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先结果,方南执黑先行。
墨棋唇角微扬,执白正合意,他素来喜欢后发制人,等待最佳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方南第一手落在右上角小目,墨棋不假思索,白子啪地落在星位,声音清脆。
第六手棋,墨棋再次占据星位,形成罕见的三连星布局,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种开局极为激进,完全放弃传统的角地争夺,旨在构筑宏大的外势,宛若张开天罗地网,等待对手自投罗网。
“三连星?”评判席上几位大儒微微前倾身体,眼中闪过惊讶之色,“这年轻人好大的气魄!”
方南不动声色,黑棋从容不迫地在白棋势力范围的边缘轻巧一碰,这一手看似平淡无奇,却让墨棋眉头微皱。
墨棋原本期待对方直接闯入自己的阵势,那样便能发动狂风暴雨般的攻击,这一手若即若离的碰,却让有些无处发力。
墨棋冷哼一声,白棋毅然决然地压了上去,攻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墨棋的落子又快又狠,每一子都带着凌厉的破空声,台下观众只觉得一股杀气扑面而来,不禁为方南捏了一把汗。
方南却似浑然不觉,黑棋如溪流绕石,避开锋芒,沉稳应对冲击。
棋至中盘,黑棋被白棋的宏大阵势所压制。
“黑棋形势不妙啊。”台下有人低声议论,“白棋的外势太广阔了,若是化作实地,黑棋必败无疑。”
墨棋显然也作如是想,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决定发动致命一击。
白棋一子如流星坠入黑棋左上模样,直插黑棋腹地,试图一举将黑棋的潜在领地撕得粉碎。
“来了!”评判席上的一位大儒情不自禁地站起身,“这一手深入敌后,真是胆大包天!”
台下懂棋之人无不屏息凝神,认为黑棋形势危急。
一直面带微笑的王明海,此刻不觉握紧了拳头,赵王更是前倾身体,眼睛死死盯住棋局。
方南凝视棋枰,抬起右手,食指与中指轻轻夹起一枚黑子,悬在棋盘上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人都注视着方南手中的那枚棋子,等待着决定命运的一着。
良久,黑子轻轻落下。
不是挡,不是围,不是攻,而是一招点,落在白棋棋形的一个微妙之处。
这一手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却让墨棋脸色骤变。
“妙啊,此一手堪称神来之笔!”评判席上的精通围棋的大儒忍不住拍案叫绝“这一点击中了白棋棋形的要害,如针刺穴,一举瓦解了白龙的生机。”
墨棋额头沁出细密汗珠,气势汹汹的白龙,被这一招看似轻描淡写的点,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畅通的出路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阻断,活龙转眼间有了死形。
“不可能...”墨棋喃喃自语,手指微微颤抖。
墨棋重新审视整个棋局,才发现黑棋之前那些看似散乱的棋子,此刻仿佛活了过来,彼此呼应,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将白龙牢牢困在中央。
方南趁势追击,黑棋如滔滔大河,滚滚向前,每一手既压缩白棋的生存空间,又巩固自身的优势。
墨棋被迫转而求活,原本的攻势荡然无存。
墨棋绞尽脑汁,试图为白龙找出一条生路,却发现黑棋的包围网密不透风,几乎没有破绽可寻。
墨棋的落子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每一次抬手都显得沉重无比。
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黑棋的妙手频出,白棋的顽强抵抗,每一步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就连对围棋一知半解的人,也被这场无声的厮杀所吸引,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棋局的发展。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绞杀,白龙勉强做活,实地已然大损。
墨棋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大势已去,只是凭借棋手的尊严,坚持将棋局进行到最后。
进入收官阶段,方南展现出惊人的官子功夫,计算精准得令人发指,寸土不让,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当最后一手棋落下,棋局终了,数子完毕,裁判高声宣布:“黑棋胜十一子!”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惊叹声,十一子之差在围棋中堪称压倒性胜利。
墨棋面如死灰,怔怔地望着棋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白子,眼神空洞。
良久,墨棋才抬起头,声音干涩地问道:“不可能……你的算路如此之深,布局如此之远,我...我输了。”
方南无法理解,方南在需要极大耐心和计算的围棋上也有如此恐怖的造诣。
方南微微欠身:“墨兄棋艺高超,方某侥幸得胜,今日之胜得益于一处旁人不易察觉的细节。”
墨棋猛地抬头:“什么细节?”
方南抬手轻轻指向棋盘右上角:“第三十八手,白棋那一着跳,想扩张形势,忽略了黑棋的手段。”
“我记得《忘忧清乐集》中有一局,形势与此颇有相似之处。”
评判席上的老先生猛地一拍大腿:“不错,正是《清乐集》中‘小径通幽’之变,老朽方才竟未看出,方小友真是博闻强识!”
墨棋愕然,随即苦笑:“原来如此...我读谱无数,却未能融会贯通,真是惭愧。”
墨棋长叹一声,郑重地向方南行了一礼,“心服口服。”
台下再次爆发出阵阵惊叹,连续两局,方南皆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胜得让对方心服口服。
“真乃天纵奇才!”宾客们交头接耳,赞叹不已。
赵王抚掌大笑,王明海捻须微笑,满脸自豪。
吕昶的脸色已经从难看变成了铁青,狠狠地瞪了墨棋一眼,气急败坏地转向身后一个文人:“岂有此理!张芾,你的书法给我争口气!若是再输...”
名为张芾的文人微微一颤,躬身道:“吕兄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