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从终端滑落,指尖在金属边缘留下一道暗红擦痕。她没去擦,只是把重心压回左腿,膝盖微曲,撑住发软的身体。视野里还有灰斑在飘,像烧坏的灯丝,但她能听见——左翼导能柱炸裂的闷响,能量回流时电流撕裂空气的尖啸,还有张洋在通讯频里吼出的半句话:“c组退!退!”
她立刻出声:“c组原地重组,不要后撤。李薇,左翼频段降三赫兹,接b组供能。”
指令落下的瞬间,她咬住下唇内侧。这是今天第三次开口下令,声音比前两次更哑,像砂纸磨过铁皮。她不能停,一停,节奏就断。刚才那波突进差七米就能撞上主柱,再有一次失误,整个阵列都会被反噬炸穿。
李薇的回应很快:“频段调整完毕,b组接续供能中。”
林晚闭了闭眼,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屏蔽眼前晃动的残影。她记得敌方第四波的能量结构——复合频率,三重叠加,前低后高,像潮水推着礁石走。这种模式不会只用一次。他们要的是持续施压,逼防守方在疲惫中犯错。
“通知c组,下一波供能改为阶梯式。”她说,语速平稳,像在读一份普通调度表,“三段错峰输入,间隔零点八秒。不要一次性灌满护盾。”
她没解释原理,也没时间解释。团队里没人质疑。上一章她用洞察预判了突进路线,这一章她靠记忆重建了敌方波频模型。只要节奏不乱,系统就能转。
地面又震了一下,比前几次更沉。远处赤红能量潮正在回卷,像巨兽收拢爪子。林晚知道,第五波来了。
“准备。”她低声说。
左翼护盾刚重建,表面还泛着不稳定的波纹。c组三人背靠背站定,双手贴上导能环。能量开始流动,但不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段推进。第一波供能只到三成,护盾微微亮起;零点八秒后第二波接上,亮度提升;最后一段输入时,护盾已进入稳定共振状态。
敌方能量束撞上来时,护盾没有剧烈波动,而是像水波一样层层卸力。冲击被分散,导能柱只轻微震颤,未再炸裂。
“有效。”李薇的声音里带了点松动。
林晚没回应。她盯着右翼空域——那里太安静了。刚才三波攻击,右翼都是佯攻,但敌人不会一直按套路出牌。她强迫自己不去想“心灵洞察之镜”,那能力今天已经用到极限,再启一次,她可能连站都站不住。
她只能靠经验。
“张洋,带b组前移十米,填补左翼缺口。”她说,“用短距压缩光束做临时屏障,别等他们再冲。”
张洋没问为什么,立刻带队推进。五人呈扇形展开,双手合拢,掌心凝聚出五团微光。他们不再追求威力,而是速度与精度。光束一道接一道射出,像织网,在左翼外侧形成一道流动屏障。
第五波前导能量撞上来,被光束群推回,炸成一片散能火花。
防线稳住了。
林晚稍稍松了半口气,但肩背没敢放松。她能感觉到掌心的灼伤在渗血,手套内侧已经发黏。她没去管,只是把左手换了个姿势,搭在终端边缘,借力支撑。
可就在这短暂的平稳里,她察觉到不对。
李薇调整频段的手慢了半拍,c组供能者呼吸节奏乱了,张洋的压缩光束有两次没对准节点。不是技术问题,是人撑到了极限。
她不能再让他们硬扛。
“下一波攻击后,所有防线收缩半米。”她说。
李薇抬头看了她一眼:“收缩?他们会以为我们撑不住。”
“那就让他们以为。”林晚声音没变,“我们不需要赢,只需要节奏。收缩是为了喘气,不是认输。”
她开始用最简短的指令播报节奏:“压频,聚能,收束,释放。”一遍,两遍,三遍。声音沙哑,但稳定,像节拍器,卡在每一波能量潮的间隙里。
团队成员的呼吸渐渐同步。c组的供能恢复稳定,李薇的手指重新快了起来,张洋的光束也重新精准。
第六波攻击来时,三组协同完成拦截。没有误差,没有延迟,护盾波动幅度比前几波小了近四成。
林晚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确认攻击波被完全化解后,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知道,这不只是技术的胜利。是节奏的重建,是团队在极限中重新找回了控制感。
可她也清楚,这种稳定是脆弱的。他们靠的是她还在指挥,靠的是她还能给出指令。一旦她倒下,整个系统可能瞬间崩解。
她低头看了眼左手。手套裂开一道口子,血从掌心渗出,滴在终端边缘,晕开一小片暗红。
远处,赤红能量潮再次聚拢,比之前更厚,更沉。
她抬起右手,抹掉唇边干裂的血痂。
“准备第七波。”她说,“这次,他们不会只攻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