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巴图虎 > 第775章 岁末盘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75 章:岁末盘点(至元四十一年冬?虎首堡官署)

腊月廿三的寒风卷着雪沫掠过西城楼,萧虎手按腰间佩刀,目光扫过垛口的守城记录簿。“每日换岗是否准时?” 他翻着簿册问尤里,册页上密密麻麻的红圈标注着换岗时间。尤里躬身答:“上月漏岗三次,已将值守卒杖二十示众,如今换岗皆敲锣为号,再无延误。” 萧虎抽查三名守卒的 “守城须知”,皆能背出 “遇袭时先敲钟、再列阵、后传讯” 的规程,又见垛口备着滚石(每堆二十块,标 “待用”)与火把(浸桐油,捆成束),点头道:“细节见真章。”

守将瓦西里捧着《巡城日志》上前,日志用蒙汉双语记录:“卯时三刻,雪厚三寸,未见异常;辰时一刻,巡视箭孔,皆无积雪……” 萧虎指着一处涂改:“此处为何涂改?” 瓦西里脸微红:“记错换岗时辰,已按规矩画押更正。” 帖木儿在旁补充:“他虽新入营,却比老卒更较真,昨夜雪大,自请加巡两趟。” 萧虎在日志上盖 “验讫” 朱印:“守城如守心,不可有半分懈怠。”

粮仓外寒气逼人,仓内却因密封严实暖意融融。萧虎随粮官刘仓查仓,见 “三层储备” 井然有序:官仓(主储)存青稞八百石(装陶罐,罐口覆麻布),营仓(军储)存燕麦二百石(麻袋装,离地三尺),备仓(应急)存黑麦一百石(木箱装,箱底铺石灰防潮)。每仓门挂 “储粮牌”,标 “入仓日期、经手人、抽检记录”,最近一次抽检在三日前,批注 “无霉变、无虫蛀”。

萧虎随机抽查官仓,命兵卒搬下最底层陶罐,开封后青稞清香扑鼻,他捻起几粒咬碎,脆响清脆:“水分控制得好。” 刘仓递上《储粮考绩》:“全年损耗仅三成(因冬防动用部分),低于往年五成。” 特别提到 “贵族捐粮百石已入备仓”,萧虎翻至安德烈捐粮记录,见注明 “黑麦饱满,无杂质”,笑道:“安德烈倒懂粮道。” 出仓时见尤里正指挥家丁清扫仓外积雪(防雪化渗水),对刘仓道:“监督需严,但也得记人功。”

军器坊内炉火通明,工匠们正给铠甲涂防锈油(牛油混松烟,防冰裂)。萧虎查军械账册:“寒甲三百副、弓弩二百张、长枪百五十杆,是否齐全?” 坊主躬身呈上 “保养记录”:每副铠甲半月涂油一次,弓弩弦每日松绷一次(防冻裂),长枪枪尖每周打磨一次。他随手取过一张牛角弓,拉弦至半满,弦力均匀无杂音,赞:“弓匠手艺见长。”

兵器架上,蒙汉兵器交错排列:蒙古弯刀(鞘镶铜饰)与汉地长枪(杆缠防滑布)并列,钦察马弓与中原弩机相邻。帖木儿拿起一把新造马刀,挥刀劈向木桩,木屑飞溅:“这刀淬火够劲!” 萧虎却指刀鞘:“鞘内未铺绒布,易磨刀刃。” 坊主连忙记在《改进簿》上。至箭房,见箭簇分类存放:铁簇(破甲用)、骨簇(轻便用)、火箭簇(夜战用),皆标 “数量、造期”,萧虎满意道:“军械足,则军心定。”

虎营内热气腾腾,十只驯虎卧于暖棚(铺羊皮,设火盆),见萧虎入营,皆抬头低吼(驯熟的示好)。帖木儿正教瓦西里驯虎口令,用蒙汉双语对照:“‘止’即停步,‘进’即向前,声调要沉。” 瓦西里试喊 “止”,前排猛虎果然驻足,他额头冒汗却难掩兴奋。萧虎问帖木儿:“虎食供应如何?” 答:“每日鲜 meat 十斤(牛肉为主),骨汤不限,膘肥体壮。”

演练时,驯虎随兵卒列阵推进,虎爪踏雪无声,至指定位置即卧伏,与步兵枪阵配合默契。萧虎令 “模拟遇袭”,驯虎闻声跃起,咆哮震得积雪坠落,兵卒举枪护虎侧,攻防有度。他对瓦西里道:“驯虎如治兵,需恩威并施,既要令行禁止,也要知其习性。” 瓦西里躬身记下,帖木儿在旁笑道:“他如今喊口令,猛虎比听我的还顺。” 萧虎在《防务考绩簿》批 “优”,虎营欢呼声震棚顶。

周显捧《岁末税赋册》进帐,账册用三色笔标注:黑笔记实收,红笔记超收,蓝笔记欠收。“全年实收税粮三千五百石,超预期三成,” 他指着明细,“汉地商队缴粮千石(蜀锦换粮),本地农户缴两千石(因秋收丰),贵族捐五百石(尤里、安德烈为主)。” 特别说明 “商税折粮五百石(丝绸、茶叶税为主),比去年增五成”。

