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小节:仁火煅锋
县衙之外,寒风凛冽似刀,卷扬起地面上墨色的冰晶。地脉煞气所形成的阴霾沉沉低垂,将新野城整个笼罩在一片死寂与绝望的氛围里。地脉裂缝深处持续传来令人胆寒的低沉轰鸣,仿佛有更猛烈的地孽浊气正在地底深处疯狂积蓄,恰似一头蛰伏着的恐怖凶兽,随时准备破土而出,将这座小城彻底毁灭。城中的兵士与百姓们面如死灰,绝望的气息仿若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一些妇孺甚至已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刘备毅然从众人之中跨步而出。他面色沉静得宛如一泓深潭,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充满惊恐的脸庞,最终牢牢定格在那不断向外逸散着不祥黑气的地脉裂缝之上。没有丝毫的迟疑,他猛然抽出腰间匕首,寒光一闪,锋利的刀刃便深深划破了自己的掌心!
殷红且滚烫的鲜血刹那间如泉涌般喷出,并非随意滴落,而是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凝聚成一股细流,精准无误地洒入地脉裂缝之中。
嗤——!
炽热的鲜血与极寒的煞气激烈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刹那间蒸腾起大片血雾。那原本翻涌不息的墨色煞气竟真的为之一顿,好似被这突如其来的至阳至诚之力给灼伤了!
“皇叔!”
“主公,千万不可!”
众人见状,纷纷惊声呼喊,关羽和张飞更是急切地冲上前去,想要阻止刘备。
刘备抬起手,制止了众人。他的脸色因为瞬间大量失血而迅速变得苍白如纸,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且坚定,犹如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紧接着,他反手“锵”的一声,将腰间的双股剑完全插入身前的地面,剑身剧烈地嗡鸣着,仿佛在响应主人的决然意志!他用染血的手掌紧紧按住剑柄,随后朗声立誓,声音虽不算高亢,却清晰地穿透了呼啸的寒风,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甚至隐隐引动了周遭的天地灵气:“皇天在上,后土在下!百姓何罪之有,竟遭此劫难!我刘玄德,今日甘愿折损阳寿根基,也要平定此地煞,还新野百姓安宁!若违背此誓,天地不容,人神共弃!”
誓言既出,仿佛触动了冥冥之中的某种人道规则与天地之间的感应。双股剑锈蚀的速度陡然加快,剑身那些深深的裂痕之处,浓稠得如同墨汁一般、与曹操体内同源的劫种黑气,在这股宏大且纯粹的愿力以及自我牺牲精神的作用下,被强行逼出,升腾而起,发出如同怨魂般嘶嘶的哀嚎声,它们扭曲挣扎着,试图进行抵抗,然而在刘备那坚定不移的仁德意志面前,终究还是逐渐消散。
就在此时,异变又起!
一直悬浮在王凡识海之中,日夜吸收并转化新野民望的护民碑虚影,突然不受控制地剧烈颤动起来,随后自主显化,一道凝实的金光从王凡的眉心激射而出,轰然降临在场中!碑身之上,那个巨大的“佑”字爆发出耀眼的金芒,仿佛瞬间有了生命一般,竟脱落下一层宛如液态黄金般的功德金粉,这些金粉丝丝缕缕,蕴含着纯净的愿力与祥和的气息,如同受到刘备精血与誓言的吸引,纷纷扬扬地融入那流淌的鲜血之中,一同渗入地脉。更有一些金粉,宛如具有灵性的萤火虫,轻盈地附着在那剧烈震颤且哀鸣不止的双股剑上!
令人惊叹的奇迹在众人眼前逐一上演!
金粉洒落之处,原本被煞气冻得一片死寂、枯黄的麦田里,竟有嫩绿的新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冲破焦黑坚硬的土层,顽强地探出头来,散发出微弱却充满生机的光华!不远处,那位断指后正哀嚎不已的老农,突然止住了哭声,只见他断口处缠绕的黑气被灿烂的金芒驱散,血肉骨骼间发出细微的噼啪声,肉芽疯狂地蠕动着,新的指骨正缓缓重生!尽管这个过程缓慢且伴随着痛苦,但却真真切切地带来了生的希望!
