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行关,王石井再次从地里回来之后跟邵云安说:“我看这一亩玉米的产量要远超咱们在京城的了。”
邵云安不解:“怎么说?”
王石井:“这边玉米的长势比在京城还好,而且比在京城种的密,一杆有两穗。
咱们在京城种植的实验田没有堆肥,直接松了土就种下去了,期间也没追肥,间隔大。
那收成的时候,这亩产可能会不得了。”
毕竟当时带去京城的种子不多,王石井还留了一些种在私田里。
他当时也没科学种植,总不能表现出自己很有经验的样子。
邵云安:“那一亩鲜玉米能到10石?”
王石井稍显严肃地摇摇头:“我怕不止。”
邵云安:“嘶——那也差太多了吧!种子的效果不是应该降低吗?”
王石井低声道:“咱们农庄的西红柿长势一直不错,或许你这种子改造后效果不会降。
虎行关的良种都是咱家私田里的种子,满共也就两亩地,当时本来是说留着咱们自己吃的。”
邵云安担心了:“那怎么办?”
王石井安抚道:“这只是鲜玉米,还要减重,要减掉6到7成。”
邵云安:“那京城的玉米怎么没减这么多?”
王石井:“当时实验田的种植密度不同,收获的鲜玉米都是种植密度低的。
而且实验田的玉米种子混了一半普通种子,普通种子都是一杆一穗,收成不稳定。
后来晒干的玉米也是带着玉米芯称的,去了玉米芯后忙着留种了,没称重。
王府实验田的玉米收成就差了,那边用的都是你买的普通种子,不是空间地里改良过的种子。
后来干玉米称重,我随口报了个鲜玉米大概能有的斤数,压根儿没算鲜玉米和干玉米的重量比。
虎行关的玉米种子全部出自咱们自己的私田,用的全部是改良过的种子,这产量……估计会很惊人。”
邵云安想想说:“反正你是怎么种的大家都看在眼里,玉米产量高也是大家一起种出来的,你也没施魔法。
后续怎么种那是我爹和皇上要考虑的,你超额完成了任务是大功劳。
这种子有好有坏不是很正常嘛,咱们可是忠勇村来的,大槐树神降落的地方。”
王石井噗嗤笑了。
邵云安:“我还觉得玉米的亩产不够呢,如果空间里的红薯和土豆都还在,我都拿出来,那个产量更高。”
王石井正色道:“不管胡国那边怎么想,他们要开战也得拖到咱们玉米收成后。”
邵云安点点头,问:“你要不要提前跟我爹透个底?我怕正式收玉米的时候他受不住。”
王石井考虑了一番,起身:“我去一趟。”
帅帐,代明荣也在想这玉米,这一亩地种得那么密,一杆玉米上也只有两个穗子,亩产能到6石吗?
那玉米还有玉米芯子呢,听说晒干了还要减重许多,这大部分的重量一减……
“报——忠勇公求见!”
代明荣回神:“进。”
帐帘掀开,王石井走了进来,代明荣的神色放缓:“这刚回来怎么又过来了,也不歇歇。”
粟辰逸和两个孩子都不在帅帐,应该是出去还没回来。
虎行关热起来了,两个孩子在帐篷里都待不住,喜欢出去玩。
军营最不缺的就是陪他们玩耍的人,两个娃娃现在是不玩到困了不回来。
王石井坐下后,沉默了片刻,压低声音:“爹,我回去后算了下,咱们种的玉米……”
代明荣立马安抚说:“即便达不到一亩6石,有4石也是好的。”
王石井又沉默了片刻,张口:“一亩鲜玉米……可能会超10石。”
代明荣看着王石井没说话,王石井也不说话了。
“碰”地一声,代明荣一巴掌拍在书案上站了起来:“你刚才说什么?”
王石井站起来:“可能……会超10石。”
代明荣瞪大了眼睛。
王石井快速把他预测的根据说出来。
虎行关完全是根据后世种植玉米的科学方式来种植的,尽管没有化肥,但他们用了米田肥。
种子来自国公府的私田,全部用的是空间的灵泉水培育过的良种,可以弥补肥料上的差距。
那这亩产……
当然,王石井没说种子的事,就说了他在虎行关种植的方式与在京城不一样。
他私田的玉米一杆一穗,当时忙着实验田,私田他也没弄米田肥。
虎行关是他头一回弄了米田肥,还做了追肥,一杆都是两穗,所以肯定会超过京城的亩产。
代明荣瞪着王石井,半天后他突然绕过书案就大步往外走。
“来人!”
代明荣直接下令,派出3组士兵,每组1000人看守玉米地。
王石井送来的玉米种子在虎行关一共种了500亩地,哭夜关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两边分配的种子数量是一样的。
只是那边的亩产不一定比这边高,毕竟王石井没有在哭夜关指导米田肥。
送去的人王石井有教他们怎么弄米田肥,但毕竟都没有真正上手过,肯定会有差异。
代明荣没有说一亩玉米的亩产可能数量,他怕引起“哗变”,这不是开玩笑!