萧虎翻至 “增收成因”,见周显分析:“商路通则税源广(新增商铺五十家),冬防稳则农户安(无逃税),贵族输诚则捐粮增。” 又附 “税粮用途”:军储占六成,救济占一成,余三成备春耕。周显补充:“税吏考绩与收税挂钩,今年无苛索投诉,商户都说‘税明则心顺’。” 萧虎在账册扉页题 “税足则国固”,命抄录三份,分存官署、税课司、粮仓。

周显引萧虎巡商市,见新增商铺五十家,汉商绸缎铺(王茂)、蒙古皮货行(巴特尔)、俄式面包坊(安娜)错落分布。“商市月交易额超千两银,” 周显指 “互市点”,“每月初五、十五开市,汉商换皮毛,俄商换茶叶,蒙古商换绸缎,各取所需。” 正遇安德烈(新擢商市监事)巡视,他正调解汉商与俄商纠纷(茶叶斤两争议),用蒙汉双语说理,双方终握手言和。

商铺前挂 “诚信商户” 木牌(十家评一户),王茂的绸缎铺榜上有名,他正给俄商打包蜀锦,见萧虎忙行礼:“今年税明,生意比往年好三成!” 街角酒肆传出笑声,汉兵与俄妇正用手势讨价还价(买蜂蜜),周显笑道:“商市如镜,照见民心融。” 萧虎见市口 “商税碑” 前有人抄税则,对周显道:“商兴则城活,需护好这烟火气。”

周显呈《冬灾救济册》:“入冬以来救济贫民三百户,发青稞五十石、棉衣百件(狐皮夹层二十件,棉布八十件),设暖棚五处(供流民避寒)。” 附《受助名录》,每户注 “人口、困难因由”,多为 “男丁战死”“遭雪灾毁屋”。萧虎翻至安娜家记录:“三口人,夫战亡,发青稞二石、棉衣一件”,问:“近况如何?” 周显答:“已入巡夜队,能挣月钱养女。”

至城东暖棚,见十余名老人围火盆取暖,喝着热粥(官府供应),汉翁李老汉道:“往年寒冬饿殍多,今年有粥有棚,托将军福!” 萧虎见棚内备着草药(防风寒),问管事:“每日开销多少?” 答:“粥米十斤、炭火五斤,够二十人用,皆从军粮拨。” 他对周显道:“救济不仅是施粮,更要给生路,如安娜入巡夜队,便好。”

周显引萧虎至学堂,见百二十名孩童读书,分 “蒙文班”“汉文班”“杂学班”(算术、草药)。贵族子弟占三成,瓦西里的妹妹正学写 “人” 字,汉文先生手把手教:“一撇一捺,方能立人。” 萧虎翻看《入学名册》,见汉蒙俄孩童混编,批注 “同班共读,情谊自生”。

又查 “通婚记录”,全年汉蒙俄通婚十二户,多为 “军卒娶本地女”“商户联姻”。帖木儿的亲兵张三娶俄妇卡佳,名册注 “自愿,有媒妁”,周显补充:“通婚户免半年徭役,鼓励和睦。” 学堂外墙上贴满孩童字画,有汉文 “平安”,有蒙文 “吉祥”,有俄文 “友爱”,萧虎笑道:“孩童无隔阂,来日方长。”

军政会议上,萧虎宣读《将校考绩》:“帖木儿多瑙河伏击斩敌百余,擢千户,赏金十两;赵勇粮道清剿利落,赏银二十两,升哨长;周显护粮遇袭损粮十车,罚俸三月,戴罪立功。” 帖木儿起身固辞:“皆赖叔父调度,末将不敢居功。” 萧虎沉声道:“功是功,过是过,你诱敌入谷的胆识,谁也替不了。”

周显躬身领罚:“属下失职,甘受惩处。” 萧虎温言:“护粮不易,但军粮关乎性命,需更谨慎。” 又特别表扬伊万:“救治伤兵百余人,创‘艾草蜂蜜疗法’,赏锦缎一匹,准入官学读医书。” 伊万红着眼眶谢恩,教士西里尔在旁听着,对身旁贵族道:“有功则赏,不问出身,难怪军心归附。” 众将皆服,齐呼 “将军英明”。

除夕前夜,萧虎在官署广场对军民讲话,火把照亮千人脸庞。“今年冬防,守城者(尤里)尽责,护粮者(周显)尽力,杀敌者(帖木儿)勇猛,助医者(伊万)仁心,” 他声音穿透风雪,“税增三成,是商户勤;讼减七成,是民心顺;粮足械利,是众人劳。” 人群中响起欢呼,安娜抱着女儿喊:“将军说得对!”

谈及来年,萧虎目光坚定:“春分修河堤(防汛),立夏备春耕(贷种粮),秋收扩粮仓,冬防续文教。愿军民同心,如这虎首堡的雪 —— 虽寒,却能护来年丰收;如这城的灯 —— 虽微,却能照前路光明!” 话音落,钟声敲响(教堂与城楼同鸣),军民齐呼 “守土平安”,雪光中,虎首堡的岁末盘点,终在暖意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