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圣张大山那篇充满“怀疑”与“开创”精神的《开学训词》,如同一场迅猛的思想风暴,不仅彻底荡涤了笼罩在帝国学术界上空数千年的陈腐阴霾,
更为刚刚踏入“燕园”圣地的数万名“天之骄子”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敢于向一切“权威”发起挑战的巨大勇气!
于是,在“大宁皇家格物大学”正式开学之后,
一座充满勃勃生机、也充满激烈碰撞的“思想启蒙”之城,在风景如画的燕园内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拔地而起!
……
深夜,工程学部,那座灯火通明的“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主楼内。
一场由大哥张念祖亲自主持的“学术沙龙”正在热烈进行。
参与沙龙的不仅是那些在“统考”中脱颖而出的“工科”天才,
更有不少来自河对岸“格物学部”的“理科”怪才。
此刻,这两派曾在“院系之争”中几乎打出狗脑子的“死对头”,
却出人意料地围坐一起。
他们的脸上没了之前的门户之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共同探索“未知”过程中产生的惺惺相惜,与那必不可少的激烈辩论。
“……我还是以为!”
那个已被张念祖破格收为“关门弟子”的工匠天才石铁,第一个站了起来。
他手中拿着一幅最新绘制的“四缸联动内燃机”结构图,脸上洋溢着属于“工程师”的近乎痴狂的自信!
“文远博士的‘物理学院’虽然已通过计算证明‘电’乃世间传递能量最快捷之法,
但‘力’终究还是要来源于那最真实、最可靠的……钢铁与火焰!”
他重重地将那幅充满“暴力美学”的图纸拍在桌案上!
“诸位请看!”
“此乃我依据师父所传‘四冲程’之理与‘活塞连杆’之妙,所构想的全新动力核心!”
“它不再是之前那只有一个气缸的‘独行侠’!”
“而是将四个气缸并列排布,以一根经过精密计算的‘共享曲轴’将其完美连接!”
“如此一来!”他的眼中迸发出如炉火般炙热的光芒!“其每一次‘做功’都将获得四倍的力量!”
“其动力之澎湃,运转之平稳,都将远超之前那台‘铁马’上的简陋原型!”
“我甚至已为它想好一个最响亮的名字!”
“——‘泰山’!”
“我要用它去推动那比山还要沉重的万吨巨轮!”
“我要用它去拉动那比巨龙还要长的百节列车!”
“这才是‘工学’该有的浪漫!”
这番充满“大马力主义”磅礴气魄的“工科”宣言,
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工程学部”学子心中那充满“改造世界”欲望的巨大火焰!
“好!好一个‘泰山’!”
“说得好!石铁兄!我等工学之人所求,便当是这开山裂石、搬山填海之伟力!”
然而,就在所有“工科男”血脉偾张、激动不已之时,
一个略显懒洋洋却充满洞穿表象的“理科”式质疑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
“石铁兄,”
一个年纪轻轻、气质不修边幅、头发乱糟糟的“物理学院”博士缓缓从角落站起。
他便是张文远如今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在“电学”上有着惊人天赋的怪才墨庆阳。
“你这‘泰山’听起来固然威风凛凛。”
他打了个哈欠,仿佛对那足以让常人疯狂的“万吨巨轮”毫无兴趣。
“但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他伸出一根纤细手指。
“你这‘泰山’虽强,其能量转化又有几何?”
“能量转化?”石铁愣住了。
“正是。”墨庆阳点了点头,走到巨大黑板前,随手写下一串充满神秘美感的“热力学”公式。
“根据我与文远博士近日对‘蒸汽机’与‘内燃机’上万次热机实验,所推导出的‘墨氏热机第二定律’。”
“我们惊骇地发现,”他的眼中闪烁着发现世界真理般的巨大兴奋!
“任何以‘热’为源泉的动力,其能量在转化为‘功’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熵增’!”
“通俗点说,便是……”他看了一眼那些已被他这“天书”般言论说得云里雾里的“工科生”,无奈耸肩。
“……便是巨大的浪费。”
“你烧掉十斤石油,产生的‘热’或许有一百份。”
“但最终能转化为推动你那‘活塞’之‘力’的,却往往不足三十份!”
