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七在这种施舍的友情中很享受,她带着那种羡慕亲切的眼光看阿斗的那些在科室上班的朋友,仿佛他们身上披着一层她永远触不到的光。她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次性纸杯,杯沿已经咬得发软,却迟迟不肯放下。她听他们聊值班、聊病人、聊某个主任的怪癖,笑得比谁都及时,点头比谁都认真,好像那些词语通过她的耳朵,就能在她身上也留下一点“体制内”的温度。

她知道自己不是被真正邀请的人,只是阿斗随口一句“你也来吧”的附带品。可她还是提前一小时到了,换上那件只在面试时穿过的衬衫,把头发梳得服帖,连指甲都剪得短而干净。她怕错过,怕错过哪怕一秒被“他们”看见的机会。她甚至偷偷记下了他们提到的科室名字,晚上回家一个个搜,看招聘启事,看学历要求,看“须有执业证”那几个字如何像门槛一样把她隔在外面。

可她不说。她只是笑,笑得眼角都起了细纹,笑得像个终于被老师点名的孩子。她看阿斗那帮朋友,像看一群活在玻璃罩里的人——他们抱怨夜班太累,她说“是啊太辛苦了”,可心里却想:要是我也能累在那样的椅子上就好了。他们说起某个月奖金发了多少,她“哇”地一声,语气夸张得像在剧场,却没人知道她回家后把那个数字拆成了房租、水电、饭钱,算了一遍又一遍,算到眼眶发热。

她甚至开始学他们说话的方式,把“患者”说成“病人”,把“值班”说成“轮班”,把“我们科”挂在嘴边,好像她也在那个系统里,有个工位,有个更衣柜,有个可以抱怨的上级。阿斗他们笑,她也笑,笑完低头喝一口已经凉透的茶,喉咙里却像吞了一块炭,烫得她想哭。

可她不会哭。她只是更用力地把自己塞进他们的谈话缝隙里,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那些她根本无权参与的烦恼与荣耀。她享受这种施舍,哪怕只是桌边的一张塑料凳子、一句“你也挺懂啊”的随口敷衍。她把这些都攒起来,夜里一个人回到出租屋,把那些片段在脑子里反复播放,像看一部自己主演的电影——在那里,她穿着白大褂,胸口别着工牌,站在人群中间,不再是那个被顺手带上的“谁的朋友”。

直到有一次,她听见他们在走廊里小声说:“阿斗怎么老带她来?她又不是我们这圈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钝刀,把她小心翼翼堆起来的自尊一点点刮平。她没冲出去,也没哭,只是站在厕所的镜子前,把嘴角重新掰成上扬的形状,补了口红,像补一层盔甲。

然后她走出去,依旧坐在那个角落,依旧捧着纸杯,依旧笑。只是那笑里,多了一点什么东西——像是一种认命的温柔,又像是一种不肯醒的梦。她看他们的眼神,还是那么羡慕,那么亲切,只是更深了,深得像一口井,井口映着天,却永远够不到天。

七七拎着塑料袋,站在菜市场出口那棵歪脖子树下,看前面卖熟食的于姐把砧板往前一推,她儿子就熟门熟路地接过菜刀,手起刀落,一片片卤牛肉薄得透光。于姐抽空回头冲儿子笑,那笑里带着“后继有人”的稳当,像给晚年提前铺好了褥子。七七被那笑刺了一下,胸口某处“咔”地裂了缝。

她想起自己凌晨三点起床去批发市场的日子。冬天的风像钝刀,刮得小腿生疼,她一个人把两筐西红柿拖上车,再一个人把烂掉的挑出来,蹲在角落里掉眼泪,怕把眼睛哭肿,第二天不好还价。那时候阿斗才五岁,被她用外套一裹,睡在驾驶座后排,梦里还咂嘴,叫“妈妈”。她一边搬货一边回头看他,心里想:可不能让他以后也干这个。

可现在阿斗二十六了,本科毕业,学的是“生物技术”,听起来像能穿白大褂,实际上毕业即失业。投了三个月简历,最后只在奶茶店摇勺子,摇到手腕腱鞘炎。夜里回家,他把护腕往桌上一扔,笑得很淡:“妈,我这手以后连菜筐都提不动。”七七听着,像有人拿钝器往她太阳穴上敲。

