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江啊?怎么有时间想到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你那不争气的老师给你找事干,你不想要他了?”
江寻为了给夏芜寻摸合适的渠道种植草药,从联系人里找到一位名叫秦义的老者,这位老学者和江寻的导师算是冤家,二人年纪相仿,成就相当,只不过江寻的导师从事的工作和秦义的工作,有些背离。
秦义是一名古法爱好者,他对华夏源远流长的古老技术特别感兴趣,年轻时候曾经想推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奈何随着西医的深入人心,中医传承断代,良莠不齐,江河日下,他所做都是徒劳。
秦义一直认为,中医是好的,是神秘的,如果有合适的人走上中医这条路,认真地研究,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在治疗病人方面起到的作用,绝对不会比西医差劲。
奈何他的理论是好的,就是缺少实证。
这些年来,国内好的中医越来越少,在一些中医吹口中,中医的作用被夸大其词,直接起到反作用,让一些人成为中医黑。
这些争吵风云,从来没有断过,秦义更是在退休之后,毅然投入到中医和中草药的研究之中,在认识江寻之后,他夸赞江寻年纪轻轻,却又能耐得住性子在深山之中做研究,认为他是个很好的接班人,甚至当着江寻导师的面撬墙角。
结局就是两个老人吵得不可开交。
江寻对秦义很是佩服,秦义这人身上有一股潇洒劲,还有一种事不成不罢休的狠劲,总而言之,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一个老人的淡然。
江寻听闻笑着解释,自己暂时还没有打算转行,不过他最近在桐市这边的山里做研究,倒是发现一个很不错的中医大夫,七十多岁,以前是个赤脚大夫,自学中医,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
秦义一听,嗤笑道:“是个装模作样的骗子吧?”
不怪秦义会直接怀疑,他见识过的终于大夫实在太多了,绝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故弄玄虚,连蒙带骗。
为什么一个中医,有很多病人去找,结果有的说他医术高超,有的却说医生医术不行呢?
因为中医就是这样,同样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除了要辨证,还要辨因,但大多数学中医的,都只会背方子,背病症,然后再逮着病人的病症,死命地找方子往上靠。
就拿最简单的感冒举例子,以前人没讲究,感冒症状就那些,发烧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看病时开的药大同小异,西医轻则吃药,重则输液。
可其实呢,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这两种症状不同,对症下药肯定也要不同。
一些中医只知道表象,一味地给开感冒药,也不知道用心去专研,一辈子就想挣个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快钱。
秦义越接触中医这领域,越觉得这圈子里大多数人都不争气,中医要是一直如此,再过两三代人,可能真要断代了。
他时常感到遗憾,越研究就越觉得自己年纪太大,只恨年轻时没有转而专研中医。
在看到江寻后,他和江寻说了很多心里话,大多数都是关于中医的,他感觉江寻像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希望江寻能够弥补他年轻时候的遗憾,趁早转行。
江寻听到长辈如此说,他知道秦义的性子,认真解释道:“不是的,杨爷爷是个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名气都是给人看病攒出来的,这边村里没有卫生院,听说是乡民不信任卫生院,觉得还没有杨爷爷医术高,后面开不下去,就关了。”
江寻告诉秦义,最近有个得了尿毒症的小伙子,专门来找杨洪恩看病,结果现在病好了大半,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他这么一说,秦义就来兴趣了。
江寻说自己的朋友,就是杨洪恩的孙女,想要包山种植中草药,还在招中医学徒,想要传承杨老爷子的医术。
江寻感觉秦义应该会对此感兴趣,不如来这边看看情况。
要说种植中草药,秦义肯定也能帮上忙。
毕竟和江寻相比,秦义才是在这个领域深耕了一辈子的真正专家。
秦义听完,当即就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你把地址发我,我买票,亲自去看看去,要真像你说的那样,这大夫是个神医啊!”
挂断电话,本来正在伺弄他那快长成龟背竹的绿萝的秦义,赶忙往书房走。
他爱人是名退休的特级教师,正在一边看电视里的纪录片,一边打毛衣,从眼镜里看他匆匆忙忙,嘴里还嘀咕着什么,也没作声。
等秦义在电脑上买好去桐市的机票,他才高兴地出来,手舞足蹈道:“翠萍,我明天要去桐市,小江告诉我那边有个老中医在招生,让我去探探虚实。”
张翠萍“嗯”了一声,“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还不一定呢,那人要是个骗子,我就早点回来。”
“上个月你不是答应咱闺女了吗?要去国外看她和外孙,该不会后悔了吧?”
