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两个有些熟悉的背影吸引。只听其中一人说道:“敖哥,真没想到你能弄到观礼票!”声音清脆,带着几分雀跃。
另一道略显沉稳的声音回应:“呵呵,这算什么。我们龙家这次是受邀代表南疆来观礼的,上面给了好几张票呢。跟你说,等下咱爷还要去城楼上见上面领导呢!”
“哇!咱爷也太厉害了吧!”
“那是自然,咱爷可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他老人家得的奖章,怕是都能挂满一整面墙了!”
听到这段对话,许泽立刻认出了两人——正是龙敖和李佳雯。他停下脚步,看着两人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他们。
不过许泽突然想起,李佳雯和苏明玥交情不浅。虽说自己如今容貌显老,但眉眼间的轮廓并未大变,“可不能让他们瞧见我。”
他抬手拍了拍身前一个年轻小伙子的肩膀,“小伙子,你好!”
小伙子转过头,看向许泽:“大叔,怎么了?您有事儿?”
“小伙子,我看你戴着口罩,你那儿还有多余的吗?公共场合,我这记性,忘戴了。”许泽指了指自己的脸,语气客气。
“哦,我这儿还有,喏!”崔浩东从背包里翻出一个口罩递给许泽。
许泽接过口罩戴上,感激道:“谢谢你了!多少钱?我转给你。”
“嗨,一个口罩而已,谈什么钱。”崔浩东摆了摆手,又笑着打量起许泽,“大叔,听您口音不像京都本地的,倒有点南方味儿。”
“我从东南行省来旅游的,正好赶上阅兵,过来凑个热闹。”
“哎呀!大叔,这可真是老乡见老乡啊!”崔浩东眼睛一亮,热情地说道,“我是东州的,叫崔浩东!”
“你叫我许先生就行,叫大叔听着怪别扭的。”许泽笑了笑,话锋一转,“不过说起来,崔先生年纪轻轻,居然能拿到大庆观礼的票,不简单啊。”
崔浩东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挺了挺胸膛:“许先生,实不相瞒,我可不是平民百姓。”
许泽一愣:“你不是平民百姓?咋滴!难道是搁国外待了七年?”
“什么啊!”崔浩东摆了摆手,解释道,“我们家是做医疗的。当年我太爷把家传的秘方无偿捐给了国家,国家给了我们家‘功勋之家’的称号,算是功勋家族,所以才能拿到观礼票。”
“崔家秘药,是你们家的?”许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崔家秘药,专门用于治疗霍乱。
想当年大夏刚成立时,北方突发霍乱,彼时医疗条件薄弱,卫生中枢刚组建不久,一众专家都束手无策。
后来有个民间医药世家将这张秘方呈给中枢,靠着这药方,霍乱才被迅速遏制。而这救人无数的药方,正是“崔家秘药”。
正因有了这秘方,大夏此后再未爆发过大规模霍乱,这药方也成了国家一级保密配方。
当年国家领导还亲笔题写“悬壶济世”四个大字,制成牌匾赠予崔家,以表嘉奖。
“小崔啊,你刚才那句话可说得不对。”许泽的语气沉了沉,“你说自己不是平民百姓,可你要知道,咱们国家的领导都常说自己是人民公仆。这话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去做了文章,说你们崔家脱离群众,那你们家族几代人攒下的一世英名,可就毁在你这一句话上了!”
崔浩东听完,后颈的汗毛“唰”地一下全竖了起来,赶紧伸手捂住了嘴巴,脸上满是后怕。
“小崔,国家给你们家的荣誉,是因为你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可不是让你们觉得能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许泽继续说道,“你好好想想,那些默默无闻付出的人,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们,他们图什么?难道是为了高人一等吗?不,他们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这个国家啊。”
说完,他顿了顿,看着崔浩东若有所思的样子,笑了笑:“抱歉,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些大道理,你别见怪。”
许泽心里其实也觉得,对一个年轻人说这些或许有点想当然了,毕竟像崔浩东这样出身大家族的,难免会有点少年气盛。
“不,许先生,您说的这些,跟我太爷平时教育我们的话差不多!”崔浩东连忙摇头,脸上露出几分坦诚,“只是以前我总觉得,我们家把祖传秘方无偿捐给国家,换点特权是应该的……”
许泽抬手轻轻打断了他的话,凑近他耳边压低声音道:“你们捐献药方,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得到的东西,可比什么特权珍贵多了。”
崔浩东一脸茫然:“得到的是什么?是那些荣誉吗?”
许泽摇了摇头,缓缓吐出两个字:“功德。”
“功德?”崔浩东愣住了,显然没明白这两个字的深意。
“没错。”许泽点头,“正因为你们家有了这份大功德,家族才能发展得这么迅速,昌盛兴旺。如果我没猜错,你们家族的人,应该还普遍长寿吧?”
崔浩东闻言,仔细回想了一下,脸上顿时露出惊奇之色:“还真让您说中了!我们家走得最早的长辈,也有九十岁了!我太爷今年都一百岁了,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呢!”
“这就对了。”许泽解释道,“你家老太爷功德加身,自然能得长寿;你们这些小辈沾了光,也能受到庇佑,平日里很少生病。”
“许先生,这也太神奇了吧!”崔浩东眼睛瞪得圆圆的,对许泽的话深信不疑。
“不是神奇,是公平。”许泽的语气带着一种笃定,“你们付出了,就该得到回报。这就是天道公平。”
听了这番话,崔浩东对许泽的职业越发好奇,忍不住问道:“许先生,您到底是做什么的呀?”
许泽笑了笑,“我不过就是一个摆摊算命的!”
“您是相师?那许先生您帮我看看呗,看看我将来要做什么,我现在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