第二天她还是叫他:“走吧,帮妈去拉货。”阿斗沉默了三秒,说好。市场里人多,他不好意思戴那条印着“xx奶茶”的围裙,就穿她给的旧棉袄,袖子短一截,露出手腕的护腕,像一道白色伤口。搬筐的时候,他弯腰的姿势明显不对,七七没忍住,吼:“屁股下去!腰挺直!”吼完又后悔——那语气,那字眼,和她死去的老爹当年吼她一模一样。

中午收摊,她数钱,他也拿个小本子,记哪种菜剩得多、哪种回头客多。记得有模有样,七七斜眼瞄过去,心里“咚”地一声,像老井里掉了块石头。她想起老爹临终前拉着她的手:“七啊,咱家没别的,就这一副扁担,你扛住了,以后给孙子。”那时她满心不愿意,现在却像听见回声,一圈圈荡回来。

可她又怕。怕什么?怕阿斗像她一样,四十岁就落下椎间盘突出,阴天下雨得像有人拿锥子戳骨缝;怕他跟批发商吵架,吵到半夜回来,坐在楼梯口一根接一根抽烟;怕他把青春耗在烂菜叶里,最后连个社保都没有。更怕他心里恨她——“我妈把我从实验室拉回到菜筐”,那恨像暗处的苔藓,一点点爬满母子之间。

夜里收摊回来,她蹲在楼道口择菜,感应灯一亮一灭。阿斗下楼倒垃圾,站在黑暗里忽然说:“妈,我今天看那筐菠菜,根都烂了,你还进它干嘛?”七七手一抖,把一叶好菠菜也扔了。她没抬头,只说:“便宜。”阿斗没再说话,只把烂菜叶重新捡回来,码到一边,像给她留最后一点体面。

灯又灭了。七七在黑暗里听见自己说:“阿斗,你再去找找工作吧,妈还能扛三年……五年……等你站稳了,妈就把摊收了。”话说完,她喉咙里像塞了块生姜,辣得生疼。阿斗没应声,只伸手接过她怀里的菜筐,一只手就拎起来,往楼上走。楼道灯随着他的脚步声一层层亮起,像有人把未来的路一盏盏提前点燃。

七七跟在后面,看着儿子被棉袄勒紧的肩膀,忽然分不清那是她熟悉的病弱,还是一种她没见过的力气。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把菜筐扛上肩,也是这么沉,沉得她以为一辈子都甩不掉。可现在,那副筐正在阿斗手里,轻轻晃,像在说:我也可以试试。

到了家门口,阿斗回头,额上一层薄汗,护腕被路灯照得发白。他冲她笑,笑得有点腼腆:“妈,明天咱早点去,我听说南郊那边的批发市场新到一批山东白菜,批发价低两毛。”七七愣住,钥匙“哗啦”掉地上。她弯腰去捡,顺势把眼角的湿意抹在手背。

进门之前,她最后看了一眼夜空——没有星星,只有远处高楼的灯,像一排排冷冷的眼睛。可她知道,不管那些眼睛怎么看,明天凌晨三点的闹钟还会响。只是这一次,她不再确定,叫醒的是她,还是他们母子俩。七七有点迷茫了

七七把闹钟按掉的时候,天还是一块铁板,黑得没有一丝缝隙。她坐在床沿,袜子套到一半,脚背不自觉地抽筋,像有根筋在问她:今天还去吗?她没回答,只是低头把袜子拉平,手指触到脚跟裂开的口子,糙得像一片去年冬天的枯叶。屋子里静得能听见楼下早班公交碾过水洼,“哗啦”一声,好像替她做了决定,又好像把决定重新推回给她。

她想起昨晚阿斗那句“早点去”,心里却没有半点踏实,反而像被塞进更多棉花,软绵绵地堵着。接班人?还是跳板?她分不清。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二十多年到底会的是什么——会看成色?会讨价还价?会把五斤二两的秤星掐得刚刚好?可这些本领,哪一样能写在简历上,哪一样能换社保、换年假、换得到四十五岁以后的体检报告?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一块被时代丢在角落的抹布,再用劲,也拧不出一滴亮堂的未来。

厨房里,阿斗昨晚洗好的筐倒扣着,水珠沿着竹篾滴落,一声又一声,像某种倒计时。她伸手去摸,竹片冰凉,却带着年轻人洗完没擦干的莽撞。她记起自己二十出头时,第一次站在批发市场,也是这样莽撞——把一筐菠菜当成全部希望,结果一半烂在夜里,她蹲在摊位后面,一边择菜一边哭,哭完把烂叶子带回家,焯水、凉拌,自己吃掉。那味道涩得她直反胃,却没人告诉她:你可以不吃,你可以扔。如今阿斗是不是也要从那一口苦开始?