渗入双股剑中的功德金粉更是神奇非凡,宛如最高明的神匠,沿着剑脊飞速游走修补。剑身上那些深刻的裂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弥合,锈迹纷纷剥落,露出底下更加明亮坚韧、隐隐泛着金光的剑体!紧接着,一声清越的剑鸣响起,如深泉涌流,又似九天龙吟,响彻云霄,涤荡着人们心头的阴霾。双股剑焕然一新,剑光闪烁不定,灵性大增,竟自主地将周围残余的煞气一扫而空,散发出温和而坚定的守护之意!
护民碑虚影并未停留,微微一颤后,化作一道流光,瞬间飞掠至后宅,以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笼罩住阿斗的摇篮。那枚邪异而阴冷的陶响球“啪”的一声轻响,彻底裂成了齑粉,球内残留的、连接着徐庶心智的傀儡菌丝在金光照耀下瞬间燃烧起来,化为缕缕青烟,消散得无影无踪。徐庶浑身猛地一颤,眼中最后一丝灰翳也随之完全褪去,神智彻底恢复清明,仿佛大梦初醒。
他急忙低头看向手中那份险些酿成大祸的《泄煞渠图》,惊愕地发现,在血迹与金辉的相互映照下,图纸上原本规划的渠道线条,竟好似活了过来,隐隐约约交织组成了一个古朴厚重、蕴含着道韵的篆体字——“仁”!这个字一出现,图纸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清晰地指引出了疏导地煞的真正脉络,以及最终汇集煞气的泄煞池的确切方位!
“仁…是仁字!原来并非单纯以力破煞,而是要以‘仁’来引导,化煞为用,实现生生不息?!”徐庶忍不住失声惊呼,瞬间领悟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单纯依靠强力去破灭煞气终究只是下策,这样做恐怕会伤及地脉根本,从而留下无穷后患;而以仁德之心去引导疏泄,将暴戾化为祥和,才是顺应天道、实现长治久安的正道!
刘备在扶起一位摔倒的难民时,插入地面的双股剑再次发出欢快且亲昵的嗡鸣,一道温和却磅礴浩大的仁德剑光冲天而起,反哺般地融入他的体内。众人清晰地看到,他鬓角那些因连日忧思操劳而生出的些许白发,竟悄然变黑,原本苍白的脸色也变得红润了一些,周身的气息反而愈发圆融浑厚。仿佛天地回应了他的仁德与牺牲,给予了他一丝珍贵的反哺与认可。
王凡自始至终静静地站立在一旁,将因果瞳与文瞳的力量运转到极致,冷静地观察、分析并记录着这震撼人心的每一个细节。他看到了刘备鲜血中蕴含的、近乎本源的仁德之气与护民碑所积攒的万民功德金光完美融合,产生了奇妙的升华;目睹了这股融合后的力量如何以一种温和却无可阻挡的方式抚平地脉的创伤,引导狂暴的煞气恢复平静,甚至催发生机;见证了双股剑如何在这场洗礼中去除杂质,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件蕴含仁德之力的特殊法器;更察觉到了那由万民心意与主公誓愿共同勾勒出的“仁”字古篆所蕴含的、近乎于道的规则力量。
“原来如此…仁德,并非只是空洞的言辞,更是一种强大的‘势’,是一种高层次的力量体现,它甚至能够引动天地规则,化劫为祥,逆转生机…”王凡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对于他一直以来秉持的、通过汲取劫运进行修炼的《红尘劫运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劫运充满了暴虐,以毁灭与吞噬为主,需要凭借强横的意志与力量去征服;而仁德则温润柔和,主司生长与守护,却能够化育万物。二者看似完全相反,相互矛盾对立,但在大道的至高层次,或许本就包含着世间万物?毁灭与新生,劫运与功德,说不定本就是一体的两面?他的功法,或许并非仅有掠夺与吞噬这一条途径…这股领悟让他的金丹微微震颤,使他对《红尘劫运诀》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前方似乎出现了一条更为宽广却也更加复杂的道路。
在地煞之气的威胁终于在刘备的自我牺牲与护民碑的神奇作用下,彻底消散。阳光穿透了厚重的阴霾,温暖地洒落在新野城头,照亮了每一张劫后余生的脸庞。
百姓们目睹了这一切,无不为之震撼与感动,纷纷跪地,发自内心地高呼“刘皇叔万德”。刘备赶忙上前一一搀扶,眼中满含热泪,连声道:“快快请起,我刘备何德何能,这一切皆是天地垂怜,万民同心的功劳啊!”