秦义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思考片刻,叹口气道:“当初我就不该听你的,非送她去什么国外,现在好了,人干脆留国外不回来了。还要老子去看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想把我骗去国外,不让我回来了。”
张翠萍和老伴相处一辈子了,知道他这人骨子里古板的很,她劝道:“你给国家做一辈子贡献,人都七十多了,也该享受享受天伦之乐,闺女小时候,你跑深山里一待就是几个月一年的,让闺女都见不到你几面,现在年轻人多了,像小江,有他这样的年轻人在,你这种老家伙还有什么用?就听闺女的,出国看看吧。”
秦义没话说了,这是他一辈子的软肋,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对不起女儿。
可那时候,他也是没办法。
“行吧,我就去看一眼,过不了几天就回来。”
“好,那出国的机票,我让闺女给你定了?”
“定吧定吧!”秦义嘟囔着,张翠萍脸上露出无奈的笑。
次日,秦义带着两个关门的徒孙,乘坐飞机前往桐市,在飞了两个小时后,转乘出租车,三人总算到了东华镇。
彼时东华镇正在修路,到处都是围起来的铁皮,霹雳啪啦,环境着实不算好。
江寻前来迎接他们,还带着夏芜。
夏芜上前跟秦义老爷子打招呼握手,她今天穿着牛仔和紧身背心,马尾盘起,看起来英姿飒爽,“秦爷爷,欢迎您来到东华镇,我叫夏芜。”
“秦导,这位就是我朋友。”
“夏芜,这两位算是我师兄,他叫赵秀,这位是李辉。”
另外两位年轻人看起来约摸二三十岁,没戴眼镜,皮肤都不白,背着个大包,看起来还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像是博士。
夏芜和他们打过招呼,也不耽误时间,直接让人上车,要接的人多,夏芜没开斗车,而是把季云舟的豪车给开来了。
赵秀和李辉对视一眼,觉得眼前这姑娘真不简单,听说她要搞什么中药种植,看来是家里有矿。
怪不得能开这么贵的车。
等离开正在修路的东华镇,越往村里走,空气就越好,景色越发怡人。
秦义看着窗外连绵的山群道:“你就是在这里面做研究?”
“是啊,上个月刚发现紫木衫,前不久山里还有猴群下来,我已经上报了,地方林业局也设置了巡山员,估计再过一段时间,这里的生态环境会恢复的更好。”
“这一片山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是不是还有熊猫出没啊?”
赵秀突然道。
“是,上世纪五六十年到的时候,有记录显示东华镇有熊猫出现,不过自从经历过偷猎事件后,熊猫就从这块山脉消失了。”
“真是可惜,要是熊猫还能回来,说不定他们这里还能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夏芜一边开车一边听大佬们说话,惊讶得不行:“这里还有熊猫?”
“是啊。”
“你怎么没跟我说过。”
“那不是现在没有了吗?就没有说的必要了。”
夏芜黑线。
不过说的也是,她每天都挺忙的,哪有时间和江寻闲聊啊。
她也开始幻想,要是熊猫还能重临这篇土地就好了。
毕竟没有谁会讨厌国宝啊!
“小姑娘,就是你想种植中草药吗?”