“剩下的那七十份‘热’,都到哪里去了呢?”
他笑了,笑得像偷到鸡的狐狸。
“它们都变成那毫无用处的‘废气’,与那烫得足以煮熟鸡蛋的‘缸体’,白白浪费掉了。”
“所以,”他得出那个足以让所有“内燃机”信徒吐血的结论,“你这‘泰山’看似力大无穷,实则却是个只会傻吃傻喝、却出工不出力的蠢笨莽夫罢了。”
“其本质,与那早已被我们视为‘落后’的蒸汽机,并无二致!”
这番充满“降维打击”意味的“理科”式嘲讽,
如一盆冰冷雪水,狠狠浇在石铁及其身后“工程学部”学子那刚刚燃起的巨大火焰上!
“你……你……”
石铁气得浑身发抖,一张脸涨成猪肝色!
他虽听不太懂那“熵增”与“热机定律”,
却听懂了那充满鄙视的“蠢笨莽夫”!
“你这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他怒声反驳,“你说我这‘泰山’蠢笨!那你倒是拿出个不蠢笨的给大伙儿瞧瞧啊!”
“好啊。”
墨庆阳闻言微微一笑。
他再次走到黑板前,未写令人头疼的公式,
而是画出一个结构简单到极致却充满难以言喻未来美感的全新动力核心!
那是一个由无数缠绕铜线的“定子”与一个可高速旋转的“转子”构成的……电动机!
“诸位请看。”
他的声音充满“先知”的巨大骄傲!
“这便是我与文远博士为帝国设计的未来。”
“它没有那震耳欲聋的轰鸣。”
“它没有那污秽不堪的废气。”
“它甚至没有那复杂无比的‘活塞连杆’与‘变速箱’!”
“它所需的仅仅是那最纯净、最高效的‘电’!”
“根据我们的计算,其对‘电’的‘能量转化’将高达九成以上!”
“它安静、平稳、强大,而又……优雅。”
“它才是真正的动力之王!”
“它才是‘格物’之学所应追求的终极形态!”
当墨庆阳这番充满“电气化”与“未来主义”光辉的“理科”宣言响彻大殿,
石铁及其身后“工程学部”学子彻底沉默。
他们虽无法完全理解“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却能从那简洁优雅的结构图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一种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降维打击!
……
就在这场关于“火”与“电”的“世纪之辩”即将分出胜负之际,
一个充满“经世致用”智慧的“和事佬”终于登场。
那个名叫钱万贯的商贾之子缓缓从“经世学部”旁听席站起。
他先是对两派“领袖”恭敬行礼,随即笑着开口。
“石铁兄,墨庆阳兄,”他的声音充满商人的圆滑与化解矛盾的智慧,“二位皆是我辈楷模,帝国栋梁,又何必为了这‘未来’之事伤了今日之和气?”
“依小弟之见。”
他指了指那充满力量感的“泰山”图纸。
“石铁兄的‘当下’,乃我等安身立命之根本。”
他又指了指那充满未来感的“电动机”蓝图。
“而墨庆阳兄的‘未来’,则是我等仰望星空之方向。”
“一个管‘吃饭’,一个管‘梦想’。”
“二者缺一不可,并行不悖。”
“我等又何必非要在此争一个高下呢?”
这番充满“和稀泥”智慧的“经管”之论,
瞬间让整个大殿的火药味烟消云散。
石铁与墨庆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尴尬与恍然大悟的敬佩。
他们第一次发现,
这看似最“无用”的“经世”之学,
竟是那足以调和“理”与“工”这两匹“烈马”的最终缰绳!
……
一场充满思想碰撞的“学术沙龙”,在所有人的会心大笑声中圆满落幕。
大宁皇家格物大学那充满“自由”“争鸣”“包容”与“融合”的伟大精神,
也在这一夜,在这群未来必将光耀千古的“黄金一代”心中,彻底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