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的话在主控室里悬了半秒,没人接话。林晚的手指还停在启动按钮上方,指尖微微压着控制台边缘,像是在等一个落点。
她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目光已落在组长脸上。双眼对视的瞬间,心灵洞察之镜悄然开启。她看见了——不是对当前计划的怀疑,而是三年前雨夜中一辆黑色车冲出巷口的画面,是那名外勤队员最后传回的断续音频:“他们知道……我们……”然后信号彻底中断。那一次,他们因为轻信了一个虚假排班表,折损了最得力的情报员。
林晚收回视线,声音不高:“我们不会再让任何人孤身涉险。”
她调出加密档案库,屏幕弹出一份从未公开的“影子名单”。三组身份信息并列呈现,每一条都标注着交叉验证的时间节点与行为模式分析。“周培只是入口之一。他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在过去七次任务中从未更改过巡检动线,也从不检查随行人员设备。”她顿了顿,“习惯让人高效,也让人松懈。”
老陈盯着数据流界面,眉头微动:“如果他们临时增加人手呢?结算中心今天刚更新了权限日志。”
“那就多派一组暗线。”林晚调出设备调配清单,“明天随行的技术员会携带新型信号采集器,伪装成常规检测模块。同时,供应商的运输箱夹层已植入微型回溯芯片,一旦接入内部网络,自动上传定位与通信频段。”
组长低头翻看任务卡,忽然问:“万一对方在终端设了反侦测机制?”
“那就让它触发。”林晚说,“但别当场暴露。我们要让他们以为一切顺利,直到切换指令发出那一刻。”
她按下通讯键:“科研组,干扰装置准备情况。”
频道很快接通,技术人员回复:“模型已完成三次模拟测试,匹配误差控制在±0.02赫兹以内。只要拿到现场真实频率,就能在0.3秒内完成阻断。”
“市场组?”她转向另一条线路。
“舆情预导流材料已提交市政审核,联合公告预计两小时内发布。直播流程确认无误,结算中心监控画面将同步接入公共平台。”
林晚点头,目光回到主屏。三大系统的状态灯依旧稳定,但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侧面——节奏比平时慢了一拍。
时间开始流动。
第二天上午九点四十七分,结算中心外围。
伪装成设备维护商的车辆缓缓驶入后勤通道。技术员提着工具箱下车,动作自然地扫过门禁。组长站在百米外的街角便利店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视线始终锁定入口。
主控室内,老陈盯着实时传输的画面,呼吸略微放沉。信号强度波动图在屏幕上缓慢爬升,突然出现一段异常波形。
“增强器启动了。”他说。
林晚立即下令:“开启量子备用信道,保持双向连接。”
几乎同时,网络端警报响起——数个匿名账号正在社交平台上散布消息:“联盟伪造系统故障,企图接管市政资源!”附带一段剪辑过的结算中心停电视频。
“来了。”老陈低声说。
林晚没有犹豫:“发布联合公告,启动直播连线。”
不到十分钟,官方渠道推送《关于市政升级进展的说明》,第三方监测机构负责人出现在镜头前,逐一展示各节点运行参数。评论区迅速反转,质疑声被大量“属实”“原来是正常维护”的回应覆盖。
而就在舆论转向的瞬间,调查组传来密报:技术员已在设备夹层中定位到非法控制终端,并成功植入反向追踪程序。
“链路已嵌入。”组长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等待指令。”
林晚看着主屏上的倒计时,还有十一分钟,周培将执行最后一次参数校准。
“所有人,进入最终阶段。”
十点整,结算中心机房内,周培刷卡进入核心区域。技术员紧随其后,借调试接口之机,将采集器插入辅助端口。数据开始回传。
主控室里,老陈紧盯频段分析图。“捕捉到了!cx-NEt-7真实输出频率为432.65赫兹,偏差小于预测值。”
“干扰装置准备就绪。”科研组回应。
林晚盯着屏幕中央的进度条,心跳平稳。她知道,真正的攻击不会只来自这一处。
果然,三分钟后,能源调度系统监测到异常数据包涌入,伪装成例行维护指令,正试图激活远程协议。
“他们要强推切换。”老陈声音绷紧。
林晚立刻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凝视老陈双眼。镜中浮现的是科研组刚刚发现的细节——这批指令携带合法签名,且经过多重加密跳转,普通防火墙无法识别。
“把阻断程序切到‘镜像反射’模式。”她下令,“原路反弹,锁定源头Ip。”
系统响应速度极快。数秒后,主屏上跳出提示:“攻击源定位成功,Ip地址已封锁,关联设备全部离线。”
红点一个个熄灭。
紧接着,物流结算系统日志更新:非法控制终端已被物理拆除,所有篡改记录恢复原始备份。通信网络恢复正常,底层权限重新归位。
城市运转的脉搏,回到了原来的节奏。
老陈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又慢慢戴上。他的手有点抖,但嘴角松了下来。
组长走进主控室,收起通讯器,走到林晚身边:“证据链完整,全过程录像已加密存档。他们没法否认。”
林晚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仍停留在主屏上,三大系统的状态灯全部转为绿色,数据流平稳如常。
外面的世界还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街道照常通行,商铺开门营业,人们刷着手机,查看最新的市政通知,没人意识到一场足以颠覆城市秩序的危机,已经被悄然化解。
老陈站起身,开始整理操作日志。组长转身去确认外勤撤离情况。主控室恢复安静,只剩下设备运转的低鸣。
林晚的手指缓缓滑过控制台表面,停在“破晓”计划的结束标记上。她想起昨夜那个问题——万一不止一个周培?
现在她知道了答案:就算有更多,也会因为同样的逻辑漏洞暴露痕迹。自信的人从不怀疑流程,而他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完成了反制。
她抬起眼,看向窗外。云都的天空灰白,阳光被层层云遮住,但光线仍在缓慢渗透下来。
这时,老陈忽然轻咳了一声。
林晚转头看他。
他指着能源系统的监测图,眉头皱起:“有个问题。”
林晚走过去。
图谱上,北区变电站的数据流虽然恢复正常,但在凌晨三点十七分,曾有一次持续十二秒的微小波动。幅度极小,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发生在系统自检间隙。
“这不是我们的操作。”老陈说,“也不是对方残留信号。它……像是某种确认。”
林晚盯着那条曲线,眼神一点点沉下去。
她调出过去二十四小时所有关联节点的日志,逐帧比对。终于,在第七个交叉点,她发现了相同的波动模式——每次间隔恰好六小时,每次持续时间都是十二秒。
这不是攻击。
这是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