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极北之地。

很难想象,曾经这里有过一片黑蓝色的海洋和皑皑白雪。

穿着人形装甲的除菌队队员在冰面上行走着。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棍子戳着眼前的冰面,避免掉进水坑之中。

冰川地形中,这种垂直的水坑可能深达几十米。

一脚踩进去,人就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种垂直水坑可能还意味着其他危险——

某些喜爱穴居的孢子生物,比如变异后的北冰洋红眼雪蟹,可能会用新进化出来的口器,狠狠叮穿你的鞋底。

如果缺少医药,那么这些家伙的毒液,足以让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四肢溃烂而死。

“混蛋玩意儿,这东西明明是蜘蛛,教授说这玩意儿叫雪蟹!”

一个除菌队员一铲子拍飞了沿着冰川洞爬上来的红眼雪蟹,青色的汁水溅在了像一块块质地像毛豆腐一样的冰面上。

橙黄色的冰面,沾满了地衣一样的生物。

不远处海洋是一片浑浊的鲜红,在北极静默的洋流和冷风下,如同一锅冰冷的红汤。

这里的景色最接近末日。

“东北方向,横坐标123,纵坐标456,高度20,距离15公里,有尸潮核心,请求火力打击。”

“南部山区,横坐标312,纵坐标456,高度120,距离25公里,请求再次火力打击。”

前线的队员们一边通过仪器和望远镜搜寻着目标,一边冷静地通过无线电汇报坐标。

不多时,呼啸的导弹,便向着坐标的位置飞去。

推进、探查、火力覆盖,这是目前和异种作战的主要战术。

目前没有完全消灭异种生态的有效办法,即使消灭,蓝星也回不到从前了。

除菌队的“除菌”方法,就是通过杀伤、播撒等方式,降低地区内的异种密度,消灭菌群的聚合点,从而减少尸潮爆发的概率。

“突突突突——”

穿着人形装甲的突击兵,对遗漏的瘤状物进行着清扫。

那瘤状物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像癌细胞一样渗透在满地的脉络之中,缓缓地跳动着。

“妈的,这瘤子跟神经节似的。”一个队员大声骂道,“我们突突了一上午!才前进了500米!”

等到差不多清扫干净,他才如释重负地走到船边:

“这附近的瘤子清得差不多了,海上的怎么样?”

他对船上的同伴嚷道。

船上的同伴则提着采集桶,从那鲜红的海中提取液体。

等采集桶平稳地停放在了甲板上,他才在防毒面具里吹了个口哨。

“这玩意儿有用吗?”同伴说道。

“教授说,这玩意儿接近于‘原始汤’——不只是人类,任何生物都是从这么一锅子肉汤里进化出来的。把细胞泡在里面,就有概率刷新出新物种。”

“上面还没有放弃新人类计划吗?那个混球科学家就应该一辈子在监狱里呆着!”

“虽然变异率高了点,但是你如果试试,说不定会改变意见。”

“那不妨我现在就送你下去一泡,量大管饱!”

“嘿,两位!”

工程师开着雪地车过来,打断了两人的嘴仗。

“所有人都去营地开会。”

“所有人?”两人惊讶道。

“是的。”工程师低声道,“分析机的模拟结果出来了……似乎是出大事了。”

两人相互一望:

“要大战?”

“这一带的生物电信号确实极乱,一个不小心尸潮可能就原地爆发了。”

工程师摇摇头:“比那更糟。”

几人来到营地,只见一些人已经聚集在了分析机的面前。

队长神色复杂:

“全区的地面生物电讯号和信息素图谱模拟图都已经出来了。”

分析员严肃道:

“尸潮的大小,和作为尸潮核心的质量有关系。”

“请看这两片区域。”

图片逐渐放大,而分析员所指的,则是两块电讯号共鸣的区域。

这两块区域面积极大,甚至延伸到了九区实际控制区的北部。

而两块区域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核心都是“末日花”。

“末日花之间似乎有某种领地的概念,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末日花管辖的异种群,会有不同类型的电信号。”

分析员说道。

“但很明显,现在,两片区域……所有地方的地面生物电信号,都在共鸣。”

“简单说结论。”队长打断道。

分析员说道:“很大概率会发生尸潮……每年入秋到冬季的尸潮很多就是如此引发的。但这次波及面积太大,烈度不同。”

“多少?”

