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 第463章 开城放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夜,郭敬将城中的牧民和商人召集起来。

“大家都看到了,今日南墙已经坍塌,大宁城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郭敬的意思。

有人想开口说投降的事,可看着周围一圈手持利刃的武士,又将话咽了回去。

郭敬继续说道:“我与县衙官吏和守城将士商议过了,决定与大宁城共存亡,不知道诸位怎么看?”

聚集在此的牧民和商人们一下炸开了锅,开城投降,他们这些人多半可以活下来,顶多受点罪,不知道被迁到哪里去。

可等到城破,敌军入城,那可就不好说了,毕竟燕军为这个堡垒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于是人群中有人高喊道:“县令守土有责,但我们是无辜的,放我们走吧。”

“当初我们来大宁,是为了得到保护,可不是为你们作战的。”

“我们已经帮了这么多天,工钱不要了,只求离去。”

……

郭敬耐心听他们喊完,这才压了压手,大声道:“大家既然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就请大家回去收拾行囊,一会到南门集合,我放你们出城。”

围着众人的武士听他说完,立刻站到一边,让开道路。

牧民和商人们没想到就这么简单,愣在原地,半天不敢动,直到郭敬都离开了,他们这才欢呼起来,狂奔着回去收拾东西。

郭敬来到城头,和守将一起看着下方着急离开的百姓,有些失落。

“我在此地这么久,居然没有人愿意留下来。”

守将问道:“这些人唯利是图,县令在指望他们什么,誓死效力吗?”

郭敬轻叹一声,“教化一方,何其困难。”

守将笑了笑,懒得接这种无病呻吟的话。

不过郭敬还有谈兴,又问:“那你呢,你宁死不退,是因为什么?”

守将正了正头盔,“为了家人。”

郭敬以为他指的是均田,“你是说如果你投降了,家人会受到牵连,被没收田产吗?”

“县令说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守将显得颇为坦率,“但除此之外,父母妻儿就在身后,我守土有责,不可以就这么放敌人过去。”

郭敬点点头,这话很实在。

数百名牧民和商人带着包裹来到城下,守军已经提前将封堵的城门搬空。

郭敬没有再说什么,直接下令打开城门,让这些人离开。

借着皎洁的月光,大家鱼贯而出,快步向城外跑去。

不过片刻功夫,几百人便跑了个干干净净,只剩寥寥数人站在原地,迟疑了脚步,显得犹豫不决。

看门的守军不耐烦道:“要走就快点,我要关门了。”

几人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城门,又互相对视了一眼,下定决心,对着城头喊道:“我们愿意留下来。”

郭敬探头看去,发现居然有十来个人选择了留下,对着守将笑道:“看来教化也没那么难,这不就有成功的例子?”

守将笑着摇摇头,转身离开,“那县令带着他们守城吧,我这就去收拾队伍,准备出发。”

一味的防守,已经难以为继,所以郭敬与他定下计策,决定出城夜袭,做殊死一搏。

如果能成功,便能再多拖延些时日,如果天不遂人愿,那他们也没什么遗憾了。

大宁城的动静很快被燕军发现,睡得正香的慕容宝被亲卫从梦中唤醒,告知了此事。

“城门方才开启,大概有几百人跑了出来,看着像是百姓。”

慕容宝揉了揉眼睛,“那还等什么,快去把人都给我抓回来。”

亲卫答道:“已经去了两队人马,一会就该回来了。”

慕容宝打了个呵欠,来到帐外。

皓月当空,两队骑兵在原野上疾驰,追上了刚刚出城的百姓,迂回着将他们围在中间。

牧民和商人对此早有预料,能逃走是最好,逃不掉便原地投降,于是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上,等候发落。

燕军挥舞马鞭,让他们走在中间,押送着这群人返回营地。

慕容宝等在营门口,问道:“城中出了什么事,为何放你们出城?”

牧民中有鲜卑族的,当即说道:“他们要与城池共存亡,可我们又不是晋人,凭什么要和他们一起?郭县令人还不错,就放我们走了。”

慕容宝又问:“守军情况如何?”

有人抢着说道:“能打的也就一千人,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

慕容宝冷笑道:“那还真是找死啊,我明日便成全他们。”

有人赶紧送上奉承,“将军威武,拿下小小一座大宁城,还不是轻而易举。”

慕容宝得意地哼哼两声,吩咐道:“给他们找个角落待着,生一堆火,天明后,着人送往平城安置。”

副将赶紧答应下来,将一干百姓带了下去。

慕容宝则返回大帐,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次入睡。

月上中天,一团乌云飘过,光影明灭。

除了站岗的哨兵,其他人都已入睡,营地内的鼾声此起彼伏,伴随着草地里的虫鸣,一个比一个响亮。

燕军没有专门留人看守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毕竟这是在营地之内,不时还有哨兵巡视。

乌云蔽月,哨兵身上铠甲的哐嚓声渐渐远去,几名百姓在人群中缓缓睁开了眼。

他们不是大宁守军,毕竟大家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突然混进几个生人,很容易被发现。

几人是陈特的部下,表面身份就是商人,实际则是为王凝之收集草原情报的探子。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哨兵也已经走远,几人悄悄起身,从篝火堆中取出火把,奋力地扔向临近的燕军营帐。

帐篷很快燃烧起来,一声声警报响起,营地内的鼾声很快消失,变成惊慌失措的喊叫。

有人喊救火,有人喊抓人。

被惊醒的百姓则是一脸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看到燕军向这边冲了过来。

人群之中传出几声高喊,“燕军要杀人了。”

百姓们这下更慌了,见有人拾起火把当武器,也纷纷效仿,抓到什么是什么,一起往外冲去。

几名探子混在其中,趁机将手中的火把抛出,引燃更多的帐篷。

百姓中有人发现了他们的异常举动,但这个时候,谁都顾不上谁了,一片混乱之中,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逃命。

因为燕军知道是百姓之中出了问题,已经毫不留情地展开了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