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零霸王花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日薄西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婉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想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他们也是自作自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啥说的。但是,这事和你爸爸扯不上关系,那他回来就躺那了……”

“那你问他啊。”柴米想了想,还是耐着性子说道:“这事其实很简单。妈,咱们家没有钱,但是咱们家也没有饥荒。咱们都是小老百姓,你想拉饥荒,你得有个合理的理由吧?!平白无故,总不能为了吃一顿饺子,拉一堆饥荒。”

柴米指了指房子:“咱们三家村,最有可能拉饥荒的地方,只有盖房子。因为娶媳妇其实花不了几个钱。”

柴米这话没错。

这个时代娶媳妇,其实彩礼特别低。

苏婉结婚的时候彩礼只有二三百块钱,到了现在九十年代,彩礼也仅仅只有八百块钱。

要知道,车连云一个月的工资都有八百块钱,而她仅仅只是一个老师罢了。碰见能赚钱,赚的更多一些的,可能也就半个月的工资,就可以娶个媳妇。

完全不像后世彩礼那么贵。

当然了,贵有贵的道理,后世男多女少……

这个时代,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盖新房。盖新房的成就感,比娶媳妇还要高很多档次。

由于古来有之的“安家立业”。这个安家,便成了所有人一生的奋斗。

特别是在农村,有没有房子,成了人们评价谁日子过得好坏的重要标准了。

有新房的人家,其实少之又少。

柴米家的房子就很破旧。

村里能有十分之一,甚至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家,盖了新房。

其中,柴有德的新房最好。

“妈,人家住的新房子,跨度是六米五的。咱家的呢?跨度只有四米,他那房子差不多顶咱们家两个房子了。再说了,咱俩是三间,人家柴有德的房子是五间的。多了不讲,当年距离他盖完了那个新房有六七年八九年了,起码当年也得花两三万。这两三万,哪来的?”

柴米的一番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苏婉立刻就明白了,柴忠孝欠的饥荒,应该是给柴有德盖房子用了。

虽说车连云赚的多一些,但是这才几年的事。以前也不多,那他们盖房子的钱,多数便是柴忠孝借的。只不过没想到是借的贷款。

“不是,那他不是从咱们家借了七八千呢吗?那房子要花两万盖的,他们怎么欠了一万多的贷款?”苏婉不理解:“手里一毛钱没有?就硬盖?”

柴米都笑了:“那我哪里知道。而且,柴忠孝盖房子的那个地基,全是石头的。石头还有一多半是你和我爸你们两口子整的呢。那木头檩子,多半都是我爸爸去偷的。其实,我都感觉,他俩盖完房子,都容易剩下钱。砖好像是我老姑给掏的。至于日后还没还,我不知道。反正当时好像是柴春维给买的。那房子盖起来,一万多块钱顶天了。没准柴有德还能剩下几千块钱呢。他那才是妥妥的空手套白狼。”

柴米对这事基本上门清。

正常按着常理来说,柴有德当时属于村里盖的最好的房子,当时花费的也挺多,那应该盖完了房子,日子该紧紧巴巴的才对。

可是,实际盖完了房子,柴有德便开始了一天三顿小白酒的日子。

柴有德喝酒越来越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张嘴闭嘴就是我这个房子,三家村第一。

江湖上也就说柴有德是村里着名的老三万,没有三万多的存款,谁能盖完房子,还过他那种日子?

“不过,这事和咱们家无关。我爷爷奶奶指定没偷摸给咱们家钱。钱不是咱们花的,柴忠孝和王慧蓉爱怎么闹怎么闹去,都和咱们家无关。”柴米顿了顿:“就算是又作死了一个,我也顶多是多去看一次热闹罢了。”

苏婉也不再说这个事情了,她只是心里不太平衡,又觉得有点后知后觉的——幸灾乐祸。

“中午吃点啥?”

“饺子?”

