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265章 贵妃失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贵妃三姐妹呆若木鸡,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世人皆知,李隆基向来无杨贵妃不欢,日日与她形影不离。

谁能想到,今日帝王竟当着她们的面与梅妃亲热?这般情景,若非亲眼所见,任谁说起她们都绝不会相信。

李隆基轻解罗裳,露出梅妃如雪的肌肤,柔声笑道:“爱妃还是这般动人,这肌肤水嫩如初,依旧富有弹性。”

“陛下...这里还有人呢...”梅妃羞红了脸,声音细若蚊呐。虽说是老夫老妻,可当着外人亲热却是头一遭,怎能不羞?

“有人又如何?”李隆基显然早已习惯,这些年在杨贵妃姐妹面前早已练就厚脸皮。他三下五除二便将梅妃剥得精光,动作娴熟得令人心惊。

杨贵妃气得浑身发抖,刚要开口怒骂,却见李隆基转过头来,冲她挑衅般地扬了扬下巴。

那眼神分明在说,看清楚了,离了你,朕照样快活!

这一举动不仅是挑衅,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杨贵妃专宠的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最先意识到事态严重,她们比谁都清楚,杨贵妃之所以能独宠多年,全因李隆基的“性福”都系于她一人。

若帝王真能摆脱这种依赖...

“陛下,都是我们的错...”两位夫人急忙拉扯杨贵妃的衣袖,示意她赶紧认错。若真让李隆基与梅妃成就好事,再认错就晚了。

然而杨贵妃眼见二人亲密,妒火中烧,梗着脖子道:“我们没错!就是没错!”她赌气般拉住两位姐姐:“我就不信他们真敢...若当着我的面...”

“你能怎样?”李隆基冷哼一声,搂着梅妃压了上去。随着腰身用力,梅妃发出一声轻吟,帝王已然开始耕耘。

“你!”杨贵妃瞪圆了双眼,仿佛世界末日降临。即便亲眼所见,她仍不敢相信李隆基竟敢当着她的面与死对头亲热。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只觉天旋地转。她们终于明白,这次帝王是真的动了雷霆之怒。

细想起来,莫说是九五之尊,就是寻常男子,被逼迫至此也会反抗。物极必反,她们逼得太甚,李隆基舍弃她们又有何奇怪?

杨氏一门的荣华富贵,全系于杨贵妃的得宠。如今眼见帝王恩宠动摇,怎能不叫她们心惊胆颤?

“我...你...”杨贵妃朱唇微颤,却只能瞪大那双曾经顾盼生辉的美目,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更是震惊得连呼吸都凝滞了。

接下来的时光,对她们而言简直是人间炼狱。

起初梅妃还有些僵硬羞涩,但随着李隆基的温柔攻势,她渐渐放开了身心。

多年未承恩泽的她,将积蓄已久的热情尽数释放,让李隆基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刺激。两人如胶似漆,难分难解,这场云雨之欢竟持续了许久。

而对杨贵妃三姐妹来说,每一刻都是煎熬。

梅妃的每一声娇吟,听在她们耳中都如雷霆炸响;李隆基的每一声喘息,都让她们肝胆俱颤。想走又不敢走,只能强忍妒火,如坐针毡。

终于,随着李隆基一声低吼,这场酣战落下帷幕。

帝王伏在梅妃身上喘息,畅快笑道:“真乃酣畅淋漓!”他披衣起身,抹去额间汗水,龙颜大悦:“朕今日才知,为帝之乐,处处皆妙!”

这番发自肺腑的感慨,让杨贵妃三姐妹如坠冰窟。

这本是帝王对她们威逼的反抗,却意外让他尝到了别样滋味。

更可怕的是,李隆基显然已经摆脱了对杨贵妃的依赖,这对杨氏一族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梅妃,即日起搬出上阳东宫,回你原先的寝殿。”李隆基握着梅妃的柔荑宣布。

“谢陛下隆恩!”梅妃恍若梦中,连谢恩都忘了规矩。这个她朝思暮想的恩典,竟在今日意外实现。

而对杨贵妃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眼见劲敌东山再起,她嘤咛一声,竟当场昏厥倒地。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手忙脚乱地扶起她,心中已然明白,属于杨氏的时代,恐怕要一去不复返了。

李隆基心头一紧,下意识就要上前搀扶,却在迈出一步后硬生生止住了脚步。

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翻江倒海。

初见帝王欲上前,她们暗自窃喜,以为杨贵妃魅力依旧。

可转眼见他止步,顿时如坠冰窟。往昔莫说是晕厥,就是杨贵妃打个喷嚏,帝王都要心疼半日。今日这般冷眼旁观,实乃前所未有。

这意味着,李隆基已彻底摆脱了对杨贵妃的依赖。

“传太医。”李隆基强自镇定。他深知此刻若心软,必将前功尽弃。与其纵容,不如借此彻底打压杨氏气焰。

太医诊断乃急怒攻心,并无大碍。李隆基暗自松了口气,却仍命人将杨贵妃送回寝宫,自己则亲自为梅妃张罗迁宫事宜。

殊不知,此刻的长安城早已暗流涌动。

“杨氏失势了!”

这消息如同野火般席卷全城,杨氏一门仗势欺人多年,长安百姓恨之入骨。

当李隆基尚在梅妃宫中时,宫闱秘闻就已不胫而走。待到杨贵妃晕厥、帝王冷眼旁观的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彻底沸腾。

“这是杨贵妃失宠的铁证!”

市井坊间议论纷纷。帝王当着贵妃的面宠幸梅妃已是骇人听闻,如今更见死不救,其意不言自明。

长安百姓摩拳擦掌,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向杨氏讨还血债。

“宫里的消息传得也太快了。”高乐瑶眉头紧锁,面露忧色。

李乾却淡然一笑:“这有何奇怪?杨氏树敌太多,如今墙倒众人推,自然有人迫不及待要落井下石。”

李林甫、安禄山与太子李亨,这些与杨氏有着血海深仇的权贵,早就在宫中布下天罗地网般的耳目。

宫闱之中的风吹草动,岂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这分明是要逼我表态。”李乾冷笑一声,眼中精光闪烁。

他太清楚这些人的用意了,庆功宴上他力主诛杀杨国忠满门,如今谣言四起,就是要将他与反杨势力牢牢捆绑。

高乐瑶眨着那双灵动的美目,不解地问:“可他们为何要把功劳算在你头上?”

“这是要断我退路啊。”李乾轻抚她的秀发,解释道:“杨氏虽一时失势,但杨贵妃未必不会东山再起。这些人急着拉我下水,就是要趁热打铁。”

“除掉杨国忠本就是我既定之策,如今他们倒帮了我一个大忙。”李乾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时机已至,该收网了。”

“杨氏那边情况如何?”他转向前来报信的百姓。

“还在负隅顽抗。”来人回禀道,“杨氏不甘认输,正集结家丁死守府邸。百姓们虽有怨气,但终究忌惮谣言未明,不敢轻举妄动。”

李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太了解这些权贵的把戏了,李林甫想借刀杀人,安禄山要报私仇,太子则要铲除政敌。

而如今,这把刀,正握在他李乾手中。