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拈花问鼎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扶棺捧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兰歌看起来有些心神不宁?”澹宁居里,崔明洲望着谢梧笑道。

谢梧摇头道:“没有,只是……没想到师兄今天会有空与我喝茶。”

崔明洲道:“为兄今天特意邀兰歌出来,也是想谢过兰歌昨天的相助。若非兰歌提醒,昨天文则只怕会惹上大麻烦。”

谢梧道:“师兄言重了,你我既出自同门,不过是顺口一句话的事。倒是府中如何了?二公子和山阳公主……”

崔明洲道:“还好,昨晚锦衣卫便撤了。母亲和五娘受了些惊吓,二弟、二弟的伤,恐怕会留下些后患。山阳公主的伤,大夫说养几个月便好了,只是脸上只怕会留下疤痕。”

“那婚事岂不是要延后?”

崔明洲摇头道:“我和母亲都不能久留京城,今早母亲已经进宫与太后娘娘商议,若是可能,等山阳公主伤势好一些了,还是要尽快启程回清河,不能误了婚期。”

谢梧望着眼前温雅俊美的公子,崔明洲抬眼对上她的视线,有些疑惑道:“兰歌?怎么了?”

谢梧垂眸道:“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过些日子我也要启程离京了,恐怕赶不上二公子和山阳公主的婚礼,还请师兄见谅。”

崔明洲蹙眉道:“兰州要回青州?如今青州正乱,老师也不在浮云山,你……”谢梧道:“不回青州,师兄忘了虽然大家都称我为青州楚兰歌,但我祖籍是楚州的。这两年都在外面到处跑,也该回去好好读两年书了。”

“那倒也好,老师去了徽州,距离楚州倒也不远,说不定兰歌还能遇上老师。”崔明洲道。

谢梧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北方不安稳,还是回南方好一些。只是此一别,就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到师兄了。”

崔明洲道:“兰歌若是愿意来清河,为兄随时扫榻相迎。”

谢梧端起茶杯笑道:“师兄的话我记住了,回头一定上门叨扰。”

师兄弟两人对视一笑,真如一对虽然相处不多却感情不错的同门师兄弟一般。

崔明洲没有问,谢梧是不是还知道些什么内情。

谢梧也没有问,崔明洲昨天到底做了什么。

两人喝着茶时,楼下传来了呜呜咽咽的唢呐声。谢梧微微蹙眉,这是送殡专用的曲声,隐隐还能听到哭泣声。

澹宁居位于京城最繁华的闹市,距离宫城又近,即便是有人家出殡,多半也不会从这条街上过。

而且听着由远而近的声音,这出殡的队伍难不成竟要从东华门前路过?

谢梧不由起身,探出头来朝楼下望去。

果然看到前方不远处的街头,一大片铺天盖地的白色正朝着这边过来。

谢梧蹙眉,她对京城的葬礼流程并不了解,不由回头看向崔明洲,“北方流行集体出殡?”

他们站在楼上居高临下,远远地就能看到,那白森森浩浩荡荡的队伍里,至少有七八口棺椁。更不用说前面抱着灵位的人了,零零散散至少也有二三十个。

崔明洲只看了一眼,神色猝变道:“他们不是要出殡,他们是要往宫门口去。”从他们面前的街道上过去,就是直通东华门的东华大街。

哦豁!

谢梧扬眉,心中暗道:“这是要闹事啊。”

这么大的场面,这些人能浩浩荡荡一路走到这里,没有人暗中支持,谁信?

外面的动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街道两旁的楼上,人们探出脑袋来向外面张望。看到这场景,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送葬的队伍越走越近,谢梧这才看清楚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几个年纪不小,气势也不像普通人的老者。他们身后跟着二三十个穿着孝服捧着灵位的人,再后面是七口红漆棺材。

两边还有许多人撑着白幡,那白幡上写得却不是寻常送葬的挽联哀悼的话语,而是某地某某年解元或乡试第几名某人,还有伸冤报仇之类。更有人扶灵一路哀泣,哭声呜咽好不凄惨。

再后面,还有许多同样穿着白衣的年轻人,一个个满是愤怒气势汹汹,一看便都是读书人。

“兰歌。”一只手搭上谢梧的肩膀,崔明洲沉声道:“此事有异,兰歌不要掺和其中。”

谢梧一愣,轻笑道:“师兄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乱来的。师兄今天恐怕也不得清闲,不用管我,师兄自去忙吧。”

崔明洲有些不放心地道:“不然兰歌随我去崔家小住?”

谢梧失笑道:“师兄,我好歹也在外行走了几年,不会意气用事的。”见她神色真诚,崔明洲稍微放心下来。他确实不能在这里久留,叮嘱谢梧之后才起身离开了。

谢梧望着从楼下走过的队伍,垂眸暗道:“楚兰歌确实不能参与这件事,但是看看热闹还是可以的。”

东厂

夏璟臣听到属下的禀告,险些气笑了。

“你说什么?”

语气轻柔却阴冷如寒冰刺骨,属下忍不住抖了抖,连忙道:“在京、在京的各地学子,还有国子监和京城各书院学生,聚集起来抬棺捧灵,正往宫门口去。说是要陛下、还有朝廷给他们一个交代。”

夏璟臣冷笑一声,将手里的折子往桌上一丢,“五城兵马司干什么吃的?需要报到本官面前来?”

属下道:“那个……那些人前面,还有几位朝中的老大人,和京城的几位大儒。五城兵马司那边……说他们拦不住。”

哪里是拦不住?分明是不敢拦。

五城兵马司最高的指挥使才正六品,那领头的几位大儒和致仕的不算,还在朝中的最低也是个二品。

大庆朝廷又素来喜欢以文御武,五城兵马司哪里敢惹这些人?

“废物!”夏璟臣猛地站起身来,快步往外走去。

“即刻传令锦衣卫,在东华街之前,把人给我拦住!命人从西华门入宫,禀告御马监掌印。请调羽林卫,在东华门和宣德门外列阵。”夏璟臣一边快步往外走去,一边下令道。

“是,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