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101章 全球异动,市场迷雾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1章 全球异动,市场迷雾初现

通讯器刚放下,林晚的手指就落在主控台边缘。屏幕上的红色警报仍未熄灭,【Y.t._pRotocoL_INItIAtEd_At_02:15_toNIGht】的代码依旧悬在界面中央,像一根未剪断的引线。

她没有动。

呼吸平稳,眼神也没有偏移。但指节压着金属台面的力道微微加深,指背泛起一层薄白。

时间还剩五小时三十七分。监听装置尚未布设完成,调查组还在路上。她不能松。

可就在这一刻,系统底层日志弹出一条异常提示:离岸结算通道A7,在过去十二小时内累计触发三百二十八次微额清算,单笔金额严格控制在监管阈值以下,交易对手分散于开曼、卢森堡、新加坡三地,却全部指向同一家注册于塞舌尔的空壳公司。

林晚瞳孔微缩。

这不是洗钱节奏,也不是对冲操作。这种频率和结构,更像是某种信号传递——一种用资金流动编写的暗语。

她迅速调取关联企业名录,输入关键词“AI架构”“同步发布”“跨洲运营”。搜索结果跳出七家企业,分别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南美、中东、澳洲、北欧。行业不同,产品线各异,但从官网更新时间、技术文档版本号到宣传视频发布时间,全部精确到秒级重合。

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算法模块,都引用了一个未公开命名的底层库。文件哈希值一致,编译时间戳相同,更新间隔完全同步。

她靠回椅背,指尖轻敲扶手。

巧合可以有一次,两次。但资金流、技术流、信息发布流三线合一,不可能毫无关联。

苏悦从侧边终端起身走来,手里拿着一份刚生成的舆情简报。“‘城市护盾’推迟发布的影响已经控制住,团队情绪稳定。”她顿了顿,“你脸色不太好。”

“还没睡。”林晚声音很轻,没看她。

苏悦顺着她的视线看向主屏,眉头慢慢皱起。“这几家海外公司……有点太整齐了。像是同一个模板套出来的。”

林晚转过头,凝视她的眼睛。

精神集中,视野收窄。

“心灵洞察之镜”第二次开启。

画面一闪而过——不是苏悦的想法,而是她潜意识里对这些企业的判断碎片:“刻意模仿”“没有真实用户增长曲线”“营销话术复制粘贴”“背后有人统一发指令”。

与她的推论完全吻合。

能力关闭的瞬间,额角传来一阵钝痛,像是有细针沿着太阳穴往脑内扎。她闭眼半秒,再睁开时已恢复清明。

“帮我调出这五家公司的产品迭代日志。”她说,“我要看最近三个月每一次版本更新的具体内容。”

苏悦立刻转身操作,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滑动。几份日志并列展开,林晚逐行比对。当看到第三家企业的更新记录时,她停下。

所有重要功能上线时间,都在凌晨两点十三分到两点十七分之间。

与“夜瞳计划”的数据上传窗口完全重叠。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全球数据中心热力图。将七家企业的服务器集群位置标记后,再叠加资金流动节点、技术依赖路径、发布时间轴。

一张立体图谱缓缓成型。

七个点分布在全球,看似无序,但若以三个隐秘的数据中继站为中心画线连接,立刻呈现出清晰的星型结构——所有外围节点,都在向中心回传信息。

这不是独立崛起。

是协同部署。

有人在用跨国资本和技术网络,复刻“夜瞳”的模式,甚至规模更大,布局更深。

她盯着图谱最顶端的那个中枢节点,位于东欧某国边境地带,名义上是一家废弃的通信基站,实际电力消耗常年维持高位,且对外网络接口全部加密。

林晚低声说:“他们不止想控制一个城市。”

苏悦站在旁边,听不清她说什么,只问:“需要召集会议吗?”

林晚摇头。

今天已经用了两次“心灵洞察之镜”,第三次强行开启会让她接下来十几个小时无法正常思考。而现在,她必须保持清醒。

她退回座位,打开内部权限系统,将所有线索整合成一份动态报告。资金异常、技术同源、时间同步、地理分布、中枢指向……每一条证据链都标注来源与可信度等级。

然后,在威胁评级栏手动输入:“S级潜在危机”。

标题命名为:跨域协同型市场操控组织初步研判。

设定为自动推送至联盟七位核心成员待阅列表,阅读后需在两小时内反馈意见。

做完这些,她才抬起头,看向窗外。

天边已有微光,楼宇轮廓渐渐清晰。街道上开始出现早班通勤的人影,公交车亮着灯驶过十字路口。

一切如常。

但她知道,某些东西正在水面之下移动。那些看似无关的交易、突然冒头的科技公司、同步上线的产品——都不是偶然。

苏悦站在一旁整理资料,忽然说:“刚才那份塞舌尔公司的注册信息,我查了一下代办机构。发现经办人签名,和三个月前被注销的一家云都本地咨询公司负责人笔迹相似。”

林晚猛然回头。

“哪家公司?”

“恒远咨询。”

空气仿佛静了一瞬。

这个名字,出现在“夜瞳计划”最初的用电合同上。也是调查小组顺藤摸瓜找到城西配电站的关键线索。

现在,它又出现在海外空壳公司的注册链条中。

不是巧合。是延续。

她立即调出“恒远咨询”的原始档案扫描件,放大签名区域。对比系统留存的笔迹样本——起笔顿挫、转折弧度、收尾拖拽,全部一致。

这个人,不仅参与了本地阴谋,还深度嵌入了国际资金网络。

她迅速检索该负责人过往社会关系,重点筛查曾与其共事、或通过他推荐进入其他企业的人员。

名单跳出来二十多人。

她一个个往下翻。

直到看到第七个名字时,手指停住。

张维。

现任“星轨资本”技术顾问,三年前由赵铭亲自推荐入行。其公开签署的技术评审文件中,签名末笔习惯性上挑,与“恒远咨询”负责人笔迹特征完全吻合。

而且,他在一次行业闭门会上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控制,不在于显形,而在于无形中设定规则。”

林晚将这个名字拖入核心嫌疑人标签,设为最高监控优先级。

此时,主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消息。

调查组长发来确认:“监听装置已成功安装,处于待命采集状态。现场无异常巡逻,电源未被触动。”

她回了一句:“保持静默,等指令。”

然后转向苏悦:“你刚才说,那几家公司的宣传口径高度一致?”

“对,不只是术语雷同,连案例描述都像是同一支团队写的。”

“把它们的官网文案、发布会视频、社交媒体推文全部抓取下来,做语义模型分析。我要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内容生成系统在输出。”

“明白。”

苏悦转身去忙,林晚则重新看向主控台。

图谱仍在运行,新的数据不断注入。那个星型结构越来越清晰,中心节点的权重也在上升。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夜瞳”只是局部测试。

而现在,真正的系统性行动,才刚刚开始。

她站起身,走到通讯面板前,手指悬在紧急会议呼叫键上方。

还没有按下去。

因为还差一点证据。

只要再等几个小时,监听装置捕获一次明文指令,就能确认国内外势力是否共用同一套通信协议。

到那时,她才能真正说服所有人。

她收回手,坐回位置。

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东欧中枢节点上。

下一秒,系统警报再次响起。

一条境外跳板传来的加密信令被截获,内容只有一行:

【GLobAL_phASE_oNE_ActI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