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780章 突围成功战再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晚的手指刚触到跃迁装置的触发钮,终端屏幕上的指令流猛地跳转。红外锁定的倒计时从三点七秒骤然压至一点九秒,系统边缘泛起暗红波纹,像一张正在收紧的网。

她没再犹豫。

单点模式启动,装置充能声短促地嗡鸣一次。她将身体压低,贴着导能舱倒塌后形成的斜面滑下,金属靴底碾过焦土与断裂的缆线。导热贴片在护甲内层微微发烫,她把贴片边缘撕开一角,让残留的温差顺着地面扩散出去——这微弱的热扰动不足以骗过高阶探测,但能干扰红外锁定的初始校准。

护盾波峰推进至第三段,阴影区刚刚裂开一道缝隙。

她在波峰抵达前零点六秒跃出。

身体贴地滑行,金属外壁在视野中飞速后退。跃迁推进器的残能震得肩胛发麻,但她没调整姿态,任由惯性带着自己切入新标定的路径。落地瞬间,她反手将导能舱残骸中的能量接口短接,引爆。

轰的一声,电磁脉冲扫过区域,红外锁定信号剧烈抖动。两名队员借着混乱从原路径脱出,踉跄着跟上。林晚没回头,只抬手在空气中划了两道短横——前进,掩护。

他们穿过了。

护盾衔接点近在眼前,波纹尚未完全闭合。她迅速调出终端,准备启动预设攻击程序。可刚输入指令,数据流又变了。防御桩的分布开始偏移,不再是均匀覆盖,而是向侧翼第三象限集中。那道原本只剩一丝缝隙的护盾边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内收拢。

时间不够了。

她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口中散开。精神像被撕裂的布,但她还是强行集中视线,凝视最近一名操作员的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对方脑海中的信息如潮水涌来——调度指令、防御优先级、能量分配比例。她迅速捕捉到护盾薄弱点的波动频率,那是系统在重组时产生的短暂失衡。数据在意识中成型的瞬间,她立刻同步至团队终端,随即关闭能力。

颅内像有铁钉在旋转,鼻腔一热,血顺着唇角滑下。

她抬手抹去,掌心沾了暗红。三、二、一——她在空中比出倒计时手势,队员立刻进入攻击姿态。三处早前布置的导能桩开始反向充能,能量流在地下悄然汇聚。

攻击只需三秒准备。

可就在倒计时启动的刹那,天空裂开了。

一道黑色闪电从引力场源头上方劈下,带着高频震荡的嗡鸣,直冲他们所在位置。那不是自然雷电,而是由系统主动释放的压制性能量,能在瞬间击穿未完全充能的护盾。

林晚瞳孔一缩。

她迅速将颈侧神经接口的冷却模块残液全部注入,刺骨的寒意顺着脊椎冲上大脑,短暂压下了精神震颤。视野恢复清晰的刹那,她看清了黑色闪电的轨迹——它并非直线落下,而是呈弧形绕过导能舱群,从斜上方切入,封锁他们的正面退路。

“提前释放波动,十米外!”她出声。

队员立刻调整装置,将反向波动提前激发。能量在前方十米处炸开,形成一层不稳定的扰流层。黑色闪电撞入其中,行进轨迹微微偏移,落地点向右偏移了两米多。

他们躲过了第一击。

但扰流层只维持了一点八秒,下一击随时可能落下。林晚盯着护盾衔接点,那里只剩最后一道裂缝。融合攻击的倒计时还剩一点二秒。

她没动。

直到倒计时归零,三处导能桩的能量同步涌向护盾薄弱点。轰然一声,衔接点的波纹剧烈震荡,裂缝扩大了一瞬。她立刻下令:“压进!”

三人同步前冲,穿过护盾缺口,直抵引力场源头外围。

地面剧烈震颤,金属结构在能量冲击下发出刺耳的呻吟。林晚迅速调出系统内层数据,准备定位核心控制节点。可就在这时,终端震动。

防御系统再次升级。

权限层级跳转至最高级,调度指令不再由基层操作员发出,而是直接来自主控逻辑核心。这意味着,对方已经确认侧翼是主攻方向,不再有任何误判。

护盾开始重组,不再是局部调整,而是整体结构向内收缩。原本分散的能量桩迅速聚合,形成环形防御带。他们刚突破的位置,正在被快速填补。

林晚知道,下一次攻击必须精准到毫秒。

她低头看了眼跃迁装置,剩余充能不足百分之二十。导热贴片已经失效,护甲表面温度持续上升。一名队员靠在倒塌的支架上,呼吸沉重,护甲散热系统彻底停摆;另一人手指还在轻微抽搐,显然是神经震荡未消。

不能再等了。

她将终端切换至手动模式,准备强行接入系统底层。可就在她输入破解代码的瞬间,天空再次裂开。

第二道黑色闪电落下,比第一道更快,弧度更陡。

她猛地抬头,瞳孔收缩。

这一次,闪电的轨迹不再是单纯的弧形,而是带有预判性的折线,直指他们当前所在位置。系统已经学会计算他们的规避路径。

她没时间思考。

精神几乎枯竭,但她还是再次凝神,指尖压在太阳穴上。

“心灵洞察之镜”再度开启。

这一次,她没有锁定操作员,而是将感知推向闪电释放的源头。在能力覆盖的瞬间,她捕捉到了释放机制的启动序列——高频震荡的前兆波、能量蓄积的节点、释放间隔的规律。

数据在脑中闪现。

她立刻将信息同步至终端,同时下令:“左移三米,贴墙!”

三人迅速转移。黑色闪电落下,击中他们前一秒所在的位置,地面瞬间熔化,金属化作赤红液体流淌。

他们躲过了。

林晚缓缓放下手,视野边缘开始发黑。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能力,极限已到。再用一次,她可能会当场失能。

她靠在金属支架上,呼吸沉重。鼻腔的血还在流,顺着下巴滴落,在终端屏幕上砸出一个红点。

她没擦。

融合攻击需要重新充能,至少还需要三秒。而黑色闪电的释放间隔,正在从四点七秒缩短至三点九秒。

她盯着护盾的重组速度,测算着下一次攻击窗口。

突然,她注意到一道异常数据。

在护盾收缩的过程中,有一处能量桩的接入延迟了零点三秒。不是系统故障,而是因为主控逻辑在切换权限时,对边缘节点的响应出现了短暂滞后。

这个空档极小,但存在。

她迅速在终端上标出新的攻击路径——从左侧第三座导能桩切入,绕过环形防御带的衔接点,直击核心节点。

路径极窄,只能单人通行。

她抬头看了眼两名队员。

一人靠在支架上,额头冷汗直流;另一人手指还在颤抖,显然无法承担高精度操作。

她收回目光,将跃迁装置的充能模式调至极限输出。

她得自己上。

她没说话,只把护甲右侧的冷却模块拆下,递给受伤的队员。对方抬头看她,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她转身走向导能桩。

金属靴踩在焦土上,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回响。她走到起跳点,手指划过外壁,确认能量残留的走向。前方不足三十米,护盾的环形带正在闭合,只剩下最后一道缝隙。

她抬起手,准备启动跃迁。

可就在这一刻,终端震动。

敌方主控逻辑再次变动。

新的指令浮现——“启动终极防御协议,准备清除所有侵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