“行。”苏婉说道:“让秀儿把你大姨叫来……”

柴米抬头看了一眼苏婉,便明白母亲的意思:想庆祝庆祝柴忠孝两口子即将开始日子过不下去的喜悦。

身为一直处于苦难中心的苏婉来说,其他人受到什么报应,她都不怎么在乎,但是柴忠孝受到报应,她还是很开心的。

柴米走到窗台旁边,敲了敲窗户:“哎哎哎……柴秀同学,别爬着看书,看久了容易近视眼。”

柴秀正趴在炕头写作业……

嗯嗯,柴米给她亲自留的暑假作业。

虽说柴秀还没上过学,但是对于柴米来说,柴秀足够聪明,她想着这次秋天开学,便给她送到三年级去。

但是,柴秀毕竟没有上过一年级和二年级,直接去三年级,多少有点不符合规矩了。

但是,如果柴秀能表现的符合三年级的学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柴米头几天赶集的时候,特意“温馨”的给柴秀准备的铅笔橡皮和一些暑假作业,让柴秀做作业。

不过最难的不是那些1+2等于几的问题,而是柴秀不会用笔……

柴米教了几天,柴秀现在才会歪歪斜斜的写点什么。

虽说不好看,但是可以看出来写的是什么,也算是有点进步了。

离开学还有一个来月,来得及。

柴秀揉了揉眼睛,有些茫然的抬头:“啊……”

不是姐姐柴米逼着自己看书的吗?

现在又来假惺惺的关心……柴秀嘟着嘴起来,把课本什么的放到一边,之后下了炕,随后出来问柴米:“咋了姐?又让我干啥活去?”

柴秀就像家里的小员工,哪里有活哪里搬,好在柴秀从不顶嘴,让干啥就干啥去,乖巧可爱的很。

“去叫大姨来家里吃一顿饺子。”

“那大姨父和表哥还有嫂子呢?”

“随便让一让,大姨来就行。”柴米嘱咐道。

柴秀心领神会,主要就是叫大姨苏锦过来吃饭,至于剩下那几个,也就随意请了,爱来不来那种。

毕竟不是什么大的请客吃饭,请一个人,也就是了。

柴秀去了之后,柴米掐指一算,估摸没有个把点的,柴秀根本回不来,于是便也不着急做饭。

而且,早饭也就刚吃完不太久,离午饭还有段时间。

头两天把菜园里种的土豆给挖了出来,收获了差不多三小袋土豆。那块地就一直空着呢。

一共四个菜席子。(菜席子前文有过解释,就不过多解释了。因为这个涉及到文中正常对话,没办法改成别的。)

柴米便打算种点秋白菜。(秋白菜和夏天种的小白菜是一个东西,但是夏天种的时候密度大,白菜长不大。)

不过现在连菜席子还没搂出来呢。柴米于是先用搂耙把这小片地,搂成长七八米宽一米五左右的席子,随后问苏婉:“妈,咱家还有菜籽吗?”

“种白菜呀,早点不?”

“都啥时候了,不早了。”

“我是觉得有点早。”苏婉说着话就过来了,看了一眼,就撇撇嘴:“你这菜席子搂的不好,歪歪崎扭的。我整吧……”

苏婉于是把怀里的孩子交给柴米,自己拿着搂耙重新搂了一圈。

以往种菜都是苏婉做的,所以做起来这个得心应手。

柴米还真有点做不好这个,前世种种原因,导致她后期常年在外打工,至于这种种菜一类的活,其实再也没有怎么做过,故而虽然会做,但是还真的整不太好。

搂好了菜席子,苏婉累的一头汗,他扶着腰说道:“不行,这自打生了老三之后,这身体就没有以前利索了,干这点活,就累出汗了。”

“那我来吧,你可别嫌弃这嫌弃那的,不是这个人做不好,就是那个人干不了的。”柴米又把孩子让苏婉哄着,自己动手干活。

柴米用镐头挖了一排排的小坑,随后进屋翻出来以前留着的白菜籽,便撒了进去。

白菜籽也不是买的,而是一茬又一茬白菜长大了之后,自己开花结的籽。

很多人其实只吃过白菜,但是没看过白菜开花结果的。这个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长的时间足够长,便可以开花结果了。

