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萨尔鲁虽然已经在舟航停留了两年,但对这里的商品了解仍局限于自己接触的那几年。他深知,舟航的商品种类繁多,但能否在南洋卖出好价钱,还得靠他的实际尝试。

“酒这种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最好是那种味道特别好的。”萨尔鲁皱着眉头说道,“而且不能是经常往南洋送的东西,得有点新意才行。”

听到这话,上官员外叹了口气,说:“吃食倒是天香楼的特长,但我那些糕点可不行啊……这到海上不得全坏了?”他心中有些遗憾,毕竟自家的糕点可是天香楼最着名的招牌,连城中最大的青楼天仙楼都由他供应糕点。

萨尔鲁思索片刻后问:“那红糖呢?这些东西总有吧?”他第一次来到舟航时,尝到的第一种甜味就是红糖,但这种东西极难买到。

“红糖……我店中还有几百斤,只是南洋人会喜欢吗?”刘员外喃喃地问道。红糖是制作糕点的主要原料,现在天香楼生意冷清,把这些红糖让给胡人去南洋换粮食也不是不可以。

“肯定行!这东西到了硫翌,就让当地的贵族趋之若鹜。到南洋的话,也能让人欢喜不已。”萨尔鲁十分肯定地点点头。

“既然你这么肯定,那就全给你吧。”上官员外点了点头。

“那我还有五斤。” “我也有三斤。”

王员外和李员外见萨尔鲁和上官员外看向自己,连忙解释道:“你们别看我们,我们又不开酒楼,自然不可能储备什么太多的红糖。那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再说需要的话找田员外买不就行了吗?”

萨尔鲁点了点头,他明白红糖价格昂贵,对方虽然是大户人家,也不可能在家里存大量红糖。

“那麦芽糖这类食物呢?这样的食物还有吗?”萨尔鲁继续问道。这种麦芽糖是在小麦刚发芽时,把麦苗摘下拌着糯米来制作的。他想带一些过去试试,但又不敢带太多,怕像上次从硫翌带回酱油那样,结果卖了好几个月。

“现在都洪灾了,怎么可能还有人制作麦芽糖?三月下苗就遇到了洪水,麦子又不像稻苗一样能抗水。”上官员外被萨尔鲁无知的话惹得笑了出来。“就算麦苗活下来了,谁家还能拿出宝贵的食物来制作糖饴?”

萨尔鲁无言以对,只能叹气道:“那就没办法了……上官员外家的酒还有多少?我这一趟就多带点酒水下南洋吧。”

“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酱油、盐这些东西?”上官员外有些诧异,上次这些胡人不是给自己带了一些酱油吗?

“酱油就算了,我上次不是从硫翌带了一些吗?结果卖了大半年,我是不敢碰了。”萨尔鲁思索了一会儿,又说:“至于盐,我想南洋根本就不缺吧。他们靠海,好像用的是一种晒盐的办法。”

“盐也能晒吗?”三个员外有些惊讶。在沧浯,盐铁是专卖的,由朝廷售卖,但他们知道盐是由舟航的制盐司通过海水蒸煮的办法得到的。然而萨尔鲁的话似乎表明,盐还能用太阳晒。

“嗯……我记得南洋有几个国家,他们会在沙滩上挖出长长的水渠,把海水引到岸滩前。等海水把池子填满后,就把水渠封上。随着太阳的曝晒,海水会慢慢蒸发。最后盐池中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盐,然后再引水反复几次,取最上面的几层盐。”萨尔鲁详细地讲述着自己所知的晒盐法。

“萨尔鲁兄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李员外激动地抓住萨尔鲁的双手。“如果这个方法可行,只要向皇上禀报,这功劳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萨尔鲁有些茫然地看着上官员外,不知该如何回应。王员外和李员外也显得异常激动。

“上官员外,你现在不用担心大皇子秋后算账了吧?有这献策之功,我相信大皇子也要考虑一下皇帝殿下的态度了。”王员外本就不怎么担心赵钱孙三家,而这里只有李员外和上官员外有些担忧。

“嗯……嗯……这下有办法了。我不怕了。只是萨尔鲁兄弟,如果你愿意,能不能把这个方法上报给朝廷?你不会介意吧?”上官员外有些担心地看向萨尔鲁。

“没事,没事。我这方法不过是从其他地方听来的。你们要上报完全没问题。”萨尔鲁毫不在意地说。对他而言,沧浯不过是暂时的停留之地,终究他还是要回纳地奥找巴托尔公爵复仇的。

“那上官员外,我要的白酒就需要拜托你给我准备了。”萨尔鲁见事情差不多商量好了,便想早点备好货出发去南洋。

“白酒……倒是可以,但你要想办法让何知府再给我一点那个才行。。。”上官员外支支吾吾地说,其实他在私下酿造了不少白酒,但这东西不能明着拿出来。万一被人使绊子,那可就麻烦了。

“这没问题,反正你现在也是在帮何知府,我相信何知府不会为难你的。”萨尔鲁满口答应。

“对了,我怕我下南洋后,你们和何知府配合起来会有问题。我让维本克和胡为留下帮忙居中沟通。维本克是这次计划的设计者。”萨尔鲁怕他们会反对,特意提了一句。

“这没什么。”三个员外没有多想,纷纷点头。

“我还想招些农户到南洋去种田,那里的稻米一年能三熟……”萨尔鲁话还没说完,李员外等人就震惊地质问道:“三熟?怎么可能?”

“真的是三熟,只是当地人不会种。”萨尔鲁被三人想要生吞自己的表情吓了一跳。

“萨尔鲁兄弟,是三熟吗?你没搞错吧?”上官员外吞了口口水,向萨尔鲁确认。

“三熟……你知道我们舟杭,稻种四月种,八月底到九月才收。你这三熟……”李员外忍不住提醒道。

“每亩产量多少?”王员外急迫地询问。

“这我不知道……”萨尔鲁摇了摇头。

“王员外,不管亩产多少,这一年三熟也很吓人了。如果让懂农事的老农抛开新田和老田的区别,这粮产也是很惊人的。”上官员外心中飞速盘算着,他的想法得到了王员外和李员外的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