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胤禔越骂越上头,越骂越顺利,感觉嘴皮子就没这么利索过,唾沫横飞,慷慨激昂。

发了狠忘了情,他都恍惚觉得,自个可以在朝堂上舌战群儒而立于不败之地了。

原来他也有文盖群雄的潜力,不亏这些年读了那么多书了。

果然啊,那些文官吊书袋他觉得唧唧歪歪,可只要一骂起太子来,呦呵,真是文思泉涌。

胤禔神清气爽,感觉连年征战的疲惫都被一扫而空,前所未有的轻松。

胤礽脸都青了,用眼神警告胤禔。

【适可而止。】

胤禔只当他眼抽抽,浑然不觉,已经进入了忘我之境。

大点声,大点声,快让他们都听见!

看他多卖力,都是为了他们的计划啊,太子还不知好歹。

胤礽看胤禔越来越变本加厉,彻底黑下脸来,三分戏,却是七分真情。

“够了!”

“大哥如此行事?可还有祖宗礼法,只顾逞口舌之快,状若失智。”

这就是明晃晃的骂胤禔没脑子,说话也不过脑子,不懂规矩了。

胤禔冷哼一声,见好就收,骂的也差不多,看这人恼羞成怒,切,真是沉不住气。

太子爷养气功夫还需加强啊。

胤禔笑意盎然,将礼物一挑,胤禔特意强调。

“给孩子的东西,太子爷可得好好收下,看汗阿玛高兴的,真是……”

他意味不明的啧啧两声。

俩人一个对视,电石火光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胤礽做了个口型,【不急着商量,演好戏。】

胤禔微微点头,两人心照不宣。

打归打,骂归骂,正事是不能耽误。

这么一想,胤禔心情又有些郁闷,胤礽也脸色铁青,本来好端端的,又要步步为营。

胤禔见胤礽没有要谈正事的意思,两人压着声音简单交代两句,他就拂袖而去。

只留下一个怒气冲冲的背影。

毓庆宫宫人们战战兢兢,缩着脑袋低着头,不敢碰这位阎王爷的霉头。

胤禔雷厉风行,快步如飞,一路上看到他这般情态的不知凡几。

大阿哥又又又来找茬了。

胤禔看着脸黑,心里还挺高兴,他好歹是看了太子的笑话。

瞧瞧,在那信誓旦旦自我安慰呢,切,怕了吧,弟弟。

怕就对了!

胤禔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猛地憋了一口气,额头青筋鼓起,让人看着更是恶鬼狰狞。

宫人们吓得恨不得贴着宫墙,离这位煞神远远的。

……

事实证明,效果很显着。

康熙听到胤禔去拜访胤礽,还觉得奇也怪哉,以为这大儿子转了性。

莫不是去了一趟战场,人情世故都学会了?

可听着底下人汇报的当时场景。

康熙才恍然大悟,真是一点没变。

没变,的确没变……

康熙想着长子意气风发,给他汇报时的样子,心里又觉得欣慰,保清,不愧他当年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愧是他的儿子。

他这个当阿玛的,一提起这个儿子,也颇为骄傲。

可惜……

康熙看着底下的请安折子,这里头提到大阿哥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对这个儿子,感情也实在复杂。

他为他骄傲,愿意用他,也给他施展的天地,但是……罢了,太子以后势大,他如此,也正合他愿。

总不至于真的撬动太子地位。

学会用人,帝王心术,是储君很重要的一课。

保成是他亲自教养大的,他有这个自信,这孩子……能拴住这只猛虎。

以后,拿着利刃和长鞭,手持蜜糖和大棒,总能收服。

大清的一切都会是保成的。

他的保成,他对他有这个信心。

康熙看着军报,心情又美妙起来。

保成有了长子,他就放心多了,子嗣关乎国本,储君无子,人人担忧。

这下子,了却心头一桩大事。

康熙想着这些,又开始琢磨给儿子们封爵。

都老大不小了,这次立了功,是该提上日程。

可是,打仗劳民伤财,国库不丰啊!

他也没钱给儿子们建宅子,开府都要他贴补。

一个个的,跟讨债鬼似的。

开府还得再缓缓,封爵却有些迫在眉睫,唉,康熙叹气,就算是当皇帝的,这也愁啊。

一直住在宫里也不行,总是不像个样子。

可修宅子,修宅子,又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起来的。

尤其是胤祚的,他那宅子的规格不同旁人,内里布置也不能差了,总是要挑个风水宝地,再用上好的料子,给他建府。

而且,后头还压着四个儿子的婚事,大婚也要排场。

胤祺胤祚胤佑胤禩。

哪哪都要用银子。

康熙头疼的,折子都看不下去了,一堆啰里吧嗦的恭维话,这些无意义的请安折子,偏偏他还不能不看,里头不知道哪里就夹杂着为哪个阿哥说好话。

这不,为老大说话的,他就是这么找到的。

还有给胤祚找茬的,偏偏说他儿子懒,说人家都干活就他窝在宫里。

废话连篇,他那些别的儿子又没受伤,胤祚在宫里养个伤都要唧唧歪歪。

成何体统!

一天到晚的,到处兴风作浪,就想着生事。

康熙越发的烦闷。

将折子都批阅了,他才提步往外走。

“朕去延禧宫瞧瞧惠妃。”

他脸上满是疲惫,梁九功却很上道,忙道:

“万岁爷,惠妃娘娘先前来托人问过,想着说让大福晋出宫见见娘家人,万岁爷,您看……”

哦,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这个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

可这时候要出宫,康熙更是烦闷。

不过,惠妃的面子他还是给的。

惠妃是陪了他多少年的老人,轻易不会拂她的面子。

不过科尔坤,康熙没打算再用。

就算是长子再怎么优秀,他也要压着他福晋的阿玛。

伊尔根觉罗氏想回去瞧就瞧瞧吧,也是,她那阿玛闲赋在家,也是够让人笑话的。

可以提拔提拔族中子侄,他虽然不想让胤禔妻族势力太盛,但这么个节骨眼上,胤禔屡立战功,也不能让儿子太没面子。

弟媳妇一个个的都出身名门,长嫂不好太……

胤禔刚立下大功,还是要多给他体面。

这么想着,康熙又道,“再多挑些东西赏给大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