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大衍神医 > 第334章 三个人灵魂深处的和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4章 三个人灵魂深处的和解

近中午的阳光透过云层斜斜切进诊室,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杨澜生和林琳刚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指尖还残留着诊脉时的温热,正准备转身和常东平讨论那位肝阳上亢的老太太的调理方案,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两下。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彭悦的微信头像——那是她去年在油菜花田里拍的照片,笑得眉眼弯弯。点开消息,一行字静静躺着:“哥,我可以见见林琳吗?”来时就说好的,今天晚上她来接杨澜生回平原。

杨澜生的指尖在屏幕上悬了片刻。秋阳透过窗棂落在字里行间,每个字都透着小心翼翼的真诚。他和彭悦的婚期就在眼前,红帖早已写好,亲友也都通知了,与林琳这段深埋心底的情愫,确实该有个坦荡的交代。可怎么对林琳开口?他想象过无数次她的反应,或许是沉默,或许是蹙眉,却唯独没想过该如何组织语言。

“怎么了?”常东平端着茶杯走过来,看他对着手机出神,随口问道。

“没什么,彭悦发的消息。”杨澜生收起手机,将那点犹豫压进心底,“老师,咱们说说张老太的方子,我觉得天麻钩藤饮里是不是该加味牡蛎?她总说夜里头胀得厉害。”

讨论完病例,已近饭点。林琳从外面回来了,手里拎着两个刚买的菜包,鼻尖沾着点白面粉:“常老师,杨澜生,吃饭了。”

诊室里飘起菜包的麦香,杨澜生看着她低头擦鼻尖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些事或许不必铺垫。他拿出手机,解锁后递了过去,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彭悦说……想见你。”

林琳的手顿了顿,接过手机。阳光落在她脸上,能看清她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她只扫了一眼消息,就把手机递了回来,表情平静得像一汪秋水:“好啊,我也想见见悦悦。”

杨澜生倒有些意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林琳眼里的坦然堵了回去。她剥开菜包,递给他一半:“趁热吃,下午还要看诊呢,吃完赶快休息一下。”

傍晚的省城,秋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林琳选的火锅店在老巷深处,门楣上挂着红灯笼,雨丝打在灯笼上,晕开一圈圈暖黄的光。杨澜生站在门口等彭悦,心里像揣着颗不安分的石子——他经历过与连晓红的争执,也感受过与黎媛青的决裂,那些感情里的刀光剑影,让他对两个女人的会面难免忐忑。

“哥!”彭悦的声音从雨巷那头传来,她穿着件杏色风衣,手里撑着把碎花伞,小跑着过来,发梢沾了点雨珠,像落了串碎钻。

“冷不冷?”杨澜生接过她的伞,顺手替她拂去肩上的雨丝。

“不冷。”彭悦仰头看他,眼里闪着好奇,“林琳姐已经到了吗?”

“嗯,在里面等我们。”

推开火锅店的门,暖意混着牛油的香气扑面而来。林琳坐在靠窗的位置,正低头看着手机,听到动静抬头一笑,起身招呼:“悦悦,这边坐。”她们是第一次见面,坐一起,只因为爱的是同一个男人。

彭悦走上前,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林琳姐好。”

“快坐,我点了你爱吃的虾滑和茼蒿,澜生说的。”林琳拉着她的手坐下,动作自然得像认识了多年的姐妹,彭悦对火锅的喜好她是问过杨澜生的。

杨澜生在旁边坐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火锅锅底咕嘟咕嘟冒着泡,红油翻滚着,把花椒和辣椒的香气逼得淋漓尽致。林琳给彭悦倒了杯酸梅汤,彭悦则给林琳夹了块刚煮好的豆腐,两人相视一笑,像有说不完的话。

“悦悦,你这风衣真好看,哪家店买的?”林琳先开了口,目光落在彭悦的风衣上,带着真诚的夸赞。

“就在县城的服装店,老板说这颜色衬我。”彭悦有点不好意思,“林琳姐你这件毛衣才好看呢,料子摸着好舒服。”

“这是我妈织的,她说秋雨天穿暖和。”林琳笑了,指尖轻轻摩挲着毛衣的针脚。

杨澜生在一旁默默涮着羊肉,听她们聊衣服的料子,说县城的物价,讲医院里的趣事。彭悦她刚毕业在书店工作时,总是将图书的编号搞错,林琳则是说起药房里新来的实习生总把甘草认成黄芪,第一次抓药把朱砂当成辰砂的糗事,让老师好一通训斥,两人笑得前仰后合,红油溅到了林琳的袖口上,彭悦立刻递过纸巾,眼里满是关切。

