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建武帝心情极佳,去了太后的慈宁宫请安,恰好皇后也在,建武帝便留下,一同用了午膳。
席间,太后见儿子眉宇间满是喜色,便笑问:“皇帝今日朝会上,可是有什么喜事,看你这般高兴。”
建武帝笑道:“母后慧眼,确是喜事,西域已彻底平定,方南那小子今日回朝述职,朕刚在朝上晋封他为安西郡公了。”
“哦?就是那个治好了哀家病的方南?”太后对方南印象极深,“这孩子,真是了不得,哀家记得他年纪还不大吧?”
“是啊,年轻得很,刚满二十。”
建武帝感慨道,“勇冠三军,谋略超群,今日在朝堂上所言所行,条理清晰,思虑深远,已颇有栋梁之材的气度,只是……”
建武帝语气微顿,略有些无奈地笑道:“只是他这功劳立得太大,升得太快,朕今日赏无可赏,只能晋爵郡公,厚赐金帛。”
“可他还如此年轻,往后若再立大功,朕难不成真要封他个异姓王?赏罚之道,贵在均衡,朕也是有些为难啊。”
太后人老成精,在后宫历经风雨,政治智慧丝毫不低。
放下筷子,太后缓缓道:“皇帝所虑,不无道理,功高震主,古来有之,如此年轻的俊杰,既要重用,也需有羁縻之道,方能君臣相得,保全始终。”
“哦?母后有何高见?”建武帝虚心请教。
太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精明之色:“哀家看那方南,文武双全,家世清白,相貌品行皆是上上之选。”
“哀家的宝贝孙女安月,今年也十七了,不如就将永安许配给方南,招他为驸马都尉。如此一来,他便是皇家的女婿,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他还怎能不与皇帝同心同德?此其一。”
“其二,皇帝不是常忧心太子启明年纪尚小,寻良师辅佐吗,方南文武双全,见识超卓,更是立下不世之功,足以令太子信服。”
“待方南此次科举之后,取得功名,皇帝便可下旨,让他教导太子文武之道,有这样一位年轻有为、功勋卓着的老师辅佐,对太子未来接管江山,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此,既用了方南的才,又全了君臣之义,更安排了太子的未来,岂非三全其美?”
建武帝听完,眼睛越来越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啊!母后此计大善!如此一来,方南既是朕的女婿,又是太子的老师,与国同休,彻底绑在了我皇家的战车之上,朕再无后顾之忧,还是母后思虑周全。”
皇后在一旁听着,对方南的才华人品也是认可的,但涉及到自己女儿的终身幸福,需更为谨慎。
皇后柔声道:“母后的主意自然是极好的。方南那孩子,臣妾也听说过,确是万中无一的人选。”
“只是……这毕竟是安月的终身大事,是不是也该问问安月自己的意思?那孩子性子跳脱,颇有主见,若她不愿意,反倒不美。”
太后和建武帝对视一眼,建武帝笑道:“皇后说的是,永安那丫头,被我们宠坏了,是得问问她。”
“来人,去传永安公主过来,就说太后和朕这里有好吃的,让她快来。”
不多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的声音:“祖母!父皇!母后!有什么好吃的这么急着叫安月来呀?”
话音未落,一个身影便翩然闯入殿中,来者正是安月公主楚盈月。
身穿一身火红色的骑射服,腰间还束着金丝软鞭,乌黑亮泽的长发束成高马尾,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张明艳不可方物的脸蛋。
肌肤并非深闺少女那种苍白,而是透着健康活力的红润,眉如远黛,眼若秋水,琼鼻挺翘,朱唇饱满,组合在一起,明丽照人,堪称天香国色。
行动间步履生风,带着一股飒爽之气,顾盼之间神采飞扬,眼神清澈明亮,透着聪慧、灵动和一丝不拘小节的洒脱。
楚盈月进来后,匆匆给太后、皇帝、皇后行了个礼,眼睛就亮晶晶地盯住了满桌的御膳,特别是那盘烤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烤羊腿。
“哇!好香的烤羊腿!我刚练完骑射,正饿着呢!”
楚盈月笑嘻嘻地说着,毫不客气地坐到皇后身边的空位上,拿起筷子,就直接朝着那最大的那块羊肉夹去。
楚盈月张开小嘴就咬了一大口,吃得满嘴流油,腮帮子鼓鼓的,还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含糊不清地赞叹:“嗯,好吃!御膳房的手艺又精进了!”
