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会议结束后,李怡拿着文件走进朱昭熙的办公室。她将一份报告放在桌上,神色严肃。

“明国、宁国、越国虽然加入了2.0计划,但问题不断。明国拖延发放工人补贴,宁国拒绝建立工会监督机制,越国则在股权转让协议上做了手脚。他们要么不落实承诺,要么遇到困难就想让虞国让步。这样下去,技术共享计划很难持续推进。”

朱昭熙站在窗前,望着玄中城街道上来往的行人。远处工厂的烟囱正冒着白烟,那是联邦配件生产联盟的工厂在加班加点生产。

“这很正常,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原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只要让他们看到技术带来的好处,慢慢就会接受我们的制度。”

李怡点点头,又补充道:“监察部还发现,明国研究院的人正在私下接触我们的技术人员,试图获取新型焊条的配方。”

“加强防范,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遵守规则。”

十二月中旬,联邦配件生产联盟宣布推出新型特种焊条和铁矿石预处理设备。新产品的生产效率比旧型号提高了百分之十五,价格却降低了百分之十。

朱昭熙召集劳动国际成员国开会,决定将这些新产品优先供应给遵守承诺、积极落实劳工权益的国家。韩国和代国因为完全履行了协议,成为第一批获得新产品的国家。

韩国汉城纺织厂的厂长李在民看着新到的设备,脸上露出笑容。“这些新机器能让我们的生产效率再提高一个档次。告诉工人们,这个月的奖金会增加百分之五。”

在代国的矿山,新到的铁矿石预处理设备正在安装。矿工们围在旁边观看,议论纷纷。

“听说这机器能减少粉尘,对咱们的健康有好处。”

“而且能提高矿石品位,咱们的工资也能多拿点。”

代国矿务局的负责人对工人们说:“劳动国际的技术援助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保证工人的权益。从下个月起,所有矿工的工作时间将减少一个时辰,但工资不变。”

工人们听后纷纷鼓掌。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其他国家的工厂。

明国松江纺织厂的工人们听说韩国和代国的情况后,开始不满。工人代表找到厂长周启元,要求兑现之前的承诺。

“为什么韩国和代国的工人能减少工作时间,还能加奖金?我们这里连之前答应的一成工资都没涨?”

周启元无奈地摇头:“工厂刚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设备,现在资金紧张。等生产稳定了,一定会给大家补上。”

但工人们不再相信这种承诺。三天后,松江纺织厂爆发了罢工。工人们举着标语,要求工厂兑现承诺,否则拒绝上班。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宁国和越国。宁国造船厂的工人发现,新型焊接设备需要特种焊条,而这些焊条只能从虞国进口,价格昂贵。工厂为了控制成本,竟然降低了工人的餐补。

越国钢铁厂的工人则发现,虽然引进了新设备,但工作环境并没有改善。工厂仍然粉尘弥漫,许多工人都患上了呼吸道疾病。

三国工厂的罢工情况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朱祁钧、朱奠培和朱祁锂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了,”朱祁锂说,“工人罢工已经导致越国钢铁厂的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将无法完成订单,面临巨额赔偿。”

朱祁钧叹气:“明国的情况也一样。工人们要求兑现承诺,但我们的资金确实紧张。”

朱奠培提议:“或许我们可以再次与虞国谈判,请求他们放宽条件,先提供技术支持,等我们渡过难关再落实承诺。”

三人达成一致,分别派出特使前往玄中城。

虞国劳动国际总部会议室内,三国特使面对朱昭熙和李怡,表达了各自的困难。

明国特使先说:“我国工厂刚刚完成设备更新,资金周转困难。请求虞国允许我们延期三个月兑现工资增长的承诺。”

宁国特使接着说:“我国愿意建立工会,但希望虞国能先提供特种焊条的生产技术,这样我们能降低生产成本,有余力改善工人待遇。”

越国特使最后说:“我国同意转让钢铁厂股权,但希望保留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同时请求虞国提供铁矿石预处理技术,降低对进口高品质铁矿石的依赖。”

朱昭熙听完后,沉默片刻。“技术共享计划的原则是平等互利,但前提是各国必须遵守承诺。如果今天对你们网开一面,明天就会有更多国家要求例外。”

她站起身,走到墙边的联邦地图前。“不过,我们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如果你们确实有困难,可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只要合理,我们可以考虑。”

三国特使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朱昭熙会如此回应,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全都派不上用场。

会后,朱昭熙对李怡说:“通知监察部,加强对三国工厂的监督。同时,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前往三国协助解决问题。”

李怡疑惑地问:“您认为他们会接受我们的条件吗?”

“压力已经给够了,现在是时候给条出路了。”朱昭熙微微一笑,“记住,我们要的是合作,不是对抗。”

三天后,三国特使再次来到玄中城,这次他们带来了具体的方案。

明国承诺在一个月内补发所有工人的工资差额,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宁国同意立即开始建设特种焊条生产车间,并邀请虞国技术人员监督建设过程。

越国答应转让百分之四十九的钢铁厂股权给劳动国际成员国,并请求虞国提供技术援助改善工作环境。

朱昭熙审阅了这些方案,点了点头。“可以,但我们还会派出监督小组,确保这些承诺得到落实。如果发现任何违约行为,将立即停止所有技术支持。”

协议达成后,虞国的技术团队很快前往三国。在明国松江纺织厂,虞国工程师帮助调整了新设备,使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增加的利润足以支付工人的工资增长。

在宁国,虞国技术人员指导建设特种焊条生产车间,并传授了相关技术。预计三个月后,宁国就能自主生产特种焊条,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在越国,虞国工程师帮助改造了钢铁厂的环境控制系统,减少了粉尘污染。同时提供的铁矿石预处理技术,使越国能够利用本国低品位铁矿石,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联邦三十七年年底,“技术共享2.0”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韩国、代国的工业产值比去年增长了三成,明国、宁国、越国的工业产值也增长了一成五。

朱昭熙在玄中城发表新年讲话:“技术共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合作,推动联邦各国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利。未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的技术计划,帮助更多国家提升工业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但在讲话的背后,新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监察部发现,明国的联邦工业技术研究院并没有放弃自主研发,他们偷偷从虞国挖走了两名普通技术工人,试图获取核心技术信息。

宁国和越国也在私下联系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想组建新的技术联盟,摆脱对虞国的依赖。一场关于技术控制权的暗战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