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怎么在这儿?”许泽猛地坐起,拉紧浴巾,满脸警惕。
柳倾城撑着脑袋,语气轻松:“我怕你认床,睡不着,就来陪你聊会儿天。放心,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许泽嘴角一抽:“这话该我说吧?”
说完,许泽拿起旁边自己的衣服,转身就要往外走。
“许先生,您不睡觉了?”柳倾城的声音带着一丝挽留。
许泽转过身,看着侧躺在床上的柳倾城,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柳小姐,你心里在想什么,我清楚得很。我劝你,不要玩火!”
柳倾城缓缓抬起手臂,手肘支在床上托着脑袋,冲许泽抛了个媚眼,红唇轻启,语气带着几分挑衅:“玩火又怎样?难不成还能把我烧死?”
许泽冷笑一声,缓步走回床前坐下,伸出手轻轻勾起柳倾城的下巴,一字一句道:“你现在正处于解开诅咒的关键阶段,绝不能失了元阴。当然,你要是想临死前体验一把,我也不拦着。”
柳倾城的身体猛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她不知道许泽这话是真是假,却不敢赌——若是真的,自己因为这点事丢了性命,那也太亏了。
“许先生,不好意思啊!我突然想起来,我这里还有一间客房,就在对面,我这就带您过去。”柳倾城连忙收敛了媚态,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
“这下老实了?”许泽挑眉问道。
“老实了!”柳倾城忙不迭点头。
“那行,我先走了。”许泽松开手,站起身,“以后安分些,女人该有矜持。我知道你之前因为诅咒的事自暴自弃,但等我帮你解除诅咒,你会迎来全新的人生。以后要好好活下去,为自己而活,别再作贱自己了。”
说到最后,他抬手轻轻摸了摸柳倾城的头,动作带着几分温和。
柳倾城怔怔地看着许泽,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行了,我走了。”许泽转过身,扬了扬手臂算是告别,转身离开了柳倾城的房间。
看着刚刚关上的房门,柳倾城愣了许久,才低声自言自语:“为自己而活……许先生,你还真是……让人喜欢啊。”
柳倾城拉过被子盖好,脸上带着微笑,渐渐沉入了梦乡。
天刚蒙蒙亮,许泽便醒了过来。他轻轻打开房门,见柳倾城的房间门依旧关着,便没有去敲门打扰,径直走向了厨房。
打开冰箱,里面的食材不多,只有几个鸡蛋和一包面条。
许泽挽起袖子,动手忙活起来。
半小时后,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被他端上了餐桌。
他擦了擦手,坐下自己先吃了一碗,随后便出了门。
刚走上街,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息便扑面而来。
道路两旁,鲜艳的大夏国旗迎风招展;天桥之上,悬挂着各式庆祝的标语,处处透着热闹与祥和。
许泽本打算打车前往目的地,可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欢快的景象,索性改了主意——走着去,反正距离也不算太远,正好能感受这份节日的氛围。
他慢慢走着,沉浸在周遭的热闹里。身边的人们个个面带笑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有的猜测这次阅兵会亮相哪些新式武器,有的感慨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言语间满是自豪。
在这热烈的氛围中,许泽不知不觉来到了京都广场。
此时,广场内已经有不少人进场落座,一片井然有序。
不过许泽没有急着进去。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京都广场,来京都几个月,一直在找人,始终没机会来看看。
既然这次赶上了,他打算先好好逛逛。
许泽站在广场外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开阔而宏伟的广场。
广场外围是一圈开阔的环形步道,铺着青灰色石板,边缘栽种着整齐的松柏,树干挺拔如卫士,既划分了空间边界,又添了几分肃穆感。
步道内侧,矗立着九根高约十米的盘龙石柱,分踞四角与四边中点,柱身以墨色花岗岩为材,雕刻着腾云驾雾的巨龙,龙鳞纹路清晰可辨,龙须飘逸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壁而出,气势磅礴。
柱顶各蹲踞一尊瑞兽,分别对应龙生九子,形态各异——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獠牙外露,既守护着广场,又暗含“九州安宁”的寓意。
沿着中轴线往里看,是一片开阔的方形铺砖地面,砖石之间的缝隙勾勒出规整的几何图案,更显庄重。
广场中心,也是中轴线的端点,矗立着标志性的镇国碑。
碑体呈长方体,高近二十米,通体由一种温润的青白色石材打造,表面光滑如镜,却又带着岁月打磨的古朴质感。
碑的正面,“大夏”二字以隶书镌刻,笔力浑厚,透着一股不容撼动的威严;背面则刻着细密的铭文,记载着大夏的变迁与荣光。
这块碑便是大名鼎鼎的镇国碑,不仅是广场的中心,更被视为整个大夏的中心。
许泽虽不知它由何种材质打造,但能安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必然有着镇护国运的深意。
就在这时,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一轮红日缓缓升起。
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恰好落在镇国碑上,瞬间给碑体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
那“大夏”二字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一般,散发出令人心潮澎湃的力量,直冲天际。
“国运冲天,大夏必定立于世界之巅!”许泽望着沐浴在晨光中的镇国碑,胸中涌起一股豪情,不禁低声赞叹。
他缓缓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着从碑体散发而出的恢宏气势。
那股力量磅礴浩瀚,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妖邪之气,让人心生敬畏。
置身于这股气势之中,许泽的内心竟生出一种久违的安宁,仿佛这无形的气息正张开温暖的羽翼,庇佑着大夏每一寸土地上的子民。
片刻后,许泽睁开眼,快步走向广场入口的检验处。那里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人脸上都带着期待与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