69章 计划中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邺城·驿馆

翌日清晨,长孙兕在驿馆中来回踱步,手中的茶已经凉透,他却浑然不觉。窗外天色大亮,街市上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按理说这个时辰早该有北魏鸿胪寺的官员来接他入宫继续谈判了。

\"不对劲...\"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昨日谈判时高澄的态度还十分积极,甚至主动提出要共进晚宴,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卦?这突如其来的暂停,像一把无形的匕首,抵在他的后心。

副使薛善轻叩门扉而入,面色凝重:\"大人,北魏鸿胪寺派人来传话,说今日世子有要事,谈判暂缓。\"

长孙兕猛地转身,茶盏中的冷茶溅出几滴:\"可说了是什么要事?\"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像绷紧的弓弦。

薛善摇头:\"来人只说世子临时有急事,改日再谈。态度很是敷衍,连个像样的借口都懒得找。\"

长孙兕快步走到窗前,手指微微掀开帘幕一角。驿馆外,原本稀疏的守卫不知何时增加了一倍,那些披甲执锐的北魏士兵看似随意站立,实则将驿馆所有出口都纳入监视范围。

\"是北周的人到了。\"他压低声音,像是对薛善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除了宇文护,还有谁能让我们的事情突然暂停?这个宇文泰的侄子,向来擅长背后捅刀。\"

薛善脸色骤变,额角渗出细汗:\"周使果然来了?那我们的谈判...\"

\"立即传信回长安。\"长孙兕打断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墨迹淋漓如他此刻焦灼的心境,\"北周插手,局势有变。请大王速定对策。\"

写罢,他用火漆封好信,交给亲信:\"八百里加急,分三路出发,务必亲手交到大王手中。若遇拦截,宁可毁信也不能落入敌手!\"

亲信领命而去,长孙兕望着窗外邺城巍峨的宫墙,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这场谈判,已经变成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长安·未央宫

刘璟将长孙兕的急信掷于案上,帛书在檀木案几上滑出半尺。他的目光扫过殿内四位心腹谋士,如鹰隼审视猎场。

\"诸位都看看吧。北周果然出手了。\"刘璟的声音平静,却让殿内气氛陡然紧张。

尚书令长孙俭率先开口,他是长孙兕的族兄,此刻最为关切:\"大王,宇文泰此举意在阻止我们与高欢联手灭周。臣料他开出的条件必定极其诱人,恐怕不是夏州一隅所能比拟。\"

\"不错,我军让夏州,恐怕打动不了高欢。\"刘亮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高欢志在天下,岂会为一块贫瘠之地所动?此人野心勃勃,所图甚大。\"

苏绰沉吟片刻,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臣注意到世子高澄在谈判中屡屡提及泰州。其一因为河东富庶,盐铁之利可观;其二...\"他顿了顿,指尖重重点在玉璧位置,\"因为有玉璧这个要塞阻碍了高欢的晋阳军南下。若得泰州,高欢大军可长驱直入关中,这个诱惑他难以抗拒。\"

\"万万不可!\"一直闭目养神的陆法和突然睁眼,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若割让泰州,高欢的大军就有了跳板,可随时走蒲坂渡河,直逼长安!这是自毁长城之举!宁可不要这个联盟,也绝不能将泰州拱手相让。\"

刘璟缓缓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在黄河沿岸游移。他仿佛置身于高欢的位置,思考着这位老对手的盘算。

\"高欢与宇文泰有深仇大恨。\"刘璟缓缓道,手指划过沙苑、河桥等战场,\"若高欢与宇文泰联合,就意味着他承认了宇文泰篡位的合法性,这对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将是致命打击。高欢最重面子,断不会如此。\"

他转身面对众臣,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所以高欢应该还是想与我们合作,不过是想争取最大利益。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大王圣明。\"长孙俭躬身道,\"但我们现在该如何加码?既要让高欢动心,又不能损害根本。\"

刘璟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河内地区:\"泰州绝不可割让,但可以把河内暂借给北魏,方便北魏大军以此为后勤基地,两路南下。如此既全了高欢的面子,也不损我军根本。\"

陆法和摇头反对:\"大王三思!河内是战略要地,若借给魏军,无异于引狼入室!当年曹操取河内而后得河北,这个教训不可不察。\"

\"不然。\"刘亮反驳道,\"河内城池低矮,多年未修。若魏军失信,我们可将其全歼于泰州。这是险棋,但值得一试。毕竟当前首要之敌是北周,而非北魏。\"

