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三十八年六月,明国松京城的工业协会会议室里,七八个厂主围着长桌,面前摊着劳动国际新发布的《设备维护通用规程》。最上面的条款用红笔圈着:\"关键设备的维护记录须由工人代表与技术主管共同签字确认\"。
城西纺织厂的刘老板把规程拍在桌上:\"这是要把我们当傻子耍。工人懂什么维护?他们连轴承型号都认不全。\"
周启元坐在角落,手里转着茶杯。他的纺织厂上个月废品率降到了百分之三,比协会平均水平低一半,但这话他没说。
\"虞国就是想借这个拿捏我们。\"有人接话,\"上个月我让工头改了几台织机的转速,监督小组跑去举报,说违反规程。结果呢?产量反而高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附和。有人说要联合起来不承认这个规程,有人提议自己搞一套标准,还有人提到宁国造船厂的张厂长——听说他偷偷换了监督小组的记录本,把不合格的焊缝改成了合格。
周启元起身要走,被刘老板拉住:\"你别急着走。你那套'工人监督'不是挺管用吗?要不你去跟朱昭熙说说,让她放宽点条件?\"
\"我不去。\"周启元甩开他的手,\"你们要是觉得规程不好,自己去谈。我厂里的工人还等着领这个月的质量奖金。\"
他走出会议室时,听见身后有人骂:\"这家伙就是被虞国收买了。\"
三天后,明国工业协会发布了《工厂自主管理条例》,里面把劳动国际规程里的\"共同签字\"改成了\"由厂主指定人员审核\"。刘老板带着条例去见朱祁钧,说这是\"结合国情的改进\"。
朱祁钧翻了两页,问:\"你们跟工人商量过吗?\"
\"商量什么?\"刘老板说,\"他们懂什么?我们是为了工厂好。\"
朱祁钧没再说话,在条例上盖了章。他心里清楚,这些厂主怕的不是规程,是工人手里的权力。但眼下明国的工业产值刚有起色,他不想把关系闹僵。
消息传到松江府纺织厂时,王顺正在给织机换齿轮。监督小组的小李跑过来,手里捏着协会的条例:\"周厂长,他们把我们的签字权给取消了。\"
王顺手里的扳手掉在地上。他捡起条例,手指划过\"厂主指定人员\"几个字,突然笑了:\"他们改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
他让小李把最近一周的维护记录抄下来,贴在车间门口。记录上不仅有工人的签字,还有每台机器的实际运行数据。比如三号织机,按规程应该每两天加一次油,但他们发现三天加一次更合适,数据里写得清清楚楚。
工人路过时都会看两眼。有人说:\"厂主改条例有什么用?机器骗不了人。\"
没过多久,刘老板的纺织厂出了问题。他按新条例取消了工人签字环节,让自己的侄子审核维护记录。那侄子根本不懂技术,连齿轮磨损到什么程度该换都不知道。结果一台织机的主轴烧了,连带烧坏了旁边三台机器,损失比一个月的利润还多。
刘老板想瞒着,却被厂里的工人捅到了劳动国际。老顾正好在松江府,立刻带着王顺去查。车间里,烧坏的机器还堆在角落,刘老板的侄子正指挥人往废料堆里扔。
\"这是怎么回事?\"老顾问。
刘老板支支吾吾地说:\"是机器老化了。\"
王顺蹲下去,捡起一块断裂的主轴碎片:\"这不是老化,是缺油烧的。你们的维护记录上写着每天都加油,骗人的吧?\"
旁边的工人偷偷告诉王顺,其实三天没加了。侄子嫌麻烦,让他们直接在记录上签字。
老顾把这事记下来,说要报给劳动国际总部。刘老板急了,拉着老顾说情,说愿意赔偿损失,还让工人重新监督。
\"晚了。\"老顾甩开他的手,\"按规程,你们厂的技术授权得暂停。什么时候工人签字权恢复了,什么时候再说。\"
刘老板瘫坐在地上。他这才明白,那些规程不是约束,是保护。
同一时间,宁国造船厂的张厂长也在犯愁。朱奠培刚来过,指着围墙上的焊缝质量图问:\"为什么这半个月全是绿的?\"
张厂长心里发虚。其实有三道焊缝不合格,他让人把红色改成了绿色。
\"是工人们技术提高了。\"他硬着头皮说。
朱奠培没说话,绕着船体转了一圈,突然指着船底:\"这里的漆怎么新刮了一块?\"
张厂长脸色煞白。那里的焊缝漏水,他们刚补过,怕被发现才刮了漆重刷。
\"把赵虎叫来。\"朱奠培说。
赵虎来了之后,一五一十地说了实话。张厂长在旁边急得直瞪眼,却不敢插嘴。
朱奠培听完,对张厂长说:\"你以为改个颜色就能骗人?海水骗不了人。下次再这样,这厂长你也别当了。\"
他让赵虎把改回去的颜色再改回来,还加了一条:每道焊缝都要刻上焊工的编号,出了问题直接找责任人。
赵虎回去后,带着监督小组重新检查,发现不仅那三道焊缝有问题,还有两处被张厂长的亲信瞒报了。他们把所有问题都标出来,这次没人敢改了。
越国的钢铁厂倒是风平浪静。郑大山他们成了小股东后,每周都跟周启元开生产会。这天开会时,林工带来个新消息:劳动国际要搞\"技术创新基金\",工人有好点子可以申请钱,搞成了还能分专利费。
\"我有个点子。\"一个老炼钢工举手,\"咱们的高炉出铁口总堵,要是能加个自动清理的东西...\"
郑大山让他详细说说。老工人画了个草图,用压缩空气吹堵渣,还能控制力度。林工看了说可行,当场帮他们填了申请表。
周启元坐在旁边,看着工人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突然觉得以前把他们当\"只会卖力气的\",真是错得离谱。
但麻烦很快找上门。明国工业协会被暂停技术授权后,刘老板跑来越国,想让周启元帮忙求情。他还带来个消息:宁国的几个厂主正在商量,要自己搞个\"技术联盟\",不用虞国的专利,也不遵守劳动国际的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