“我们几个人估算过,8.9级,队长。”

队员说道。

“仅次于灭世那一次。”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两片区域就在营地的左右两侧。

这一支孤独的部队,好像停留在两个绞盘中间的蚂蚁。

“把这个消息告诉还在深入的一大队。”

“通知总部,看看有没有阻止这一切的方法。”队长低声道。

……

……

“原来是这么个事情。”

委员会常规会议上,苏昌隆望着眼前的报告。

前线的发现,现在正安安静静地停留在他手中的纸上。

每年入秋后的冰原尸潮的形成来源于菌群信息节点。

这种节点造成了某种似有似无的“蜂群意志”——一旦失控,就是尸潮这种智能风暴。

一位神色坚毅的军官坐在台前,沉声道:

“军部已经研判了局势,我们认为应该倾尽全力,打断两个末日花异种群间的共鸣。”

“先生,要如何打断?又要如何倾尽全力?”一位身穿正装的男人质问道。

“很明显,向北方主动进攻。”军官回答道。

与此同时,一位主战派的官员补充道:

“我们不能每年都在九区附近被动防守尸潮,只有主动进攻,拉远战场,才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军官点点头,继续道:

“是的,这次尸潮预计有8.9级,先行发动进攻,长途奔袭先下手为强,也减少往年应对尸潮的压力。”

身穿正装的男人冷笑一声,用布擦了擦自己的秃头,这是他开始反击前的一贯动作:

“嘿,我说,九区的防线是不够坚固吗?还是我们除菌队的成绩不够好?为什么非要脱离主场,长途奔袭?”

“你想说什么?”军官面有怒色。

“两个方面。”

男人说道。

“一方面,我们财政花了大量的钱维持除菌队的开销,这种开销每年都在扩大,根本不可能支持北伐。”

“另一方面,九区的防线系统是久经考验的,花了无数金钱和人力的!抛弃自己的防线,跑到陌生的极北之地去和异种硬碰硬,简直是在浪费人力财力!”

“秦树阁下,我们的所有土地都是硬碰硬打出来的!”军官怒喝道。

“哦,方衡先生,您还是太年轻了。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全部硬碰硬出来的。”

秦数似笑非笑。

“你的第一支队每射出一颗子弹,都要消耗掉五个平民一顿饭的压缩饼干。”

“没有前线的工作,后方如何保障安全?连压缩饼干都没得吃!”

“哦……你在质疑民众吗?”秦数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财政已经如此困难,还要供应这一场北伐,简直是无妄之灾!到时候饥荒遍地,你们就知道问题了!”

“该死的保守派,什么活儿都不干,一说做事就开始算账。”

苏昌隆旁边的官员小声地骂了一句。

苏昌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很快,苏昌隆身旁的一个人站了起来:

“我觉得从今年缓冲区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要对自己抱有信心。”

“但话又说回来了,以往战争在缓冲区进行是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缓冲区已经不是荒地了,有20万人口呢!”

主战派要打,保守派不打,那共存派又是什么想法?

众人望向苏昌隆,又望向彭文。

见苏昌隆不说话,彭文哼了一声“老狐狸”,便抬起头,缓缓道:

“我们不能接受战争在缓冲区开展。要打,就要打到远方去。”

他思索了一番,想到了保守派的成分,便又微笑着补充道:

“按照缓冲区的当前的生产力,我们认为,缓冲区的食品、物料、资金……完全有能力负担起这次战争。”

“我建议军部可以向荒野饭店多下订单。”

天成集团董事长的眼睛亮了。

作为保守派的重要人物,在此之前,他一直坐在第一排装睡。

他轻咳一声,道:

“老夫之见……战争,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