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笔尖悬在白板上最后一个坐标前,没有落下。她收回手,转身走向墙边的数据终端,手指快速滑动屏幕,调出城市公共信息流的实时面板。监控墙上,科研区的信号模型仍在运行,但她的注意力已经转移。
“启动一级舆情监测预案。”她按下通讯键,声音直接传入市场团队的调度频道,“所有公开平台关键词扫描频率提升至每十五分钟一次。”
指令下达后,主控屏上的信息瀑布开始加速滚动。林晚亲自设定了三组监控词:“心灵屏障”“系统失灵”“联盟隐瞒”,并将东区变电站、西区广播中继站和南区能源枢纽标记为高危传播源。系统立即响应,自动抓取关联内容,并对发布账号的行为模式进行追踪分析。
不到二十分钟,警报轻响。五条看似无关的帖文被算法识别为异常——分别发布于不同论坛,标题各异,但核心话术结构高度一致。其中一篇声称“所谓逆转是幻觉工程”,附带一段模糊视频:一群市民在能量波动后集体跪倒,画面外有画外音解释为“自发感恩”。另一篇则以“亲历者”口吻描述“感知能力突然失效”,称当时听到一种低频嗡鸣,随后意识短暂空白。
林晚放大视频帧,逐秒查看人群动作。他们的跪倒并非同步,而是由外围向中心扩散,节奏与信号畸变的时间曲线完全吻合。这不是自发行为,是某种引导的结果。
“不是攻击,是重塑叙事。”她低声说。
市场团队迅速介入,启用行为识别程序筛查账号网络。五分钟内,五个高频联动账号被锁定。它们Ip地址分布跨省,但发文时间精确到秒级同步,语言风格统一,用词偏好高度重合。更关键的是,这些账号从未参与其他话题讨论,只围绕“系统异常”“联盟控制”等关键词反复输出。
“水军矩阵。”一名分析师确认,“背后有人统一策划。”
林晚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扫过不断弹出的新数据。她抬起眼,看向身旁正在记录的年轻女成员。对方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显然已被眼前的信息洪流压得喘不过气。
林晚微微闭眼,集中精神,凝视她的双眼。刹那间,“心灵洞察之镜”开启。对方脑海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浮现——最强烈的念头不是恐惧,而是怀疑:“我们能拦住信息,但拦不住人心。”
林晚睁眼,神色未变。她知道,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整个团队潜藏的焦虑。敌人不一定要推翻真相,只要让公众开始质疑,就能动摇联盟的根基。
“不只是溯源。”她重新接通通讯,“还要预判他们下一步想让我们变成什么形象。”
命令传下后,团队调整策略。不再局限于拦截删帖,而是反向追踪信息投放路径。他们发现,部分关键帖文在被截图前已被删除,操作手法干净利落,显然是经过训练的反侦察行为。更棘手的是,主流社交平台的推送机制开始出现偏移——带有阴谋论倾向的内容自然流量上升,而联盟官方账号的澄清贴阅读量持续下滑。
“他们在操控推荐逻辑。”另一名成员指出,“不是靠刷量,是利用平台规则漏洞。”
林晚点头。这种手段比粗暴的造谣更危险。它不动声色地改变公众的认知环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被设定的解释框架。
她调出缓存服务器日志,命令技术端恢复已删除内容。通过设备指纹比对,一条境外中转节点浮出水面。该节点三个月内曾多次接入云都本地网络接口,最近一次连接发生在东区信号异常前四小时。
“查它接触过的所有本地接口。”她拨通老陈的线路,“特别是非官方备案的临时接入点。”
“已经在做了。”老陈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安全权限已调用,历史访问记录正在提取。”
林晚回到主控台,在日志系统中签署《舆情响应预备令》。这份文件授权市场团队在二十四小时内可自主发布澄清声明,无需逐级审批。这是联盟成立以来,首次将紧急响应权下放至非战斗部门。
“他们要打的是心理战。”她对团队说,“所以我们不能只做防火墙,还得掌握解释权。”
团队成员陆续确认指令接收。监控屏幕上,新的追踪模块开始加载,自动标记异常账号的互动网络,并绘制传播路径图谱。与此同时,静默引导机制启动——一批合作媒体账号悄然发布科普类内容,提前占据“心灵感知”“信号干扰”等关键词的搜索前列。
林晚站在屏幕前,看着信息流逐渐被重新塑形。她清楚,这只是开始。对方不会只用一种方式进攻,舆论只是其中一环。
半小时后,第一份证据链归档完成。五条原始帖文、三个关联账号、一条境外中转路径,以及平台流量异常数据,全部打包加密,存入应急响应库。市场团队进入轮班监控状态,确保每一轮信息波动都能被即时捕捉。
林晚拿起数据板,翻阅最新报告。页面停留在一张截图上:某个匿名论坛的新帖标题写着——“你们真的还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吗?”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轻轻划过屏幕边缘。
这时,通讯灯再次闪烁。老陈的消息进来:“中转节点的历史记录提取完毕,发现两个未登记的本地接入点,其中一个位于南区旧通信塔附近。”
林晚抬头,看向监控墙上的地理分布图。那个位置,正是三天前信号首次屏蔽的区域。
她正要开口,主控屏突然跳出新提示:一个刚注册的账号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一段音频,标题为“听,这就是他们不想让你听到的声音”。
音频只有十秒,内容是一段不规则的低频震动。播放次数在两分钟内突破五千,评论区已有用户留言称“听完后头痛”“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记不清”。
林晚立即下令封禁链接,但系统显示,该音频已被转发至十七个备用账号,部分已更换标题重新上传。
她调出传播路径,发现这些账号的注册时间集中在过去六小时,使用的都是虚拟身份,但支付验证信息指向同一张境外预付卡。
“不是随机投放。”她低声说,“是在测试反应速度。”
她转向终端,准备调取更多交易痕迹。就在这时,市场团队传来新发现——那段音频的波形图,与东区变电站技术人员行为同步化时的信号畸变曲线,存在七成相似度。
林晚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
音频再次响起,从角落的监听设备中传出,低沉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