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507章 树倒猢狲散,尘埃落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7章 树倒猢狲散,尘埃落定

国舅吴顺,在御前失仪,被铁证如山的罪证砸得体无完肤,最终被皇帝下旨削去一切爵位,圈禁于府的消息,如同一场十二级的强震,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便席卷了整个大宁京城。

一时间,这座帝国的权力中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充满了恐慌与躁动的氛围之中。

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那座曾经门庭若市,此刻却大门紧闭,连门上挂着的灯笼都被摘下的国舅府。

他们知道,一个曾经炙手可热的政治集团,在这一刻,已经轰然倒塌。

而伴随着这棵大树倒下的,是依附于其上的无数藤蔓与寄生者的集体性恐慌与溃散。

……

京城,平康坊。

这里是国舅爷吴顺的心腹,工部右侍郎钱峰的府邸。

往日里,钱府门前总是车水马龙,前来拜会送礼的官员商贾能从街头排到巷尾。

而此刻,钱府的后门,却在一片混乱中被悄悄打开。

钱峰本人,穿着一身下人奴仆的粗布衣裳,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毡帽,将帽檐压得极低。他像一只受惊的老鼠,在一个心腹小厮的搀扶下,鬼鬼祟祟地钻进了一辆早已备好的、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里。

他的脸上,早已没了往日的倨傲与官威,只剩下纸一般的煞白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快!快走!趁着禁卫军还没来抄家,立刻出城!往南,去……去投奔我那在江南做知府的表弟!”

马车里,钱峰的声音因为恐惧而尖利地变了调。

他一边催促,一边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叠地契和银票,这是他连夜从密室里翻出来的全部家当。

他知道,吴顺倒了,他这个吴顺在工部最大的“钱袋子”和“黑手套”,绝对是第一个被清算的对象。

这些年,他在“陆地蛟龙”项目里,经由他手,与吴顺狼狈为奸,贪墨的银两,偷换的材料,足以让他被抄家灭族十次!

他不敢有丝毫的侥幸,唯一的念头,就是逃!逃得越远越好!

然而,他的马车刚刚驶出巷口,就被一队从天而降的、身穿玄甲的京城卫戍士兵,给堵了个正着。

为首的校尉,手持一张盖着兵部大印的拘捕令,面无表情地看着马车里那个瑟瑟发抖的身影,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钱侍郎,奉旨办案,还请您……跟我们走一趟吧。”

“铛啷”一声,钱峰怀里的那叠地契银票,散落一地。

他的眼中,最后一点希望的光芒,也随之彻底熄灭。

……

同样的景象,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那些曾经依附于吴顺,仗着国舅爷的权势,在“陆地蛟龙”项目中大捞油水的官员、管事、皇商,此刻都成了惊弓之鸟。

有的人,连夜在后院里挖坑,试图埋藏那些来路不明的金银财宝。

有的人,则将家中所有与吴顺往来的书信、账本,付之一炬,试图销毁罪证。

更有甚者,为了自保,昔日里称兄道弟、沆瀣一气的“盟友”,此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互相出卖。

刑部大堂的门口,一夜之间,竟排起了长队。

这些人,无一不是过去吴顺集团的核心或外围成员。他们争先恐后地冲进刑部,主动“检举揭发”他人的罪行,试图通过“戴罪立功”,来为自己换取一线生机。

一时间,整个京城官场,因为吴顺的倒台,掀起了一场互相攻讦、互相撕咬的丑陋大戏。

正应了那句老话:树倒猢狲散。

大树尚在时,猴子们还能在树上摘桃子吃,显得一团和气。

可一旦大树倒了,失去了庇护的猴子们,为了争抢最后一点残存的利益,或是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猎人,只会比谁都更狠地,去攻击自己的同类。

……

而在这场风暴的最中心,皇家西苑试验场,那头倾覆的“陆地蛟龙”残骸旁,更是另一番光景。

昨日还在这里作威作福、对工匠们颐指气使的管事和监工们,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剩下数百名最底层的工匠和杂役,被闻讯赶来的禁卫军团团围住,不许进,也不许出。

他们蜷缩在简陋的窝棚里,脸上写满了茫然与恐惧。

“这……这可怎么办啊?”一个年轻的学徒,带着哭腔问道,“国舅爷倒了,咱们会不会……会不会被当成同党,一起给抓起来啊?”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听天由命的语气说道:“咱们就是卖力气的苦哈哈,能有什么罪?上面神仙打架,咱们凡人遭殃罢了。”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另一个负责锅炉烧火的老师傅,满脸愁容地说道,“我担心的是,这个活儿,还干不干了?咱们好不容易盼来这么个能吃饱饭,工钱还高的好差事,要是就这么散了,回家里,一家老小,又得喝西北风了。”

他的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对于这些底层的劳动者而言,他们不懂什么叫政治斗争,也不关心谁当国舅。

他们只关心,这个能让他们凭手艺养家糊口的“皇家工程”,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他们看着远处那具冰冷的钢铁尸骸,眼神复杂。

那既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也是导致他们如今前途未卜的“罪魁祸首”。

……

次日,清晨。

尘埃,似乎正在落定。

皇宫之内,早朝的气氛,肃穆得有些压抑。

文武百官,垂手而立,噤若寒蝉。

龙椅之上,皇帝的面色虽然平静,但所有人都感受得到,在那平静之下,是积压了数日的、如同火山即将喷发般的怒火。

朝会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处置吴顺一案的善后事宜。

刑部尚书出列,颤颤巍巍地奏报了一夜之间收到的、足以装满几大箱的“检举揭发”材料。

里面桩桩件件,都指向了吴顺及其党羽,在“陆地蛟龙”项目中,贪赃枉法、以次充好、草菅人命的滔天罪行。

每念一条,皇帝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到最后,他猛地一拍龙椅,打断了刑部尚书的奏报。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彻骨的寒意,让整个太和殿的温度,都仿佛降到了冰点。

“这些蠹国害民的蛀虫,依我大宁律法,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从严、从重、从快!朕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这些废物的消息!”

“遵旨!”三司主官,连忙出列领命。

随即,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最终,落在了翰林院的队列中,那个从始至终都垂手静立,不发一言的年轻人身上。

“张小山。”

“微臣在。”张小山出列,躬身行礼。

皇帝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愧疚,有欣赏,但更多的是一种寄予厚望的倚重。

整个朝堂,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他们知道,旧的势力已经倒下,而新的力量,即将登上舞台。

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

“西苑那个烂摊子,朕现在,正式交给你张家了。”

“朕只有一个要求。”

“让那头‘蛟龙’,重新给朕……跑起来!”

国舅府门前,禁卫军贴上了封条,彻底隔绝了府内最后的哀嚎。

西苑试验场里,张小山带着格物院的团队,迎着朝阳,踏入了那片废墟。

一切,尘埃落定。

一切,又将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