一旦传出去,虎行关的百姓绝对会闹事。
最保险的就是等到收成的时候再说,届时他也能根据实际的收获情况来安排相关事宜。
这一晚代明荣表现得格外沉闷,代战骁还以为父亲是累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粟辰逸担心地问:“你今晚这是怎么了?”
代明荣低声把事情跟粟辰逸说了,粟辰逸及时把惊叫捂在了嘴里。
“此事事关重大,我已派人送信给大哥,你暂且当作不知道,万不能对战骁透露,我怕他藏不住事。”
粟辰逸的声音都颤抖了:“若虎行关一亩都能这么高,那敕南府!”
代明荣握紧粟辰逸的手:“这事太大了,若当真一亩能超过10石……咱大燕能把胡贼彻底捶死!”
代明荣和粟辰逸这一晚是睡不着,邵云安和王石井也睡不着。
根据笔记本电脑里查的玉米种植资料,结合虎行关这边的气候、土壤特点,再根据他们种下的时间,大概再有10天就可以收了。
如果是收干玉米,那还要再二十多天。
安静地躺了一会儿,邵云安道:“反正咱们就咬死了是在西山发现的玉米,那产量高总归是好事。”
王石井冒出一句:“别院那半亩玉米,大哥都让留了种……
别院的地,咱们拿灵泉水浇过好几回,你还浇过灵乳稀释液。”
邵云安:“……!!我把这事儿忘了!”
当时为了让玉米快点结穗好带去京城,他和王石井用了“催熟”手段!
那些种子!
邵云安惴惴不安:“你说万一咱们别院的种子一亩地超了20石,大哥会不会疯啊……”
王石井不抱希望地说:“……应该会吧。”
两人只想着蒋康宁了,忘了郭子榆了。
蒋康宁暂时忍住了,没疯,郭子榆先疯了。
而暂时忍住没疯的蒋康宁在收到郭子榆派人送来的急奏后,还是没能扛得住,疯了。
永明帝和君后快马加鞭地往敕南府府城赶,看了郭子榆来信的蒋康宁立刻喊人备马,他要去忠勇村!
留慕容世子看守府城这边的玉米地,蒋康宁直接赶去忠勇村。
临走前他只来得及派人回去告诉翁瑶一声,甚至顾不上回去一趟。
两天后蒋康宁赶到忠勇村,见到的就是被村民包围起来的玉米地。
蒋康宁的眼里布满了血丝,胡子拉碴,衣服也皱皱巴巴的,这些他都顾不上了。
郭子榆也不比他好多少,看到了知府大人,郭子榆就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
郭子榆收获了2亩玉米地后就没敢再收了。
要不是赵村长、孙族长和王文和压着,忠勇村玉米的事绝对已经传遍整个永修县了!
如此高产的粮食,会令每一个知道的村民疯狂!
蒋康辰见到郭子榆的第一句话就是:“当真是一亩34石?!”
郭子榆猛点头,声音不稳:“2亩地,一亩34石3斗!一亩34石5斗!”
蒋康宁:“再摘一亩!”
没有人反对,似乎所有村民都等着有人下这道命令。
不需要人手组织,忠勇村所有的村民冲入划定的一亩玉米地里砍玉米秆。
蒋康宁和郭子榆也加入了其中,恨不得马上就能知道这一亩地的亩产是多少。
人多力量大,一亩地的玉米穗子剥去苞叶全部堆放在了一起。
现在还是鲜玉米,蒋康宁下令上秤!
等到这一亩地的玉米穗全部过了秤,减去藤筐的重量……
蒋康宁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人群中先是传来了啜泣,接着就是明显的哭声,随后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34石2斗……还是34石……还是34石!!!”
“啊——!!我们有粮食了!我们有很多粮食了!”
“我们一亩地能有34石粮食了!!”
“啊啊——!!”
郭子榆想说这34石是湿玉米的重量,还包含了玉米芯……可话哽在喉咙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
哪怕最后干玉米只能收获3成不到,那至少也有8石左右吧……
8石……
郭子榆双手捂住脸,肩膀耸动。
蒋康宁撑着站起来,大声喊:“大家先听本官说!”
赵大叔流着泪扯着嗓门儿让大家伙安静,大家不喊了,可哭声仍在继续。
蒋康宁抹了把脸,扬声道:“一亩玉米,34石,但本官要告诉你们,这是鲜玉米的重量,还包括了玉米芯。
玉米的亩产,要等玉米完全晒干、晒透,还不能有玉米芯。”
哭声减弱。
蒋康宁:“所以最终一亩地能有多少玉米粮食,还要再等一阵子才能最终得出。
大家先不要急,此事也不宜大肆宣扬。
诸位也应该清楚,此事传扬出去会有多少人来忠勇村抢‘你们’的玉米良种。”
有人立刻喊:“我们不说!”
“大人!我们都不说!”
所有人都纷纷表示他们不说,在玉米晒干收获前,他们尽量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