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163章 资源整合,联盟蓄势待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3章 资源整合,联盟蓄势待发

监控墙右下角的提示刚跳出,林晚的手已经落在终端边缘。她调出南区三号中继站的数据流,放大最新一次广播包,解码工具切入分析层的瞬间,防火墙日志自动刷新——那条空白来源的访问请求消失了,拦截记录被标记为“已处理”。

她没抬头,声音直接传入通讯频道:“老陈,刚才的未授权请求,路径残留数据包我要原始副本。”

“已经在路上。”老陈的声音紧跟着响起,“但我得提醒你,对方不是冲着档案本身来的。他们要的是触发系统响应模式,看我们怎么拦。”

林晚手指在面板上滑动,将两段异常信号波形并列显示。一段来自东区变电站外围,另一段是南区中继站刚刚捕获的重复播报。峰值一致,周期相同,但后者在音频底层嵌入了微量数据。

“他们在测试反应速度。”她说,“第一次试探防火墙,第二次收集通信结构。下次就不会只是看。”

苏悦的声音从另一条线路接入:“我已经把‘静默引导’的关键词埋进三家合作媒体的早间推送里。公众只会看到‘系统例行维护’的解释,不会察觉异常。”

“不够。”林晚摇头,“他们能屏蔽我的感知能力,说明他们的技术不在我们已知范围内。解释再完美,也挡不住他们从内部复制我们的运作逻辑。”

她站起身,走向主控台中央的全域资源调度图。屏幕上的城市被划分为七个区域,每个节点闪烁着不同颜色的进度条。红色代表高危,黄色为待核查,绿色则是已完成隔离的模块。

“启动资源重整一级令。”她输入权限代码,系统弹出确认框,“目标:四小时内完成科研、市场、调查三大系统的现有资源清单汇总。执行人:苏悦统筹舆情端,老陈牵头技术端。”

指令推送出去的同时,她开启了“心灵洞察之镜”。目光落在刚走进指挥区的一名数据员身上。对方正低头核对设备编号,神情专注。林晚的视线触及他的双眼刹那,脑海中闪过一串清晰的念头:**“备份库第三层,b-7柜,还有两块未登记的传感芯片。”**

她收回目光,立刻拨通工程组频道:“查b-7柜,有没有非标准配置的传感模块。别等流程,现在就拆。”

老陈的声音很快回传:“找到了。外壳标的是环境监测型号,实际电路做了信号缓存改装。这东西能在主系统断连时独立录频。”

“不是我们的人装的。”林晚盯着监控墙上逐渐亮起的绿色确认标识,“但他们利用了我们的维护空档。从现在起,所有设备出入必须双人签字,且由我亲自审批。”

她转身调出科研团队的任务面板。屏幕上列出二十多项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其中七项涉及昨夜“心灵激发”事件的技术还原。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依赖高精度神经反馈装置,而这类设备恰好需要连接外部传感阵列——正是她下令拆除的部分。

“这些项目不能停。”她说,“但也不能按原计划推进。我们需要把分散的材料和数据集中起来,建立独立防护区。”

十五分钟后,林晚出现在科研区临时指挥站。三名骨干研究员正在争论是否该暂停b类实验以腾出算力。她没有打断,而是依次凝视三人的眼睛,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第一人想着:“只要再有六小时,就能验证动态频率匹配模型。”

第二人担忧的是:“材料库存只剩三成,撑不过两次全功率测试。”

第三人反复浮现的画面是:“昨天那个领队回来时,右手一直在抖。”

林晚合上眼,三秒后睁开。“老陈,启用备用数据库镜像,同步丢失的实验记录。同时通知工程组,优先恢复材料管理系统。”她转向通讯屏,“从现在开始,所有稀有材料统一入库,使用需经双重授权。b类实验继续,但改为分段验证,每阶段结束后重新评估风险。”

“你信得过我们还能控制节奏?”一名研究员问。

“我不信节奏。”林晚说,“但我信一点——只要我们还在动,他们就得跟着调整。拖得越久,漏洞越多。”

她回到主控室时,苏悦正调出市场团队的宣传资源清单。大屏上滚动显示着可调动的广播频段、社交平台接口、应急信息发布终端的数量与分布。

“我们有三百七十二个公共信息节点。”苏悦说,“但如果全面封锁非必要通道,能用的只剩一半。”

“那就用这一半。”林晚点头,“批准‘静默引导预案’。所有对外发布的内容,加入预设关键词加密层。一旦发现异常信号试图模仿我们的传播模式,立即反向追踪。”

“万一他们假装回应我们的引导呢?比如放出假消息,让我们误判方向。”

“那就让他们放。”林晚手指轻敲桌面,“我们不靠内容赢,靠反应链。他们学得再快,也需要时间复制决策流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改变链条长度。”

她调出调查小组的任务记录库,快速翻阅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情报提交日志。多数线人处于失联状态,仅有三条加密信道保持微弱心跳信号。她逐条查看联络时间与内容格式,最终圈定三个从未变更过接头方式的外围情报员。

“重启这三条信道。”她下达指令,“使用旧版加密协议,发送空白数据包作为唤醒信号。如果有人回应,立刻转入临时安全屋。”

“你不担心这是陷阱?”苏悦问。

“我担心。”林晚看着屏幕上缓慢跳动的回应计时器,“但我更担心什么都不做。他们已经看过我们怎么赢,接下来一定会试着扮演我们。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学会之前,找到他们在哪。”

老陈的声音在此时切入:“主系统安全扫描完成。没有发现潜伏程序,但我在东区备份线路的日志里抓到一个细节——每次异常信号接入前,电压都会先下降0.3%。太小,不足以触发警报,但足够激活某种低功耗接收装置。”

“物理载体。”林晚立刻反应过来,“他们不是纯靠远程渗透。有人在城内布置了接收终端。”

“而且不止一个。”老陈补充,“这种波动覆盖了五个区,间隔时间刚好够信号接力传输。”

林晚站起身,走到调度图前,亲手将五个区域标红。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条连线,连接起所有曾出现同步行为的技术人员所在位置。

“这些点之间有共性。”她说,“都是昨晚防御系统升级时,允许外部工程队进入的站点。”

“你是说……有人借维护名义装了东西?”苏悦皱眉。

“不是‘有人’。”林晚声音沉下来,“是一直有人在。我们以为打赢的是场战役,其实只是被人看了一整场演习。”

她按下全域通讯键:“所有部门注意,资源清查范围扩大至所有近期接受过外部维修的设施节点。工程组即刻出发,逐个排查供电箱、信号转接柜、通风管道内的隐蔽装置。发现任何未登记设备,立即封存并上报。”

命令下达后,主控室内陷入短暂安静。各系统进度条开始缓缓推进,绿色标识逐渐蔓延。苏悦低头整理舆情模型,老陈带队进入维护层,林晚站在中央调度台前,目光扫过每一处变动的节点。

忽然,南区二号监控站传来一条自动警报:某个废弃地下通道的红外感应器捕捉到轻微热源移动,持续时间十七秒,随后消失。

她放大数据,发现那片区域本不该有任何生命迹象。更奇怪的是,感应器记录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起伏——像是呼吸。

林晚走到监控墙前,调出该通道的历史出入记录。最后一次登记是在三天前,一支工程队进去更换电缆,出来时签了双人确认单。

她盯着那两个签名的名字,缓缓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回忆起刚才见过的那名数据员脑中的画面——b-7柜里的传感芯片,编号尾数是“217”。

而工程队登记表上,携带设备栏写着同一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