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与娘,在这京城之内,换回一栋真正的青砖大瓦房!”
王小虎那满载梦想与担当的豪言,如温暖阳光,瞬间驱散笼罩在京城棚户区那小小窝棚中的阴霾。
然,对于庞大的大宁帝国而言。
一个王小虎站起来了。
可他身后,千千万万个李小虎、张小龙,仍为安身之所苦苦挣扎。
城市化大潮催生的住房危机,如沉重巨石,压在内阁与新政推行者心头。
京城,皇家营造总司,堪称帝国基建大脑的沙盘室内。
气氛凝重,充满山雨欲来之压迫感。
内阁首辅张小山、户部尚书张豆子、京兆府尹林则。
三位掌管政、财、地的大员,愁容满面,围着插满代表危机红色标记的京城沙盘。
“三哥,豆子,”林则,这位铁面青天,此刻满脸愁苦。
他指着沙盘上环绕京城的、一片片如牛皮癣般向外蔓延的红色区域。
声音透着深深无力感。
“诸位请看。”
“此乃顺天府半年统计,京城周边所有私搭乱建的棚户区。”
“其规模浩大,增长迅猛,早已超出我等控制。”
“如今,居于此等法外之地的外来民,总数已突破五十万!”
“五十万?!”
即便早有预料的张小山,闻此精确而恐怖数字,亦倒吸一口凉气。
他知晓,这意味着何等危机!
在光鲜帝都之外,短短数年,竟凭空长出一个堪比中等州府的巨大毒瘤!
“不错,”林则苦涩点头,“且此仅是‘住’之问题。”
“更要命者,乃由此引发的连环之祸!”
他拿起代表灾祸的黑色令旗,插于红色棚户区上。
“其一,曰‘火’。”
“此等棚户,皆易燃物搭建,毫无防火规划,一家失火,必殃及百家,乃至千家万家!”
“上月南苑大火,烧三天三夜,便是前车之鉴!”
“其二,曰‘盗’。”
“此区域龙蛇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有,顺天府衙役人手不足,面对如蛛网巷陌,有心无力,难以深入管理。”
“如今,此地已成地痞、流氓、窃贼、赌徒的销金窟与安乐窝!”
“其三,最致命者,曰‘疫’。”
他看向身旁面沉如水的惠民防疫司首席大司医张丫丫。
“丫丫大司医,您比我更清楚。”
“此地污水横流,秽物遍地,卫生恶劣,闻所未闻!”
“今虽寒冬,待来年春暖,蚊蝇滋生……”
他未尽之言,蕴含的恐怖未来,令经历过天南大疫之人不寒而栗。
“林大人,您以为此事当如何?”张小山声音干涩。
“拆!”林则眼中闪过酷吏的狠辣。
“须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将藏污纳垢的毒瘤彻底铲除!”
“再将无所事事的流民,尽数遣返原籍!”
“方能还京畿之地一个朗朗乾坤!”
“不可!”一个急切而不忍的声音断然打断。
帝国营造之神、安国公五子张柱子,终于开口。
他走向沙盘,注视那被标记为毒瘤的红色区域。
那双素来理性有序的眼眸,流露出与工程师身份不符的悲悯。
“林大人,”他的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
“您可知,您口中所谓‘毒瘤’中居住的是何人?”
“是响应朝廷号召,放弃祖辈土地,怀揣新生活憧憬而来的帝国建设者!”
“您可知,您口中所谓‘流民’中,有多少为我大哥钢铁厂日夜添煤的炼钢工?”
“有多少为我三哥铁路一寸寸铺设枕木的铺路工?”
“又有多少为我营造总司兴建高楼大厦的建筑工?”
“他们不是毒瘤!”
他声音陡然拔高。
“他们是我大宁帝国今日盛世的最宝贵基石!”
“岂能因其暂时落魄,便如垃圾般驱赶扫除?”
“这与忘恩负义的中山狼何异?!”
此番满载人文关怀与阶级共情的肺腑之言,如沉重巨锤,砸碎在场肉食者的懒惰与冷血。
林则羞愧满面,朝张柱子深深一躬。
“柱子大人,是下官失言。”
“依五弟之见,此事何解?”张小山满怀请教。
张柱子微微一笑,笑容满载总工程师面对棘手难题的自信从容。
他自图纸囊中取出一份反复修改百次的崭新图纸。
“三哥,豆子,林大人,丫丫,请看。”
他将满载奇思妙想与秩序之美的图纸铺展于沙盘之上。
“此乃我为解决城市之困专门设计的‘安居’之策!”
众人凑上前,眼中露出如初见大学城规划图般的震撼。
图纸上,非传统独门独院,而是一栋栋高达五层的全新建筑。
由无数大小统一的单元垂直叠加,宛如巨大蜂巢。
其骨架以坚固合金钢与水泥浇筑。
内部分割为数百个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的独立居住空间。
每户拥有独立卧室与起居室。
甚至创造性地将自来水与下水管道引入室内。
“我称此为‘筒子楼’,”张柱子声音满载开启新居住时代的骄傲。
“其建造采营造司最新模块化与流水线作业。”
“速度之快,三月内可拔地而起,容纳千户之民!”
“成本之低,仅传统青砖大瓦房的三成!”
“我提议!”他望向张小山,一字一句道。
“由皇家营造总司与户部国家土地储备联手。”
“于京城外已规划的新工业区内,大规模兴建此等筒子楼!”
“以仅收工本费的低廉价格,租赁给京城内拥有正式用工契约的新市民!”
“如此,安居之困可解!”
“棚户区之毒瘤,亦将不攻自破!”
“我大宁帝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
他指着窗外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巨大城市。
“方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