王凡走到刘备身边,看着他那只依旧包扎着、渗出血迹的手掌,沉声说道:“主公的仁德,感动天地,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然而,幽冥阁绝非善类,此番受阻,必定心生怨恨。下次他们的手段,恐怕会更加诡谲难测,防不胜防。”他这么说,既是提醒,也是基于对劫运的认知——化解一次劫难,往往意味着更强大的劫难正在暗中酝酿。
刘备点了点头,神色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但目光显得更加深邃而坚定,周身那股仁德之气愈发内敛而浑厚:“我又岂会不知。但只要秉持仁德行事,无需过多顾虑吉凶。纵然前方有千般劫难,我与诸君共同面对便是。”他看向王凡,目光中满是真诚,“先生,经历此事,我深感人力终究有限,而天道幽微难测。先生乃世外高人,未来应对幽冥阁的邪术阴谋,还需先生多费心思,仔细筹谋。”
“这是我分内之事。”王凡拱手回应,语气平静。他确实需要更加用心。幽冥阁的手段越是诡谲,所产生的劫运就越是复杂强大,这对他而言既是致命的危险,同时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修行资源。更何况,他隐隐感觉,刘备身上这种独特的“仁德之势”,以及其所引动的天地规则与万民愿力,或许对他未来领悟更高层次的劫运变化,乃至金丹之后的修行道路,都有着难以估量的益处。从利益角度来看,保护刘备,就相当于守护一个珍贵的“修炼资源”和研究对象。
关羽轻抚胡须,长叹一声,丹凤眼中满是敬服之色:“大哥以仁克煞,以德服人,实乃天命所归,关某由衷地敬佩。”张飞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语气却格外认真:“俺就知道大哥肯定有办法!这可比俺老张只会抡矛打打杀杀厉害多了!以后俺也得多跟大哥学学!”
徐庶则紧紧握着那张浮现“仁”字的图纸,激动地说道:“主公,地煞虽然暂时平定,但它的根源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被引导至城西的低洼之地,形成了‘泄煞池’。我们必须立刻依照此图所示,开挖‘仁’字渠网,这样才能长期疏导煞气,永绝后患,甚至…或许还能尝试利用这股被驯服的地脉之力,来滋养土地。”他已然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可能性。
“好!此事就全权交给元直你负责!”刘备当即果断下令,雷厉风行,“云长、翼德,你们协助元直,召集军民,即日开工!务必尽快疏通地脉,安顿好百姓!”
“是!”众人齐声领命,士气高昂。
王凡看着众人开始忙碌起来,目光再次投向那已然恢复平静的地脉裂缝,又看向刘备那虽略显疲惫却依然脊梁挺直的背影。腰间的青蚨剑鞘微微发热,那截新生的、渴望劫力的乌金剑尖,竟然对刚才那浩瀚而温和的仁德金光也流露出一种奇特的“渴望”,仿佛那也是一种可供它吸收转化的特殊力量。
“仁德之火,阴阳之机,亦可煅锋…”王凡若有所思,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拂过剑鞘。他意识到,接下来的官渡之行,或许不仅要探寻幽冥阁的线索以及死极之力,还要更加深入地去观察、理解并借鉴刘备身上的这种“仁德”力量。如何将具有毁灭性的劫运与生发性的仁德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融会贯通,融入自身的金丹大道,将是他下一步修炼的关键课题。
新野的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但在王凡的修行之路上,又亮起了一盏新的指路明灯——仁火煅锋,劫运同修。前方的道路,尽管依旧布满凶险的劫波,但似乎也透露出了一丝造化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