她打开冰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昨天没卖完的香菜、韭菜,塑料袋里渗出一点水雾,像隔着一层泪。她忽然想:如果明天我不去,这些菜会烂,那阿斗会不会就不用再惦记两毛钱的差价?可念头刚冒头,她又听见心里另一个声音冷笑:烂掉的菜算钱,烂掉的人算谁的?她抬手“啪”地合上冰箱门,声音太响,把自己都吓了一跳。

窗外,对面楼上的学生正背着书包追校车,书包侧袋插着一根荧光色的跳绳,一跳一跳,像黑夜里的脉搏。七七看得愣住——她从没让阿斗上过任何兴趣班,小时候他眼巴巴看别的小朋友学钢琴,她只能把菜场捡来的坏琴键挂在他床头,说:“弹这个,一样响。”后来阿斗真的不眼馋了,他学会了把坏键拆下来,用螺丝刀敲出“哆来咪”,敲完抬头冲她笑,笑得她心口发酸。如今那孩子长大了,却要把手重新伸进菜筐,她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逃。

她走到阳台,夜风裹着雨丝扑在脸上,像细小的针。楼下早点铺的灯亮了,老板把第一屉包子推出来,白汽在冷空里炸开,像一朵不肯落地的云。七七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带阿斗出摊,他才九岁,踮着脚站在小凳子上帮她找零钱,找错一个五块,她当众甩了他一巴掌。那一巴掌之后,阿斗再也没找错过钱,可也没再踮脚。她到现在都记得他当时的眼神,不是委屈,是心疼——心疼那五块钱,还是心疼她,她至今没问。

雨丝飘进衣领,她打了个冷战,却不想回屋。她觉得自己像站在两条路的缝中间,前后都是黑,往左是继续把命系在秤杆上,让阿斗接棒;往右是狠心不干了,可不干之后呢?她存款不到六万,养老保险断缴七年,房租年年涨,菜价天天变。她甚至想:要不要去应聘保洁?可一想到那些写字楼里白得晃眼的瓷砖,她又怯——她怕自己连拖把都不会用,怕人家嫌她身上有洗不掉的葱味。

她抬头看天,黑得连颗星星都不给。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爹带她去田里拔秧,说:“秧苗最贱,插哪儿活哪儿,可它得先把自己折一次,才能扎根。”她当时不懂,现在好像懂了,又好像更不懂——她这一把老秧,还能再折吗?折了还能活吗?阿斗呢?是让她把他折进泥里,还是让他自己去找一块新田?

屋里手机“叮”一声,是阿斗设的闹钟响了,标题写着“山东白菜”。那四个字在屏幕上亮得刺眼,像一把小勺子,把她心里那团棉花搅得更乱。她走回屋,把手机按掉,屏幕黑下去的一瞬,她看见自己映在里面的脸——眼角堆着褶,嘴角却奇怪地翘着,像在笑,又像在哭。她伸手捂住那张脸,掌心触到一片湿,不知道是雨还是泪。

她忽然想起自己这辈子最轻松的一刻:是阿斗考上大学那年,她一个人去河边,把围裙脱下来扔进水里,看它被水流卷走,漂远。她当时想:终于不用天天闻鱼腥了。可围裙终究被树枝挂住,没漂多远,就像她,没走出多远。如今那围裙好像又漂回来了,湿漉漉地搭在她脖子上,勒得她喘不过气。

她蹲下来,把脸埋进膝盖,声音闷在裤管里:“阿斗,妈到底该把你往哪儿搁?”回答她的,只有闹钟再次响起的“叮——”,像一声遥远的起跑枪,又像一句来不及说出口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