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七年,秋。

三道圣旨,自紫禁城乾清宫发出。数百名隶属于龙骧营的精锐骑士,背负着象征王命的旗牌,如离弦之箭般,自京师九门而出,卷起漫天烟尘,向着大明的广阔腹地,奔赴而去。

王命所至,天下云集。

山西,平阳府。那场荡平数十万流寇的血战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卢象升的中军大帐之内,便迎来了天子使节。卢象升身着素甲,在那道写着“即刻拔营,合兵京师,以备东征”的旨意前,长揖及地,沉声领命:“臣,遵旨!”其身后,两万名刚刚经历过血与火淬炼的天雄军百战精锐,闻听将令,只闻甲胄铿锵,不见半分喧哗。他们沉默地收拾行囊,擦拭兵器,那份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沉毅与纪律,已深入骨髓。

南京,秦淮河畔,淮右军大营。孝陵卫指挥使梅春,于太祖孝陵之前,焚香叩拜,随即,在那道同样内容的圣旨前,慨然领命。

他麾下那两万名被皇帝视为“家乡之兵”的淮右子弟,在得知即将随天子亲征,去搏一个裂土封疆的未来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为陛下效死!为太祖靖难!”的口号,响彻金陵城内外。他们是天子一手提拔的嫡系,其志昂扬,其心忠勇。

而驻扎于京郊、尚在整训的忠贞营内,气氛则更为复杂。当李自成从传旨太监手中,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时,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在他眼底深处,却有敬畏、野心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对自身命运的思量在疯狂交织。

他身后,那一万五千名同样出身流寇、桀骜不驯的悍卒,在得知即将有仗可打,有功可立时,则如同狼群闻到了血腥,营地里,响起的,是磨砺刀锋的“噌噌”声。

数日之内,以京师为中心,方圆千里之内的官道,皆被这三股巨大的、向心而动的铁流所占据。旌旗蔽日,烟尘滚滚,整个大明北地,都感受到了这场风暴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压迫。

-------

京师城外师的巨大校场,已被清空。

最先抵达的,是九边之锐。

大同总兵满桂,亲率五千宣大骑兵,自西而来。这些常年与蒙古诸部在草原上厮杀的汉子,军容并不华美。他们身上的甲胄,多是朴实无华的铁甲,甚至还带着斑驳的划痕与修补的痕迹。

他们胯下的战马,不高大,却筋骨强健,耐力十足。他们的人,也如同他们的马一般,精瘦、坚韧,眼神如同荒原上的饿狼,沉默之中,自有一股令人心悸的悍厉之气。

紧随其后,是自山海关而来的,一万关宁铁骑。其军威,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吴三桂与他叔“祖二疯子”祖大弼并辔而行,一者英武俊朗,一者凶悍桀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麾下的铁骑,甲光向日,人马雄壮,许多人的装备,甚至还带着缴获自建奴的痕迹,三眼铳与厚背马刀并备,队列森严之中,透着一股百战强军的骄横与自信。

天雄军的两万步卒,是第一支抵达的野战主力。他们没有鼓噪,没有喧哗,只是以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一座移动的黑色山峦,缓缓开入指定的营区。

长矛如林,盾牌如壁,鸦雀无声,唯有那数万人脚步踏在地上发出的、如同一个声音般的沉闷巨响,与甲叶摩擦的“沙沙”声。那份从主将卢象升身上,延伸至每一个普通士兵的、属于儒将治军的沉毅与纪律,让在场所有先到的边军将士,无不为之侧目。

而后,便是李自成的忠贞营。他们的到来,则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一万五千名悍卒,行军的队列远不如天雄军那般严整,但人人眼中精光四射,行走之间,自有一股桀骜不驯的杀气。

他们看着周围那些军容鼎盛的友军,眼神中,有审视,有不屑,更有强烈的、如同野兽般的竞争之意。他们是虎狼,是刚刚被驯服的虎狼,渴望着用一场更宏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是梅春的两万淮右军。他们自南而来,甲胄最为鲜明,旗帜最为簇新,士气也最为高昂。他们是天子一手提拔的“家乡之兵”,是平定江南的功臣。他们的眉宇间,充满了对皇帝的狂热崇拜,与身为“嫡系中的嫡系”的无上自豪。他们的呐喊声,最为响亮,也最为真诚。

当这数路大军,尽数于京郊校场汇集。那无边无际的钢铁森林,那遮天蔽日的旌旗海洋,那股由十数万精锐汇聚而成的、足以让天地为之变色的庞大杀气,让整个京师,都为之颤抖。

此时,自京师皇城之内,鼓声三通。

那支最为神秘,也最为尊贵的军队,终于出场。

三千名宗亲护纛营,在总教习张磐的带领下,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开出德胜门。他们身上那独特的“三层重甲”,让他们看起来如同移动的铁塔;他们手中那雪亮的“陌刀”,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不敢直视的寒芒。他们是皇族之血,是天潢贵胄,此刻尽皆化为沉默的战争机器,其势,尊贵而又冷酷,是为大军压阵的最后基石。

校场正北,一座九层高的巨大点将台早已筑起。四万神武军,早已如同雕像般,列阵于点将台的四方,拱卫着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当所有军队,皆已就位。

在万众瞩目之下,皇帝朱由检,身着那套早赤金龙鳞御用铠甲,在曹变蛟与数百名龙骧营骑士的护卫下,一步步,登上了点将台的最高处。

他俯瞰着台下,那片由十数万忠勇将士组成的、沉默的、却又充满了无穷力量的钢铁海洋。

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训示,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

他只是缓缓地,拔出了腰间那柄象征着天子权威的佩剑。

剑尖,遥遥指向东北,指向那片埋葬了无数汉家儿郎尸骨的——辽东大地。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简短,却又足以让所有人热血沸腾的两个字:

“出征!!”

“万胜!!!”

“万胜!!!”

“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怒吼,自校场之上,冲天而起!十一万三千名精锐将士,同时举起手中的兵器,用他们最响亮的咆哮,回应着他们的君王!

那声音,汇成一股无可匹敌的洪流,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随即,大军开拔。

那雄壮的行军队列,如同一条由玄甲与赤甲组成的、不见首尾的巨大神龙,自京师而出,向着山海关的方向,滚滚而去!

一场旨在彻底荡平辽东,将建州女真从地图上抹去的、大明朝最辉煌的远征,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