秦义问夏芜。
夏芜点头,简单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秦义表示了解,然后越发向往见到杨洪恩。
从镇上开车到村里十分钟车程左右,夏芜开的慢,现在是暑假,孩子们跑的到处都是,说不定路上就会突然窜出来一只小可爱,所以路上有拍照限速,有时候还会限制大车从镇上进出。
如果不是为了接人,夏芜也不会开车的。
她已经决定,下次再接人就用牛车了。
知道今天有客人要来,杨洪恩没有外出给人看病,他在家中,让病人自己上门。
秦义几人赶到时,杨洪恩正在给人看病,竹卷帘用绳子绑起,从外面就可以看到屋里的情况,杨洪恩坐在一排排药柜前面的木头桌子上,那木桌也不知道用多少年,都被人盘包浆了。
屋子里弥漫了中药材特殊的气息,苦涩,让人上头。
杨洪恩只是坐在那,就让人觉得仙风道骨,一看就是个医术高超的神人。
秦义眼前一亮。
再看杨洪恩给人脉诊,中医看病讲究一个望闻问切。
第一眼要看病人的外表,五官如何,精神状态如何,脚步是扎实还是虚浮。
第二步就是要闻,病人身上的气味,也是看病的一个重要表现。
再来就是问询,许多医术高超的大夫,有前两步就能做到对病人的情况有基础了解,但还不能轻易下诊断,必须要再细细问询病人的情况。
最后才是切,切就是把脉,左右两手抓。
杨洪恩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大夫,可他给病人看病的态度依旧很扎实,一边把脉一边问询,再得出诊断。
“你没什么大问题,不是高血压也不是高血糖,身子好着呢,再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杨洪恩收回把脉的手,交叉手指道:“不过大中午的,谁让你到外头舂米的?都中暑了!再来晚一些,就成热射病了,想治疗也很简单,藿香正气水喝一喝,空调屋里吹一吹,散散热,下次别不赶巧在大太阳底下干活了!”
看病的是个女人,看起来五六十岁,陪在她身边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应该还在上大学。
听到杨洪恩问的话,女孩终于按捺不住火气道:“我就说不让你干,你非要干!你到底要干什么啊你!”
女人委屈极了,跟杨洪恩诉苦道:“你们看看我这养的是什么闺女,她说想吃红糖糍耙,又说小时候我不关心她,我这不关心她了,顶着大太阳都给她舂糍耙,她又生我气,唉……不活那么久了,没意思。”
女儿就跟被点燃的炸弹一样,马上就要爆炸了。
谁知道杨洪恩比她更快,严肃地对女人道:“你这种想法可不对,我看你闺女比你更需要看病,她呐,再让你这么气下去,估计要得妇科病的。”
女人大惊失色:“她还是个没成家的小姑娘呢,得什么妇科病啊!”
转头又对女儿道:“我让你读大学不是送你去鬼混的,你要是敢鬼混,我就打断你的腿!”
在场众人无不为年轻女孩捏把汗,差不多能想象到这闺女在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女儿呜呜地哭着,像是被气狠了,她哭得都说不出来话,女人还在喋喋不休,不依不饶,“你说话啊!”
女儿手都成鸡爪了,呼吸不上来,很明显都被气成呼吸性碱中毒了。
这时候女人才看出来不对劲,赶紧喊杨洪恩给她闺女看看。
杨洪恩几针下去,女孩看起来情况好多了。
只不过她有这么个妈,就算能撑过今天,也撑不下去接下来几十年啊。
杨洪恩对女人道:“梅啊,你听叔一句话,你该看看脑子了,再这么蠢下去,你就这么一个闺女,估计也要被你蠢死了。”
女人听完敢怒不敢言,只因为杨洪恩实在太有声望了,都是被他看病长大的,又受过他的恩情,哪怕被人指着鼻子骂,女人也没敢反驳,只能说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肯定盼着闺女好,可闺女不领情啊。
杨洪恩无奈地让她以后少说话,在家闲着没事不如找个活干,别管小孩子的事情了,她闺女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她什么都别管,女儿活得肯定比她管着还要好。
梅说那怎么能行,闺女还小呢。
杨洪恩转头就问她闺女,“你还小吗?我看都能出来找份差事养活自己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你看要不要找点事干,我给你开工资!”
梅的女儿躺在床上生无可恋,实际上,要不是她妈在电话里以死相逼,她是不想从学校回来的。
每天二十四小时和她妈住在一起,已经让她的抑郁更加严重了。
梅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她一听闺女能在家门口挣钱,赶紧撺掇道:“你大爷爷问你话呢,快说啊!”
杨洪恩皱眉瞪她:“我跟你说什么来着,小孩干啥你都别插手!要真闲着没事就出去进厂打工,给你闺女攒钱当嫁妆!”