柴米种了三席子白菜,又种了半席子萝卜,半席子辣菜旮瘩。

忙活一个多小时,累的腰酸背痛的,才忙完。

结果,柴秀还没回来呢。

柴米白了一眼:“妈,你家秀儿有出息了。这但凡给她点时间,她就走到哪玩到哪。让她叫我大姨过来,这都一个多点了,让她扛着人也来了……”

苏婉倒是不怎么在意:“小孩子,都乐意玩。”

随后苏婉嘱咐柴米:“过几天出苗了,再上点尿素或者二铵。白菜苗太小,现在上肥容易杀死了。”

苏婉凭着一些经验说道。

一般白菜幼苗出来的时候,特别弱,比草都要细,这个时候,一旦化肥过多,就会导致很多幼苗被化肥产生的氨气给杀死了。

而这个量很难掌握,所以她就不放化肥了,等着以后幼苗稍微大一些,抵抗力强的时候,再放化肥,便会好很多。

“嗯。”柴米答应了。

“对了,那个土豆别让它见光。见光就绿了,吃不了了,长芽子了。”苏婉生怕柴米这也不会干,那也不会干的嘱咐着。

柴米倒也不能表现出:我啥都会,你不用说了的表情,也只能默默点头。

苏婉又嘱咐了几句:“这大白菜,就是咱们冬天唯一吃的菜了,可得好好种一下,要不然冬天就没得菜吃了。”

柴米倒也没有反驳,其实这个时代开始,南方早就开始运一些蔬菜到北方了,但是很贵。

冬天的时候,卖的蔬菜,一般都很贵,动辄就是一两块钱一斤的。苏婉这么一说,柴米倒想起来自己家这边后来开始发展种蔬菜大棚的事情了。

前世自己家也种过,不过由于不会管理,效益很差,苗什么的都冻死了很多。

“嗯。知道了。”

正说了话呢,门外柴秀领着大姨苏锦就来了。

苏锦手里还拿着一大嘟噜香蕉,还有几个猕猴桃,都是南方的东西,看来最近刘三又开始出摊了。

“大姐,你来就来了,带啥东西干啥。”苏婉接了上去。

“赶集剩下的,这东西放不了太久,再不吃过几天该坏了。”苏锦说着,手里其实还提着一桶散装的葵花籽油。“这个是头两天他们把剩下那点瓜子,重新榨的油,整了有四五十斤,我给你拎点过来。”

苏婉倒也没说太多,直接拎着,就进了屋子。

“三和他媳妇咋没来?”

苏婉把苏锦让到炕头里边问道。

苏锦一撇嘴:“一天啥也不干就知道吃吃吃的,好吃的还都让他俩吃了?他俩搁家呢,秀儿说让他俩来,我没让。那两个饭桶,给你帮工一天,就干出来病了,我都没好意思说他俩呢。整的好像不乐意给他三姨干活一样……但是,事不是那么回事。”

苏锦对头两天柴米找刘三帮忙打井,结果这两口子干一天就病了,第二天柴米没办法就雇人的事,有点耿耿于怀了。

“干那么点活,都干不了,还招呼他俩吃饭。真不如喂狗呢。”苏锦嘟囔着:“你看张海兰,胖的跟球一样。那家伙的,是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白吃那么多高粱米饭了,干那点活,还得要工钱呢。回去就是胳膊红脸红的,我就说啥事没有,她还上医院去看看,还是啥事没有,祸害好几百块钱。我摊上这样的儿媳妇,也是够够的了。”

苏婉一脸尴尬的说道:“你看你,这么大岁数,生那个气干啥?谁干活不都累的慌嘛。那我自己个……”

苏婉指着自己:“我头段时间干活,也住院了,花好几千呢。那人跟人的体质能一样吗?胖又不一定就是身体好。”

苏婉倒是觉得张海兰这人挺好,干活也实诚。就是可能那两天太晒了,皮肤没抗住。

“你那是干多少活,她是干多少活……”苏锦依旧不依不饶。

“大姨,你看你。就知道埋怨你儿媳妇,那我大哥不也晒红了?那天胳膊都晒秃噜皮了……”

“他?他更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