刘璟沉默良久,目光在地图上反复巡梭,终于下定决心:\"传信长孙兕,允许他让出夏州和河内给北魏,达成结盟。这是我们的底线。若高欢还要得寸进尺...\"他冷哼一声,\"那就让他去和宇文泰联手试试看!\"

与此同时,邺城东柏堂内。

北周特使宇文护面带微笑,举杯向高澄敬酒。他年过二十,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阴鸷,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子弟的优雅与傲慢。

\"丞相父子英明神武,若肯与我大周联手,必能一举歼灭北汉这个心腹大患!\"宇文护的声音甜如蜜糖,眼神却冷若冰霜。

高澄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酒杯,语气敷衍:\"太保大人放心,我大魏与北汉势不两立,出兵是必然的。\"他心中冷笑,宇文护这般殷勤,无非是想让北魏与北汉两败俱伤,好让北周坐收渔利。

宇文护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突然压低声音:\"世子可知,北汉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凑近高澄耳边,轻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情报。

高澄原本慵懒的神情瞬间凝固,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此话当真?\"他手中的酒杯微微倾斜,美酒洒出也浑然不觉。

\"千真万确。\"宇文护得意地笑道,像一只抓到猎物的狐狸,\"这是我大周在关中的细作冒死传来的消息。\"

高澄立即换上一副热情的笑容:\"太保大人远道而来,先好生休息。此事容我细细斟酌。\"他示意侍从带宇文护去客房,自己则匆匆走向书房,脚步快得几乎要跑起来。

\"立刻叫陈元康来见我!\"高澄对心腹侍卫下令,语气急促如骤雨,\"要快!\"

不多时,一个身着青衫的文士悄然而至。此人面色苍白如纸,眼神却锐利如鹰,正是高澄最信任的谋士,掌管\"澄清阁\"的陈元康。

高澄将宇文护的情报告知陈元康后,这个素来冷静的谋士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若此事属实,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亲自去核实。\"高澄压低声音,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动用一切资源,但要绝对保密。连父亲那边都不要透露。\"

陈元康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书房。他的动作轻盈如猫,很快就消失在走廊尽头,仿佛从未出现过。

东柏堂另一处厢房内,祖珽不安地踱步。作为高澄的四大谋士之一,他敏锐地察觉到今日府中气氛异常。宇文护的突然到访,谈判的莫名暂停,陈元康的行色匆匆...这一切都预示着大事发生。

\"宇文护到底跟世子说了什么?\"祖珽找到同为谋士的张岳,低声问道,\"陈元康匆匆离去,必定有大事发生。\"

张岳面色平静如水,沉默不语。他是汉王刘璟安插在高澄身边的暗棋,已经潜伏数年之久。

祖珽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张岳。\"老张,\"他突然压低声音,\"你不会想给汉王报信吧?\"

\"不错!\"过了许久,张岳轻轻吐出两个字,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老张,\"祖珽突然抓住他的手臂,\"你我共事多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岳挑眉:\"孝征但说无妨。\"

祖珽凑近几分,声音几不可闻:\"世子似乎已经对你有所怀疑。特意让你负责接待北周使者,若此时汉国突然调整策略,你必然暴露。\"

张岳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孝征多虑了。\"

\"我不是在说笑!\"祖珽难得严肃,\"宇文护必定提供了重要情报,世子才会如此重视。你若此时向汉国传信,就是自寻死路!\"

张岳沉默片刻,缓缓道:\"为汉王效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祖珽长叹一声:\"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好自为之。\"他转身离去,心中却涌起不祥的预感。

当夜,月黑风高,邺城沉寂如墓。

一个黑影从张岳府中悄然闪出,像一片落叶飘向街角。然而没走几步,几道更黑的身影突然从四面八方扑来,如猎豹扑食,瞬间将那人制服,连一声惊呼都来不及发出。

世子府内,高澄看着从信使身上搜出的密信,嘴角泛起冷笑:\"叔父果然好手段,把探子都安排到我身边来了。\"他展开帛书,上面详细记录着今日他与宇文护会面的情况,甚至推测出了北周可能提供的条件。

他沉吟片刻,对跪在地上的澄清阁死士下令:\"将此人秘密关押,不要走漏风声。至于张岳...暂时不要动他。\"

\"世子的意思是?\"死士头领疑惑地问。

高澄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我要用他给汉国传递一些...特别的情报。\"

而此时张岳在府中,还在焦急地等待信使安全离开的消息,完全不知自己已经彻底暴露,更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高澄计划中的一枚棋子,一步步将汉王引向陷阱。

邺城的夜,越发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