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64章 地窖藏尸(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审讯室内,白炽灯发出干涩的嗡鸣声。

贾鸿林坐在对面,双手交叉搁在桌上,手腕上紧锁着银色手铐。他没有挣扎,也没有任何过多的情绪波动,只是静静地看着程望,像在等待一场不可避免的宣判。

“你知道我们会找到那口地窖,对吧?”程望坐在他对面,语气平静,不带一丝起伏。

贾鸿林点了点头:“我知道。”

“你在等我们找到,再开口?”

“不是等。”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发苦,“是不想先说。有些事,说早了,人不信。说晚了,反倒清净。”

程望盯着他,缓缓开口:“贾鸿林,六名团伙成员,十四名受害人,初步清点三处藏尸地,其中两处是在你曾居住过的宅基地内改造的暗井,一处在你亲戚名下的废旧菜窖。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将你定罪。但我更关心的是——你为什么开始?”

沉默。

一分钟,两分钟。

“你知道吗,”贾鸿林低头,“最开始我也没想杀人。”

他指尖摩擦着桌面,眼神飘忽,“九六年的时候,我跟着人去边境做生意,卖假货的事。当时赔了十多万,我回家那天,我爸拎着锄头打断了我一条肋骨。他说我给贾家丢脸。”

“你报复?”程望问。

“不,我那时候想着还钱、翻本、体面地活下去。”他顿了顿,“我找人借高利贷,又去搞传销、买卖假烟,折腾了两三年,债是还了,人也疯了。”

“转折点在哪?”

“九九年冬天,我在码头拉货,遇见了第一个‘生意’。”贾鸿林语气平静得近乎可怖,“一个南下做批发生意的老板,喝醉了,炫耀自己刚提了一批进口烟,现金就放在宾馆房间。我那时候太缺钱了,也太想翻身。我去了他房间,没想动手,但他骂我、推我,我就……”他低下头,“掐死他的时候,我发现他床底下有六万多块钱。”

“你觉得这条路走得通?”

“我试了一次、两次,每次都小心,躲摄像头,换城市,换名字。后来,我不觉得那是杀人了。我只是——获取。”

“那你为什么组织团伙?”

“一个人效率太低。”贾鸿林抬起头,眼神恢复清晰,“零一年开始,我在市场上招‘员工’,用‘揽工程’的名义。我们研究目标,分析出行路线,用女人引他们出来,再由我和另外几个人动手。我们有流程,有分工,甚至有‘财务分配’制度。”

“受害人如何挑选?”

“只选那些现金交易的商人,不留下转账记录,不和家人联系频繁的。我曾经蹲过银行门口三天,只为了选个‘合适’的人。”

程望轻轻合上面前的文件夹:“你们曾在现场吃饭、住宿,有几起案发地点清洗痕迹极其专业。那是谁的主意?”

“我。”贾鸿林点头,“我当过清洁工,也当过厨子。动完手,我们会待上一晚,烧掉指纹物品,清洗血迹,把现场伪装成‘失踪’。我们不是疯子,我们是规避风险。”

“你不是疯子?”程望挑眉。

“我不是。”贾鸿林凝视着他,“疯子杀人图快感,我杀人图回报。”

空气仿佛被这一句话凝住了。

审讯室的钟滴滴作响,程望翻开下一页资料:“你和徐玲的关系?”

贾鸿林眼神终于浮现一丝波澜。

“她是我第一个‘女员工’,也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全部计划的人。”他低声说,“她做事狠、稳、不多嘴。是她提出利用‘陪吃陪游’的名义钓目标,我原本还不敢,她帮我跨过了那条线。”

“你杀了她?”

“……我没想杀她。”他语气忽然变轻,“她想脱身,说要回老家,要把过去忘掉。她甚至找了人想告我。我没办法,不能让她走。”

“你亲手?”

“亲手。”他点头,“她死的时候,看着我。我到现在还会梦到她在笑。”

程望不动声色地记下:“四十二具尸体——你记得名字吗?”

“有一部分。”贾鸿林点点头,“但更多的我记的是钱包里他们孩子的照片,家属的哭声。我记得他们眼里的求饶。”

“那你后悔吗?”

贾鸿林沉默。

他缓缓抬头:“如果有来世,我愿意挖开地窖,自己跳进去。”

审讯室沉静下来,像是一场漫长的夜终于接近尾声。

程望站起身,拉开椅子,冷静地吐出最后一句话:“你不配说来世。”

他步出审讯室,门关上的瞬间,金属声在空中震荡良久。

走廊尽头,市局法制部门的顾启文已经等候多时。他递过一份新的报告:“地窖清理进度已过半,确认人数四十二人,身份核验完成三十八名,剩余四人骨骼损毁严重,需要进一步基因比对。”

程望点头:“全部提交给检方,立案、批捕、起诉。”

顾启文眼神一沉:“这案子……终归会写进书里。”

“但不能写成故事。”程望缓缓说道,“这是四十二条命。”

夜已深,江州市公安局的灯依旧亮着。

他们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将因此继续醒着,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地窖未被发现。但在那一刻,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正义,从黑暗中一点点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