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麦里的声音刚落,林晚的手指已经落在控制台第三排快捷键上。她调出纳米标记最后三分钟的热力图谱,放大目标人物更换衣物前的全身扫描数据。
“鞋底内衬有残留。”她语速平稳,“静电吸附导致微粒未完全脱离。”
苏悦迅速靠过来,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局部放大图。银灰色颗粒在皮鞋左后跟内侧形成一片不规则斑点,信号强度极弱,但频率稳定。
“切换低频电磁感应波段。”林晚下达指令,“追踪共振特征。”
通讯频道静默两秒,外勤组回传确认:“信号重新捕获,精度下降百分之四十,持续时间预估两小时以上。”
林晚点头,目光移向主屏另一侧的城市地磁监测界面。她输入目标步行节奏参数——每步0.91秒,右脚落地略早于左脚,这是此前红外遥测记录下的习惯性偏差。系统开始比对城市地下管网震动数据,十五秒后生成三条撤离路径预测线。
其中一条直指港口区冷藏集装箱转运站。
“资金流向吻合。”苏悦低声说,“智利节点最近三次注入的资金,最终都通过马士基旗下子公司完成跨境结算。”
林晚没有回应。她调出建筑电力负载曲线,发现过去十分钟内,非必要供电已被切断,空调、照明和电梯系统进入节能模式。红外图像边缘开始失真,会议室内的温度分布变得模糊。
“他们在压缩活动痕迹。”她说,“会议还没结束,但已经开始清理现场。”
话音未落,技术员的声音再次切入:“本地基站发出模拟信号,一辆黑色商务车正从b2层驶出车库。”
林晚立即调取地下车库实时影像。画面中,车辆缓缓驶出坡道,车牌清晰可见,正是此前被标记的目标车型。但她注意到,车轮碾过地面水渍时的角度与以往不同——转弯半径偏大,不符合驾驶员惯用的急转操作。
“假的。”她手指轻敲桌面,“是远程触发的信号伪装。”
苏悦脸色微变:“他们知道我们还在盯。”
“不止如此。”林晚快速调取南美三座机场的边检系统日志,“对方已经开始反向试探。”
屏幕上跳出三条报警信息:加拉加斯、利马、迈阿密机场均检测到疑似调查小组成员的身份证件试图通关,持证人外貌与真实队员相似度不足百分之七十。
“影子反制。”林晚下令,“冻结所有外勤人员公开身份档案,启用‘灰线’协议。”
苏悦立刻执行,同时提醒:“科研组还没完成微粒附着优化方案,原定今晚提交测试报告。”
林晚看着她,忽然凝视她的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苏悦脑海中浮现的是加密档案库的访问日志界面,她正担心那份尚未加密升级的技术文档可能已被间接解析。这个念头强烈而清晰,带着一丝不安的迟疑。
林晚收回视线,额角一阵刺痛。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能力,神经像被细针反复穿刺。但她已得出判断——敌方并未渗透内部通讯,而是通过外部数据逆向推导出了部分部署逻辑。
“启动二级隔离。”她声音压低,“‘Z-01追踪实录’转入离线存储,设定三级访问熔断机制。”
苏悦快速操作终端,确认文件转移完成。与此同时,主屏突然弹出全球舆情警报窗口。
数十个社交平台热搜词条同步爆发:“云都联盟非法监控公民”“Zeta计划实为数据武器”“纳米微粒可侵入神经系统”。附带视频显示一段模糊会议录像,画外音声称联盟正在秘密研发群体行为控制技术。
“伪造得很粗糙。”苏悦皱眉,“但传播速度太快了,二十分钟内覆盖十七个国家的主要资讯平台。”
林晚接通市场团队频道:“暂停原宣传计划,发布技术白皮书摘要,强调追踪微粒仅用于设备级定位,不具备生物识别功能。”
“要不要澄清视频造假?”
“不。”林晚打断,“他们的目的不是毁谤,是拖延。”
她调出会议时间模型。目标人物仍在建筑内部停留,步态信号虽弱但未中断。真正的撤离尚未开始,对方却已发动舆论攻击——这说明会议仍在进行,核心决策还未达成。
他们需要时间收尾。
“发布声明。”她口述内容,“强调所有行动遵循国际合规准则,任何技术应用均有独立审计机制。”
苏悦记录完毕,询问发布时间。
“现在。”林晚说,“三大财经媒体同步刊发。”
指令下达后,指挥室陷入短暂安静。主屏左侧是重建的步态轨迹,右侧是不断跳动的舆情扩散图。两条曲线如同交错的脉搏,在同一时间轴上激烈对抗。
十分钟后,技术员报告:“虚假车辆信号停止传输,本地基站恢复静默状态。”
林晚盯着港口方向的预测路径。那条线仍然亮着,概率值从百分之六十八升至百分之七十三。
“他们不会走明路。”她说,“但一定会去港口。”
苏悦补充:“冷藏集装箱转运站有独立供电和冷却系统,符合数据中心伪装特征。”
林晚调出该区域近三个月的货运记录。每周三凌晨两点至四点,有一艘注册于巴哈马的货轮准时靠岸,装卸量极少,但每次停泊期间电力消耗激增。
“不是运货。”她指尖划过屏幕,“是在交换数据或人员。”
就在此时,外勤组传来新消息:目标人物离开会议室,正沿西侧楼梯下行,速度稳定,未携带大型物品。
林晚立即切换地磁追踪视角。脚步震动信号清晰可辨,节奏未变。系统更新撤离路径,三条预测线中,通往港口的那条概率升至百分之八十一。
“通知红外遥测组。”她下令,“监测东侧外墙排风口温度波动频率。”
“可是电力关闭后,热成像精度会大幅下降。”
“不用图像。”林晚说,“只采集波动周期,记录每一次峰值间隔。”
苏悦忽然抬头:“如果他们这次不开会呢?如果这只是例行检查?”
林晚看着她,没有回答。她知道苏悦真正想问的是:我们是否已经被牵着走了?
她转向通讯界面,接通调查小组组长。
对方出现在小窗中,背景依旧是那间普通办公室,桌上咖啡早已冷透。
林晚凝视他的眼睛,最后一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画面中,对方正反复核对一份行动计划表,重点标注了“港口区备用通道”和“信号屏蔽车调度时间”。他的思维集中在撤离流程上,没有任何异常怀疑。
可信。
林晚关闭能力,喉咙干涩,太阳穴持续抽痛。
“准备召开紧急会议。”她对苏悦说,“召集各组负责人,五分钟后接入。”
苏悦起身去准备连线,林晚仍坐在主控位。她的双手交叠置于桌面,目光锁定屏幕上那条由步态重建的移动轨迹。
目标已抵达b1层,正走向员工通道出口。
主屏下方,舆情热度曲线出现短暂回落,但新的关键词正在生成:“联盟资金来源不明”“境外势力介入调查”。
林晚伸手调出离线存储界面,确认“Z-01追踪实录”已切断所有网络连接。
她刚要关闭窗口,忽然注意到文件上传时间戳旁有一个微小的蓝色标记——那是系统自动记录的异常访问尝试提示。
虽然未能突破权限,但确实在十分钟前,有人从内部网络发起过一次间接读取请求。
不是外部入侵。
是内部某个终端,在尝试接触这份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