梅缩回手,嘴里嘟囔道:“我这头还疼着呢。”
“疼就回去吃药。”
杨洪恩不客气地赶客。
梅走了,她闺女却被留下来继续看病。
夏梦不知从哪钻出来,吃着小布丁雪糕,心有余悸地对夏芜道:“刚才那女人太可怕了,你们回来晚了,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能让无法无天的夏梦直呼可怕,可想而知梅是个多么恐怖的人。
一些变态根本不知道以爱之名的绑架有多恐怖,尤其是来自亲人的。
“她抑郁症估计都躯体化了,你看,跟个木头人一样。”
秦义看了半天,注意到女孩的情况。
一开始女孩只是呼吸性碱中毒,说白了就是情绪太过激动,超出人体承受范围,躯体应激无法呼吸,杨洪恩几针下去,她呼吸性碱中毒减缓很多,情绪一平静,人又跟解离了一样,一动不动,好像对外界什么事情都没了反应。
看着可真可怜。
杨洪恩转手又给女孩扎了几根银针,片刻过后,女孩木愣愣的眼睛闭上了,像是睡着了。
杨洪恩捡了几副药材,交给一旁的齐炜,“你去把药熬好喂她。”
等他忙好这一切,秦义鼓着掌走进来,眼神里满是赞赏。
“小江果然没骗我,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秦义很自然就和杨洪恩搭上了话,他们两个一聊起来,就不知天地为何物了,聊得十分起兴。
赵秀和李辉也在一旁作陪,没一会又去看齐炜熬煮中药,夏芜在一旁没别的事干,抱出一个井水泡过的西瓜,拿厨房切开端上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秦义吃了几片西瓜,直呼好吃,没忍住吃了五六片,才说什么养生啊,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的鬼话。
“听说你想自己种草药?”
杨洪恩点头承认,“这是我大孙女的主意,我说现在的草药质量越来越不好,都是大棚种植,没什么药性,再加上现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前职业采药人到现在都没了,她就想着干脆把村里闲置的山头包下来,原生态种植草药。”
秦义点点头,杨洪恩的看法简直和他不谋而合,他也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连入药的草药都敢下黑手。
“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华夏,堂堂的中医起源地,现在在药材种植方面,竟然还要靠进口樱花国的,他们那边的人都要比咱们的年轻人更加重视中医,多可悲!”
像秦义这样的老辈子,真正从家仇国恨走过来的,谁会想被樱花国压一头呢,尤其是在老祖宗正统文化的传承上。
他和杨洪恩简直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越聊越高兴,杨洪恩邀请秦义在家中住下,还让儿子儿媳杀鸡款待贵客。
被这么一通招待,秦义彻底折服了。
他感慨江寻真会找地方,杨沟村实在太好了,人杰地灵,村民热情,还有隐世高手,吃的好,喝的好,夜里睡得也格外香。
更别提他第二天去亲自探查夏芜要包的第二座山头,这座山和雁头山挨着,比雁头山小,没被开发过,以前还有村里人上山砍柴,现在砍柴的人少了,整座山郁郁葱葱,草木葳蕤,阳光覆盖率大约只有百分之三十。
对于一些喜好阴湿环境的中草药来说,简直就是最适宜的地方。
夏芜已经和村里人商量好,用和雁头山一样低廉的价格,把杨沟村以前的柴山给包下来,决定在这里种植中草药。
而秦义受到他们感染,突然又觉得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的可能性,在晚上喝酒庆祝的时候,不惜放出大话,说自己要留下来给他们做技术指导,工资无所谓,只要能包吃包住,他能在这里干到地老天荒。
杨洪恩高兴坏了,握着他的手感激涕零,称兄道弟。
第二天,杨洪恩就要找人在村里建造医药堂,他决定了,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十年,继续发光发热,要招徒弟,要传本事,不能让樱花国的小鬼子把华夏的东西发扬光大咯!
那不是打华夏人的脸吗?
秦义看着已经到来的施工队,终于酒醒,然后出了一身冷汗。
坏了,他来之前是不是答应他老伴只待几天就回去的!
这下可怎么办才好!
王宝玉是个大专院校、医药师专业的毕业生。
他毕业一年了,却始终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当初高中毕业,成绩不理想,又没大人指导报志愿,他头脑一热,选择了医药师专业,想着学习中医,将来越老越吃香。
谁知道对于没有背景的中医学徒来说,这条路简直是死路一条。
他毕业后只能去那种不入流的中医馆招摇撞骗,给中老年人拔罐做艾灸甚至推拿正骨,忙不过来的时候负责配药熬煮药材,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第二个月拿到工资条,两眼一黑,才2345.7。
有零有整,还以为是什么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