建武帝看着女儿这豪放不羁的吃相,额头青筋跳了跳,忍不住咳嗽一声,尽量含蓄地提示:“盈月啊,女孩子家,吃饭要斯文一些,细嚼慢咽,方显淑女风范。”
皇后也用手帕轻轻擦了擦女儿的嘴角,附和道:“是啊,月儿,你看谁家公主像你这样吃饭的?要慢一点,小口一点。”
楚盈月正吃得欢畅,闻言动作一顿,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闪过一丝狡黠。
放下手里的羊肉,楚盈月拿起丝帕极其优雅地擦了擦嘴角,然后坐直身体,端起碗,拿起筷子,夹了一根最小的青菜,张开樱桃小口,用贝齿轻轻咬下一点点,然后闭着嘴,几乎看不见喉咙动弹地缓慢咀嚼,动作变得极其斯文秀气。
楚盈月动作轻缓,细声细气地问:“父皇,母后,是这样吗?”
建武帝和皇后看着女儿这转变,都满意地点点头:“对,就是这样,这才……”
谁成想,“好”字还没出口,楚盈月立刻原形毕露!
楚盈月把筷子一放,直接抓起那块烤羊腿,一边大口撕咬,一边含糊地抱怨:“哎呦喂,可累死我了,装一会儿就浑身难受。”
“吃饭嘛,就是要吃得香,吃得痛快,学那些扭扭捏捏的样子,东西都吃不出味道了,我才不要当呢!”说着,又狠狠咬了一大口,吃得无比香甜。
建武帝和皇后看得是目瞪口呆,相视苦笑,连连摇头。
皇后嗔怪道:“你看看你,这般样子,将来可怎么嫁得出去哦!”
建武帝扶额:“是啊,哪家的公子敢娶你这般……豪迈的公主?”
楚盈月扬起油乎乎的小脸,得意道:“嫁不出去正好,那我就一辈子陪着皇祖母,陪着父皇母后,当个老公主,自由自在,想去骑马就去骑马,想去射箭就去射箭,多快活!”
太后一直乐呵呵地看着孙女表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楚盈月对皇帝皇后说:“瞧瞧,这才是真性情,哀家就喜欢盈月这率真的样子。”
太后拉着楚盈月的手,柔声道:“傻孩子,姑娘家哪有不嫁人的,皇祖母和你父皇母后,正商量着给你找个好驸马呢。”
楚盈月一听,吃东西的动作慢了下来,眨着大眼睛:“谁啊?我可说好了,要是那些只会之乎者也、手无缚鸡之力的酸书生,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可不嫁!”
“放心,保证让你满意。”
建武帝笑道,“就是今日早朝刚被封为安西郡公的方南,以前可能听说过他胡闹,如今可是大不一样了……”
建武帝便将方南东征扶桑,横扫西域,年纪轻轻便已爵至郡公的事迹,细细说了一遍。
皇后补充道:“方家镇国公府,家资丰厚,名下那些工坊、生意,日进斗金,将来绝不会委屈了你。”
楚盈月对方南的纨绔往事略有耳闻,后来的赫赫战功、乡试解元,几首传遍京城的诗词,也是知道的,内心其实也颇为欣赏和好奇。
楚盈月理想中的夫君,正是这种能上马安天下、提笔定乾坤的英雄人物,而不是困守书斋的文弱书生和只知享乐的勋贵子弟。
楚盈月心中已然意动,少女的矜持和主见让她没有立刻答应。
楚盈月歪着头想了想,说道:“父皇,您把他夸得天上地下少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得亲自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像你们说的那么好才行,要是名不副实,我可不依!”
建武帝早就料到女儿会这么说,笑道:“这有何难,赵王最喜举办文会,京城才子佳人常聚其府上,让他近日就办一场大大的文会,遍请京城青年才俊,特别是邀请方南前往,朕许你去看个真切,如何?”
楚盈月闻言,笑逐颜开:“这个主意好,谢谢父皇!”
用了午膳,建武帝召来了赵王。
赵王一听建武帝有意将安月公主许配给方南,简直是举双手赞成,把方南夸得是天花乱坠,又说永安公主活泼可爱,与方南正是英雄配美人,天作之合。
赵王拍着胸脯保证,回去立刻操办,定要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文会,让公主殿下看个明白。
建武帝心情大好,嘱咐道:“此事暂且保密,莫要声张,待文会之后,看看两个年轻人的意思,若果然有缘,等方南春闱高中之后,朕再下旨赐婚!”
赵王领命,兴冲冲地出宫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