“说真的,”林琳忽然放下筷子,看着彭悦,眼神里带着认真,“哥这个人,看着沉稳,其实有时候挺倔的。他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你们婚后,怕是要多让着他。”

彭悦点头,嘴角漾着笑意:“我知道,他对病人和学习太上心了,我在登记室陪他到深夜,他都好像我不在一样,通常说不了几句话。”她顿了顿,看向林琳,“但他心细,我上次随口说想吃城南的糖糕,第二天他就绕路给我买了,还热乎着呢。”

林琳笑了,眼里闪着光:“他一直这样,把好都藏在心里。”

杨澜生听着,心里像被火锅的热汤烫了一下,又暖又酸。他想起和连晓红在一起时,总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吵,她嫌他不懂浪漫,他怨她不够体谅;想起和黎媛青分手时,她是那样地决绝。可眼前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即将与他共度余生的未婚妻,一个是他放在心尖上的知己,她们聊起他时,没有嫉妒,没有怨怼,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懂得。

“其实我挺羡慕你的,悦悦。”林琳舀了勺汤,轻轻吹了吹,“哥说你对感情的事情很勇敢,当年他创业失败,所有人都劝你离开,你却因为喜欢他这个人,突破了世俗,选择与他在一起,还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习惯甚至性格。”

彭悦脸颊微红:“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他不是会被打垮的人。再说,他对我爸妈可好了,他治病时的专注和细心,让父母认为比我这亲闺女还上心。”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的声响。火锅里的汤还在沸腾,把两人的话语煮得愈发温润。杨澜生忽然明白,有些感情里的沟壑,从来不是靠争抢填平的,而是靠理解——彭悦懂林琳藏在平静下的深情,林琳也懂彭悦落在日常里的坚守,她们都爱他,却用了最体面的方式,给了彼此尊重。

“对了,”彭悦像是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红布包,“这是我妈给我绣的鞋垫,说给你也带一双,秋雨天穿,吸汗。”

林琳接过红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双绣着兰草的鞋垫,针脚细密,兰草的叶子栩栩如生。“真好看,你妈手真巧。”她轻轻摩挲着,眼里泛起暖意,“我也给你带了样东西。”她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个小陶罐,“这是我自己晒的陈皮,泡水泡茶都好,冬天是要养胃的,喝着暖。”

彭悦接过来,打开罐子闻了闻,笑着说:“真香,谢谢林琳姐。”

杨澜生看着她们交换礼物的样子,忽然觉得心里那块悬了许久的石头落了地。他经历过感情里的兵荒马乱,总以为两个女人的相遇难免是场风暴,却没想到,她们用温柔的方式,把这场会面变成了细雨,润物无声。

结账时,林琳抢着付了钱,说:“第一次见悦悦,该我请。”彭悦没争,只说:“下次回县城,我请你们吃咱那儿的糊锅,可好吃了。”

走出火锅店时,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巷口的路灯亮着,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送悦悦回去。”杨澜生说。

“好。”林琳点头,看着彭悦,“路上小心,到了给我发个消息,我一个人走走。”

“嗯,林琳姐也早点回去。”彭悦挥挥手,挽住了杨澜生的胳膊。

走在雨后的巷子里,彭悦忽然抬头问:“哥,你是不是以为我和林琳姐会吵架?”

杨澜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是有点。”

彭悦笑了,声音软软的:“其实我早就想明白了,爱不是占有。林琳姐陪你走过最难的时候,我陪你走向以后,我们都在你心里,这就够了。”

杨澜生停下脚步,看着她被路灯照亮的侧脸,忽然觉得眼睛有些发潮。他抬手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谢谢你,悦悦。”

远处,林琳站在火锅店门口,看着他们相拥的身影,嘴角漾起浅浅的笑意。她转身走进雨巷深处,背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却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秋夜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过巷弄,吹过火锅店的红灯笼,也吹过三个紧紧相依的灵魂。杨澜生知道,这场火锅店里的会面,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将带着两个女人的爱与理解,踏实地走向未来,而那些深埋心底的情愫,终将在岁月里酿成最温润的酒,敬过往,也敬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